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采集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9495发布日期:2024-01-26 23:21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采集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耗材,特别是一种血液采集管。


背景技术:

1、血液采集管又称真空负压采血管,作为血液检测的工具之一,通过配合采血针逐步取代了早期临床上习惯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但是该种类型的真空负压采血管长久存放导致出现真空管体内真空度不足的问题,最终无法采集到足够血量,需要人员二次使用注射器进行抽压,造成整个采血过程繁琐,为了解决长久存放导致真空管体内真空度不足的问题,申请号201921866961.5公开了一种氨气特殊真空采血管,通过氨与水发生反应减小真空管内压强实现对真空度的补充,但是该技术方案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并不是最优的补偿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长久存放中补偿真空度的血液采集管。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血液采集管,包括真空管体、密封塞、盖帽,所述密封塞上设置有插口,所述密封塞的外沿下垂形成腔体,所述真空管体上设置有顶管,所述顶管套装在所述真空管体的上部,所述真空管体的上部与所述顶管之间螺纹连接,所述顶管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顶管与所述密封塞的外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顶管的顶端设置有环状顶片,所述环状顶片位于所述腔体的顶部,位于所述真空管体内的密封塞的底部向下延伸并低于所述顶管的底面。

3、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底面凸出所述密封塞的底面,所述引流管与所述插口竖直共线。

4、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凹槽之间过盈密封,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缘。

5、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管体内设置有第一环形凸缘,所述第一环形凸缘位于所述真空管体的上部。

6、进一步的,所述顶管与所述顶片之间一体连接。

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旋转顶管即可控制密封塞的上移距离,实现了人员精准控制补偿真空度的大小,使抽取血量更加精确,适合血液抽取中的真空补偿,避免了二次使用注射器抽取空气的繁琐步骤,相比氨气与水反应的方案,降低了加工制造难度,使用更加方便;引流管的设置不仅避免了密封塞污染血液的问题,而且方便人员使用针头扎入真空管体内,解决了本采集管由于密封塞设置过长导致的扎入不方便的自身缺陷。



技术特征:

1.一种血液采集管,包括真空管体(1)、密封塞(2)、盖帽(3),所述密封塞(2)上设置有插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2)的外沿下垂形成腔体,所述真空管体(1)上设置有顶管(6),所述顶管(6)套装在所述真空管体(1)的上部,所述真空管体(1)的上部与所述顶管(6)之间螺纹连接,所述顶管(6)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顶管(6)与所述密封塞(2)的外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顶管(6)的顶端设置有环状顶片(7),所述顶片(7)位于所述腔体的顶部,位于所述真空管体(1)内的密封塞(2)的底部向下延伸并低于所述顶管(6)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采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2)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引流管(9),所述引流管(9)的底面凸出所述密封塞(2)的底面,所述引流管(9)与所述插口(4)竖直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液采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9)与所述凹槽之间过盈密封,所述引流管(9)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缘(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采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体(1)内设置有第一环形凸缘(8),所述第一环形凸缘(8)位于所述真空管体(1)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采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6)与所述顶片(7)之间一体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液采集管,包括真空管体、设置有插口的密封塞、盖帽,密封塞的外沿下垂形成腔体,真空管体上套装有顶管,真空管体的上部与顶管之间螺纹连接,顶管位于腔体内,顶管与密封塞的外沿之间设置有间隙,顶管的顶端设置有环状顶片,环状顶片位于腔体的顶部,位于真空管体内的密封塞的底部向下延伸并低于顶管的底面。本技术通过旋转顶管即可控制密封塞的上移距离,实现了人员精准控制补偿真空度的大小,使抽取血量更加精确。

技术研发人员:童京京,赵瑞瑞,刘瑞娜,雷炳旭,刘淑莉,刘勋,李博茹,朱怡倩,刘世娇,武会堂,张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华之源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