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4060发布日期:2023-12-07 00:1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心血管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封堵器。


背景技术:

1、卵圆孔是胎儿发育所必需的一个生命通道,位于左右心房的间隔处,出生后大多数人原发隔和继发隔相互贴近、粘连、融合完成闭合,若3岁以上未完全融合,则将遗留的裂隙样通道称为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一些临床研究发现pfo与隐源性脑卒中、偏头痛等疾病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疾病患者中pfo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同时,卵圆孔未闭(pfo)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已经获得多项临床试验的证实。据文献报道估计全球约有34.5万脑卒中患者与pfo相关。

2、通过介入手术植入封堵器治疗pfo已经成为临床首选,但目前市场存在的pfo封堵器大多镍钛合金丝密集编织的双盘一腰‘工’字形结构为主,pfo封堵之后密集的网格以及小网孔的双盘四层金属网会将房间隔封死,几乎不可能从房间隔封堵器中央穿刺通过器械。这将使患者失去穿房间隔这一重要的介入“通道”。

3、随着介入器械的快速发展,经股静脉穿房间隔是极为重要的介入路径,例如二尖瓣的介入缘对缘修复、左心耳介入封堵术、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等均需要经过穿房间隔路径,而大约10%-25%的pfo患者存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房颤、心衰等并发症,因此急需开发可穿刺的pfo封堵器为患者提供pfo闭合的同时保留房间隔穿刺的这个重要介入路径。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开发一种可穿刺的封堵器,从而提供一种既能用于pfo闭合同时又能保留房间隔穿刺通道的的封堵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堵器,包括:上盘、下盘和腰部;所述腰部为哑铃型结构;所述上盘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一闭合环,所述第一连接杆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腰部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并沿所述腰部第一端周向分布,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闭合环上;所述下盘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二闭合环,所述第二连接杆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腰部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并沿所述腰部第二端周向分布,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闭合环上,所述第二闭合环与所述腰部的第二端位于同一平面内;还包括阻流膜,所述阻流膜固定于上盘和/或下盘表面;所述第一闭合环与所述第二闭合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腰部的尺寸。

3、进一步的,所述腰部由多个相同的“c”型杆构成,多个所述“c”型杆的弧部相对并绕中心轴周向分布;多个所述“c”型杆两端的端头分别构成所述腰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所述“c”型杆的弧部固定为一体或分体设置。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下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大小形状相同,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呈弧形过度连接于所述腰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闭合环之间;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杆形状相同,均为直杆。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匀分布或非均匀分布。

6、进一步的,位于两个相邻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所述第一闭合环与对应的位于两个相邻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所述第二闭合环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闭合环和所述第二闭合环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径向尺寸。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个数均为3-9。

9、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闭合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闭合环均构成类菱形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闭合环和所述第二闭合环上的菱形角均为ω型。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闭合环和/或所述第二闭合环外周设有连接爪,所述连接爪沿所述第一闭合环和/或所述第二闭合环均匀分布。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堵器,包括一个主要由连接杆构成的工字形支架和两张阻流膜,工字形支架的连接杆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可以容纳鞘管的穿过,即可在植入封堵器后,通过穿刺封堵器连接杆间隙位置,并穿透两层阻流膜即可实现可穿刺房间隔的功能,既能满足前期的pfo闭合需求,也能保留房间隔穿刺通道。此外,支架型结构的封堵器夹持力更加突出,且连接杆之间的穿刺空隙不易受外力影响发生变化,可穿刺性能稳定;同时存在一个闭合环,可更好的固定封堵膜,防止封堵膜随血流发生摆动形成口袋效应,造成内皮化不良、血栓形成或残余分流。



技术特征:

1.一种封堵器,包括:上盘、下盘和腰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由多个相同的“c”型杆构成,多个所述“c”型杆的弧部相对并绕中心轴周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下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匀分布或非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个相邻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所述第一闭合环与对应的位于两个相邻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所述第二闭合环的形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径向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个数均为3-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闭合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闭合环均构成类菱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合环和所述第二闭合环上的菱形角均为ω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合环和/或所述第二闭合环外周设有连接爪,所述连接爪沿所述第一闭合环和/或所述第二闭合环均匀分布。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封堵器,包括:上盘、下盘和腰部;所述腰部为哑铃型结构;所述上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杆和第一闭合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腰部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闭合环上;所述下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杆和第二闭合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腰部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闭合环上;还包括阻流膜。上盘、下盘和腰部组成工字形支架,相邻连接杆之间存在可以容纳鞘管的穿过的较大空隙,即可在植入封堵器后,通过穿刺封堵器连接杆间隙位置;支架型结构的封堵器夹持力更加突出,且连接杆之间存在闭合环固定阻流膜,可防止形成口袋型缝隙,避免血栓形成和残余分流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王琪,邱芹,周庆亮,孟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