带阀门的安全密闭式动脉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90885发布日期:2024-02-02 21:2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带阀门的安全密闭式动脉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留置针制造,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不会影响动脉压监测结果的带阀门的安全密闭式动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医院医护人员给患者使用动脉留置针进行动脉压监测时,需按压血管止血,并连接动脉压监测设备,防止连接时血液流出,进行抽血时,需拧下与动脉压监测设备相连的接头,操作繁琐;部分拥有开关可以控制留置针通道开启闭合的产品因为开关处有软管,会影响动脉压监测的准确性。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且不影响动脉压监测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不会影响动脉压监测结果的带阀门的安全密闭式动脉留置针。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3、一种带阀门的安全密闭式动脉留置针,设有套管、套管座、针管、针柄、尾塞、透气塞,其中套管与套管座固定连接,针管后端与针柄固定连接,且针柄后端连接尾塞,尾塞上设有透气塞,针管沿套管座后端穿入并延伸至套管内,针管前端沿套管前端伸出,其特征在于,套管座侧面连接聚氨酯连管,聚氨酯连管的另一端设有双通道或三通道旋阀。

4、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管座后端座体内设有止血器,并设有用于限定止血器位置以及旋头伸入位置的挡片;所述针柄内开设与针管相连通的回血通道,且针柄后端与设有透气塞的尾塞相连,用于阻隔防止针管尾端回血流出。

5、本实用新型所述针柄包括与针管末端相连的针柄主体,针柄主体侧面可设有单翼。

6、本实用新型还设有针管回缩保护组件,所述针管回缩保护组件包括旋头、内节、外节,所述内节与外节分别具有套筒状主体,外节套设在内节外部,内节与外节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卡接结构,使外节沿内节外壁滑动时,内节与外节不会彻底分离,旋头固定在内节前端,且旋头前端设有凸起,套管座尾端对应设有l型缺口,旋头旋入套管座后端时,凸起旋入l型缺口,完成旋头与套管座后端的连接,外节与针柄滑动式连接,当针柄滑动至外节后端,由限位部件限位防止针柄从外节上滑脱,当针柄带动针管从套管座中退出时,针柄滑动至外节尾端,并由限位部件限位锁死后,外节随针柄向后滑出,此时与针柄前端相连的针管退至内节的套筒状主体内,整个针管被完全包裹且内节与外节限位锁死,此后旋转旋头,使针管回缩保护组件与套管座脱离,脱离的针管始终位于针管回缩保护组件内,避免刺伤操作者。

7、本实用新型所述针柄的后端依次经回血连管、直通与尾塞相连,通过设置回血连管,能够增大回血行程,以适应较大动脉压。

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实现了便于医护人员将留置针穿刺进患者体内,方便抽血及动脉压监测,且不会影响动脉压:聚氨酯连管可以弯曲但不会因变形影响动脉压且对人体无害;连管末端连接旋阀,可控制通路的开启与闭合;旋阀分为双通道和三通道,三通道可一侧抽血另一侧连接动脉压监测设备;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设有双节针管回缩保护套,保证在操作时,拔出针管后会将整个针管包裹住,防止针尖刺伤医护人员,针管上附着的血液也不会溅射到其他地方;双节设计保证留置针整体尺寸不会过大;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回血槽设计,采用针管尾端回血经过其他部件最后进入尾塞被透气塞阻隔防止血液流出,增大了回血行程以适应动脉较大的动脉压,同时也符合医护人员的动脉穿刺回血的使用习惯。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安全性高、易于持握、不会影响动脉压监测等显著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阀门的安全密闭式动脉留置针,设有套管、套管座、针管、针柄、尾塞、透气塞,其中套管与套管座固定连接,针管后端与针柄固定连接,且针柄后端连接尾塞,尾塞上设有透气塞,针管沿套管座后端穿入并延伸至套管内,针管前端沿套管前端伸出,其特征在于,套管座侧面连接聚氨酯连管,聚氨酯连管的另一端设有双通道或三通道旋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阀门的安全密闭式动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座后端座体内设有止血器,并设有用于限定止血器位置以及旋头伸入位置的挡片;所述针柄内开设与针管相连通的回血通道,且针柄后端与设有透气塞的尾塞相连,用于阻隔防止针管尾端回血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阀门的安全密闭式动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包括与针管末端相连的针柄主体,针柄主体侧面可设有单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阀门的安全密闭式动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针管回缩保护组件,所述针管回缩保护组件包括旋头、内节、外节,所述内节与外节分别具有套筒状主体,外节套设在内节外部,内节与外节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卡接结构,使外节沿内节外壁滑动时,内节与外节不会彻底分离,旋头固定在内节前端,且旋头前端设有凸起,套管座尾端对应设有l型缺口,旋头旋入套管座后端时,凸起旋入l型缺口,完成旋头与套管座后端的连接,外节与针柄滑动式连接,当针柄滑动至外节后端,由限位部件限位防止针柄从外节上滑脱,当针柄带动针管从套管座中退出时,针柄滑动至外节尾端,并由限位部件限位锁死后,外节随针柄向后滑出,此时与针柄前端相连的针管退至内节的套筒状主体内,整个针管被完全包裹且内节与外节限位锁死,此后旋转旋头,使针管回缩保护组件与套管座脱离,脱离的针管始终位于针管回缩保护组件内,避免刺伤操作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阀门的安全密闭式动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的后端依次经回血连管、直通与尾塞相连,通过设置回血连管,能够增大回血行程,以适应大动脉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留置针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不会影响动脉压监测结果的带阀门的安全密闭式动脉留置针,设有套管、套管座、针管、针柄、尾塞、透气塞,其中套管与套管座固定连接,针管后端与针柄固定连接,且针柄后端连接尾塞,尾塞上设有透气塞,针管沿套管座后端穿入并延伸至套管内,针管前端沿套管前端伸出,其特征在于,套管座侧面连接聚氨酯连管,聚氨酯连管的另一端设有双通道或三通道旋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安全性高、易于持握、不会影响动脉压监测等显著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于大鹏,张鹏翔,徐娟,李娜,李铭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