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7443发布日期:2023-11-30 01:5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2、公开号为cn215351449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外科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捆带,所述捆带表面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盒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二滑轴,所述第二滑轴伸入所述固定盒内,所述第二滑轴伸入端安装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与所述固定盒之间安装有若干个第二拉簧。有益效果在于:将引流管放入所述固定盒表面的凹槽内,利用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的配合,将引流管固定在固定盒内,同时将捆带固定在手臂或腿部,在患者活动时,也能将引流管固定牢固,使用更加方便。

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装置是通过弹簧和拉钩对引流管进行固定的,由于引流管比较软,拉钩可能会对引流管造成损坏,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并且不能对引流管与患者伤口的连接处进行限位,当引流管弯折或被拖拽时容易撕扯到患者的伤口,导致伤口感染,影响了患者康复;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粘贴,所述粘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圆形盖,所述底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数量为五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圆形盖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数量为五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圆形盖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部活动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底板的内部,所述粘贴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板。

4、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限位杆的表面。

5、优选的,所述盒体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活动套设在伸缩杆的表面,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把手,所述把手的顶部贯穿盒体。

6、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盒体的前后两侧和竖板的前侧均开设有与固定带相适配的矩形孔。

7、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开设有多组与限位杆相适配的圆形槽。

8、优选的,所述粘贴、底板和圆形盖的顶部均开设有同一个圆形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引流管插入进圆形孔,然后撕开粘贴,将粘贴粘在患者皮肤上,在向上拉动限位杆,限位杆带动限位板向上移动,同时压缩第一弹簧,当限位杆远离圆形槽后,正转圆形盖,圆形盖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配合对引流管进行夹紧,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复位限位杆,能够对引流管与患者伤口的连接处进行限位,避免了引流管弯折或被拖拽时撕扯到患者的伤口,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

1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引流管放置在固定带的表面,然后按压把手,把手带动竖板向下移动,竖板向下移动时同时收缩伸缩杆和弹簧,当竖板上的矩形孔与盒体的矩形孔处在同一水平线,将固定带的另一侧插入矩形孔,利用第二弹簧的弹力复位竖板,能够对引流管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粘贴(1),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板(2),所述底板(2)顶部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圆形盖(3),所述底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数量为五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圆形盖(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所述第二连接杆(5)的数量为五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圆形盖(3)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的底部活动贯穿支撑板(6)并延伸至底板(2)的内部,所述粘贴(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盒体(11),所述盒体(1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的底部与限位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9)套设在限位杆(7)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顶部与竖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3)活动套设在伸缩杆(12)的表面,所述竖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把手(17),所述把手(17)的顶部贯穿盒体(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带(15),所述固定带(15)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盒体(11)的前后两侧和竖板(14)的前侧均开设有与固定带(15)相适配的矩形孔(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顶部的左侧开设有多组与限位杆(7)相适配的圆形槽(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1)、底板(2)和圆形盖(3)的顶部均开设有同一个圆形孔(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属于<supgt;医疗器械</supgt;技术领域,其包括粘贴,所述粘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圆形盖,所述底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数量为五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圆形盖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数量为五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圆形盖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本技术能够对引流管与患者伤口的连接处进行限位,避免了引流管弯折或被拖拽时撕扯到患者的伤口,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也能够对引流管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妮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市第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