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0383发布日期:2023-12-14 05:0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它集合了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以及光源照明的功能,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

2、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考虑到当内窥镜进入体内后,由于人体体内分泌出的体液以及血液,会将内窥镜的镜头遮挡,观察者观察不到脏器的病变区域的问题。基于该问题,公告号为cn214342217u公开了一次性内窥镜保护结构,来提高内窥镜保护结构与内窥镜配合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的。

3、对于上述公开的内窥镜保护结构,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存在以下缺陷:

4、首先,该内窥镜保护结构中的密封结构由、镜片、前套筒、不锈钢头、管身通过结构固定,其中前套筒为台阶状的薄壁结构,其在具体的加工过程中采用的是机加工的方式,不仅加工难度大,且加工过程中还存在报废率高的问题。

5、其次,密封结构在装配时,需在不锈钢套的内部进行涂密封胶,涂胶空间小,因此,在小空间操作情况下难以保证涂胶的均匀度,而涂胶的均匀度又会直接影响到胶粘的牢固度;此外,密封胶受到挤压,易出现溢胶的情况,对于溢出的胶体可能直接粘结在管身内壁上,难以清理。

6、故而,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保护结构存在的问题,对于其具体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来降低加工难度的同时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以解决降低加工难度的同时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包括:两端均为敞口的且呈中空管状结构的管体、在所述管体其中一个敞口端处的配置的镜片、以及在所述管体配置有镜片的端部还设有镜片保护组件;其中

4、所述镜片包括适于嵌入至管体中的本体,以及与所述本体相连的且位于管体外侧的镜头;

5、所述镜片保护组件包括内置在管体中且套设在本体外壁上的内套管、套设在管体外壁上的弹性固定环,以及套设在管体外壁上且位于轴向限位在弹性固定环和镜头之间的外套管;且所述内套管位于弹性固定环背向镜头的一侧端;以及

6、所述本体的外壁与管体的内壁之间以及本体的外壁与内套管的内壁之间均密接配合。

7、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外侧壁上依次成型有第一轴肩部、第二轴肩部和第三轴肩部;其中

8、第一轴肩部的外径小于镜头的外径,且第一轴肩部与镜头之间成形有l形台阶;

9、所述外套管位于第一轴肩部的周向外侧,所述弹性固定环位于第二轴肩部的周向外侧,且所述内套管套设在第三轴肩部的外壁上;以及

10、所述第三轴肩部的外径小于第一轴肩部的外径。

11、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肩部的外壁与管体的内壁之间存在的间隙处填充有第一结合胶体。

12、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肩部还凹设有第一溢胶槽。

13、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轴肩部的外壁与内套管的内壁之间存在的间隙处填充有第三结合胶体。

14、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轴肩部还凹设有第三溢胶槽。

15、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肩部的外径小于第三轴件部的外径以使第二轴肩分别与第一轴肩部和第二轴肩部之间成形有呈凹陷的环形槽结构;以及

16、所述管体的内壁成形有适于与环形槽结构插接配合的环形凸起,且对应的所述管体的外壁成形为环形凹槽;

17、所述弹性固定环适于卡接再环形凹槽中。

18、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槽结构与环形凸起形成的间隙处填充有第二结合胶体。

19、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均为管状式薄壁件。

20、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镜片采用有防雾涂层的pmma材质的光学镜片。

2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通过外套管和内套管的配合来使得整体的镜头与管体形成密封配接,可以确保不影响内窥镜的影像识别,保证内窥镜可以高清成像,避免影像衰减。

22、再者,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管和外套管来说均为管状式薄壁件,即不需要在其外表面机加工台阶结构,这种结构下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工难度低,且加工合格率高,批量成本低。并且这种管状式薄壁件与管体的装配过程来说,可以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均为敞口的且呈中空管状结构的管体、在所述管体其中一个敞口端处的配置的镜片、以及在所述管体配置有镜片的端部还设有镜片保护组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侧壁上依次成型有第一轴肩部、第二轴肩部和第三轴肩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肩部的外壁与管体的内壁之间存在的间隙处填充有第一结合胶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肩部还凹设有第一溢胶槽。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肩部的外壁与内套管的内壁之间存在的间隙处填充有第三结合胶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肩部还凹设有第三溢胶槽。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肩部的外径小于第三轴件部的外径以使第二轴肩分别与第一轴肩部和第二轴肩部之间成形有呈凹陷的环形槽结构;以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结构与环形凸起形成的间隙处填充有第二结合胶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均为管状式薄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采用有防雾涂层的pmma材质的光学镜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窥镜的保护结构,包括:两端均为敞口的且呈中空管状结构的管体、在管体其中一个敞口端处的配置的镜片、以及在管体配置有镜片的端部还设有镜片保护组件;其中镜片包括适于嵌入至管体中的本体,以及与本体相连的且位于管体外侧的镜头;镜片保护组件包括内置在管体中且套设在本体外壁上的内套管、套设在管体外壁上的弹性固定环,以及套设在管体外壁上且位于轴向限位在弹性固定环和镜头之间的外套管;且内套管位于弹性固定环背向镜头的一侧端;以及本体的外壁与管体的内壁之间以及本体的外壁与内套管的内壁之间均密接配合。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吴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岑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