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9941发布日期:2023-12-30 06:1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寰枢关节病变是颈椎疾患中常见病变,如何经济简便舒服得到全面清晰准确的寰枢关节影像是临床医学发展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在寰枢关节影像诊断中,dr、螺旋ct和mri等现代先进设备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有些患者在难以平卧配合扫描情况下,临床上螺旋ct有时也难以得到理想的影像;mri对软组织、水肿敏感,对骨骼无信号,而且当患者躺在扫描床上时间过长,患者难以耐受,更难配合检查;dr检查是二维图像,影像简单,难以全面评估寰枢关节影像。螺旋ct操作繁杂,曝光时间较长,辐射剂量较大,且螺旋ct与mri检查费用昂贵。

2、cbct是口腔锥型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多为坐立扫描。主要用于牙科、头部和颈部影像检查。例如:种植、颞颌关节、埋伏牙、阻生牙、正畸、正畸手术、病理分析和外伤、气道检查、颈椎检查等。对比其他口腔ct,它具有影像质量更佳、探测技术更先进、扫描速度更快、扫描视野更大、辐射剂量更低等的特点,而如何对cbct技术的使用方式作进一步的改良,使cbct可以作为寰枢关节疾病检查的重要方式,利用cbct可以较直观、准确的显示寰枢关节解剖及病理改变,进而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但cbct图像和传统ct一样,也存在伪影干扰的问题,其中,运动伪影就是最典型的、也是最难校正的一类伪影;由于cbct成像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病人自主或非自主的运动破坏了投影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从而在重建图像中表现出各种伪影,称之为运动伪影;运动伪影的存在对疾病的诊查产生了极大的干扰。

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多体位投照、能够对人体头颈部进行固定,使在进行cbct拍摄患者时,固定患者头颈部,避免患者移动,导致拍摄后的影像出现偏差的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

2、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主体为“u”形支撑架、支撑架两侧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肩托和佩戴带,佩戴带远端设置有可以相互配合的锁紧机构、铰连接支撑架两侧外壁的固定架,可拆卸连接固定架中部的弧形颚托;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支撑架外壁的固定杆、设置在固定杆中部的调节机构、滑槽连接固定杆内部且顶端固定连接固定架外壁的调节杆。

3、进一步的,所述肩托呈弧状中空倒三角结构、设置有两组、并铰连接支撑架两侧外壁。

4、进一步的,所述佩戴带采用ct可穿透弹性材料制成。

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铰连接支撑架外壁定杆、设置在定杆外壁的伸缩槽、螺栓连接伸缩槽内部的伸缩杆、连接定杆与伸缩杆的调节螺栓。

6、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中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弧形颚托卡扣连接卡槽内部。

7、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颚托与人体接触面设置有柔性软垫。

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杆中部的调节槽、贯穿调节杆且螺栓连接调节槽内部的调节旋钮。

9、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装置均采用ct可穿透材料。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调节长度的固定架,可以实现对固定架进行长度的调整,以适应下颚与颈部相对位置不同的患者,增大装置实用性;通过设置调节装置,可以配合支撑架和固定架之间的铰连接实现对支撑架和固定架相对位置的调整,实现根据实际患者头颈位置对支撑架和固定架张开角度做调整,以适应对于不同患者下颚与颈部相对位置不同的情况;增加装置使用人群范围;通过支撑架将装置固定于患者胸前位置,依靠肩托借力肩膀对装置进行进一步限位固定,通过佩戴带对装置进一步进行稳固,使整个装置紧贴患者体表,不会相对于患者发生位移;通过弧形颚托将患者下颚进行固定限位、进一步实现对患者头部进行限位固定,使患者头部无法进行移动,实现在进行cbct时稳固患者头颈部不发生移动,保证成像稳定;同时本装置直接佩戴至患者体表,可以对需要进行cbct的患者进行提前佩戴,减少拍摄过程中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的时间,在多人同时需要进行cbct时可以节约检查时间,加快病情诊断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和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主体为“u”形支撑架(11)、支撑架(11)两侧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肩托(12)和佩戴带(13),佩戴带(13)远端设置有可以相互配合的锁紧机构(14)、铰连接支撑架(11)两侧外壁的固定架(15),可拆卸连接固定架(15)中部的弧形颚托(16);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支撑架(11)外壁的固定杆(21)、设置在固定杆(21)中部的调节机构(22)、滑槽连接固定杆(21)内部且顶端固定连接固定架(15)外壁的调节杆(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托(12)呈弧状中空倒三角结构、设置有两组、并铰连接支撑架(11)两侧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带(13)采用ct可穿透弹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5)包括铰连接支撑架(11)外壁定杆(151)、设置在定杆(151)外壁的伸缩槽(152)、螺栓连接伸缩槽(152)内部的伸缩杆(153)、连接定杆(151)与伸缩杆(153)的调节螺栓(1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53)中部设置有卡槽(155),所述弧形颚托(16)卡扣连接卡槽(155)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颚托(16)与人体接触面设置有柔性软垫(1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2)包括设置在固定杆(21)中部的调节槽(221)、贯穿调节杆(23)且螺栓连接调节槽(221)内部的调节旋钮(2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均采用ct可穿透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主体为“U”形支撑架、支撑架两侧设置有肩托和佩戴带,佩戴带远端设置有可以相互配合的锁紧机构、连接支撑架两侧外壁的固定架,连接固定架中部的弧形颚托;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支撑架外壁的固定杆、设置在固定杆中部的调节机构、连接固定杆内部且顶端连接固定架外壁的调节杆。本技术通过设置各机构可以实现对患者头颈部进行固定,装置可直接佩戴至患者体表,对需要进行CBCT的患者可以进行提前佩戴,减少拍摄过程中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的时间,在多人同时需要进行CBCT时可以节约检查时间,加快病情诊断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珊,郑顺勇,詹淑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玉珊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