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减压收纳袋

文档序号:35945699发布日期:2023-11-06 20:5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胃肠减压收纳袋

本技术涉及肠胃减压引流,具体涉及一种胃肠减压收纳袋。


背景技术:

1、胃肠减压术是普外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其目的是引流胃内积液及胃肠道内积气,减轻腹胀及缝合口张力,利于伤口的愈合。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引流胃内积液及胃肠道内积气的一种治疗方法。现有技术的胃肠减压术往往是将负压吸取的液体直接倒入计量桶内,不仅容易发生漏出情况,而且气味难闻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胃肠减压收纳袋能防止引流液漏出,隔绝胃肠引流液的氨臭味、粪臭味,提高患者舒适度。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胃肠减压收纳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顶部设有袋口,所述袋口内侧袋壁上设有第一粘结区和第二粘结区,所述第一粘结区设于第二粘结区上方,所述第一粘结区环绕设于袋口内壁上,并沿所述第一粘结区的底边设有撕裂线,所述第二粘结区为自粘结结构,包括设于内壁两侧的自粘条,所述两侧自粘条相互吸合。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结区包括涂覆在第一粘结区上的粘结剂,所述第一粘结区上覆盖有可撕开的离形纸。

4、进一步的,所述自粘条为自粘发泡条。

5、进一步的,袋体采用可折叠收纳的透明软质材料制成。

6、进一步的,所述袋体一侧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刻度范围为10ml到500ml。

7、进一步的,所述袋体底部采用加固材料制成以提供袋体支撑力。

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胃肠减压收纳袋,采用双粘结区结构,在袋口内侧袋壁上设有第一粘结区和第二粘结区,第一粘结区设于第二粘结区上方,第一粘结区环绕设于袋口内壁上用以与负压吸引盒连接,并沿第一粘结区的底边设有撕裂线便于袋体的拆卸,第二粘结区为自粘结结构,在完成引流后相互吸合封闭袋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隔绝胃肠引流液的氨臭味、粪臭味,提高患者舒适度,并且封闭性好防止引流液漏出。



技术特征:

1.一种胃肠减压收纳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顶部设有袋口,所述袋口内侧袋壁上设有第一粘结区和第二粘结区,所述第一粘结区设于第二粘结区上方,所述第一粘结区环绕设于袋口内壁上,并沿所述第一粘结区的底边设有撕裂线,所述第二粘结区为自粘结结构,包括设于内壁两侧的自粘条,所述两侧自粘条相互吸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收纳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区包括涂覆在第一粘结区上的粘结剂,所述第一粘结区上覆盖有可撕开的离形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收纳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条为自粘发泡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收纳袋,其特征在于,袋体采用可折叠收纳的透明软质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收纳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一侧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刻度范围为10ml到500m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收纳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底部采用加固材料制成以提供袋体支撑力。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胃肠减压收纳袋,采用双粘结区结构,在袋口内侧袋壁上设有第一粘结区和第二粘结区,第一粘结区设于第二粘结区上方,第一粘结区环绕设于袋口内壁上用以与负压吸引盒连接,并沿第一粘结区的底边设有撕裂线便于袋体的拆卸,第二粘结区为自粘结结构,在完成引流后相互吸合封闭袋口,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隔绝胃肠引流液的氨臭味、粪臭味,提高患者舒适度,并且封闭性好防止引流液漏出。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罗菁,顾奕,沈兰君,孙琪,刘亦敏,邬静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