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康复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8547发布日期:2024-03-28 18:4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康复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康复带,更具体地涉及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康复带。


背景技术:

1、在医疗过程,有时会需要用到康复带这种医疗设备,其具有良好的束缚作用,可以让患者更快的康复,其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434396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用内科康复带,该康复带通过设置有加热器提高中草药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提高治疗效果,外壳一侧设置有粘贴带和肩带便于患者穿戴,可防止装置掉落,使用方便。

2、然而,本申请人在实现上述专利时发现,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其加装置中的电池以及电池的保护盒是和加热部件安装在一起的,而加热部件又是设置在正前方的,这种结构下,当患者佩戴上后,加热结构只能处于患者的前面或者后面,而人在活动中弯腰以及用背去靠着物体是常有的活动习惯,此时由于电池以及电池的保护盒处于患者的前后面,这会极大干涉患者的活动,从而容易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使用起来并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康复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康复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与第二带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加热软垫,加热软垫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丝,加热软垫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中药包,且中药包的开口采用拉链封口,同时中药包的侧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第一带体的中间设置有电池箱,电池箱内部安装有充电电池,电池箱与电加热丝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池箱的内部设置有收卷组件,通过收卷组件实现导线的自动收卷。

3、进一步的,所述收卷组件包括承载轴,电池箱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承载轴转动安装在电池箱的空腔中间,承载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导电滑环,电池箱的侧面开设有通孔,导线的端部穿过通孔,且与导电滑环电性连接,同时导电滑环还与充电电池电性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承载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卷盘,导线固定安装在卷盘的表面,且导线可盘卷在卷盘的表面。

5、进一步的,所述承载轴的表面套设有发条,且发条的内圈与承载轴固定连接,发条的外圈与空腔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的侧面开设有通槽,且电池箱通过通槽滑动套设在第一带体的表面。

7、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的表面开设有电池槽,充电电池从电池槽安装入电池箱内部,同时电池槽的表面盖设有保护盖板。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带体的表面套设有若干限位环,且限位环同步套设在导线的表面。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带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限位孔,第二带体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锁扣,通过锁扣和限位孔的配合实现第一带体与第二带体的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箱是安装在第一带体上的,这样一来,当患者佩戴上之后,电池箱将会处于患者的左右两侧,这当使用者需要弯腰或者背靠物体时,便不会起到妨碍作用,佩戴起来更加舒适。

12、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每个使用者的体型不同,在使用时还可以拨动电池箱,电池箱将会在第一带体上滑动,从而改变位置,如此,便可兼容多种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而提升了其适配性,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康复带,包括第一带体(1)和第二带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1)与第二带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加热软垫(3),加热软垫(3)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丝(4),加热软垫(3)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中药包(5),且中药包(5)的开口采用拉链(6)封口,同时中药包(5)的侧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7),第一带体(1)的中间设置有电池箱(8),电池箱(8)内部安装有充电电池(9),电池箱(8)与电加热丝(4)之间通过导线(10)电性连接,电池箱(8)的内部设置有收卷组件(11),通过收卷组件(11)实现导线(10)的自动收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组件(11)包括承载轴(111),电池箱(8)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12),承载轴(111)转动安装在电池箱(8)的空腔(112)中间,承载轴(1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导电滑环(113),电池箱(8)的侧面开设有通孔,导线(10)的端部穿过通孔,且与导电滑环(113)电性连接,同时导电滑环(113)还与充电电池(9)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轴(1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卷盘(114),导线(10)固定安装在卷盘(114)的表面,且导线(10)可盘卷在卷盘(114)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轴(111)的表面套设有发条(115),且发条(115)的内圈与承载轴(111)固定连接,发条(115)的外圈与空腔(11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8)的侧面开设有通槽(12),且电池箱(8)通过通槽(12)滑动套设在第一带体(1)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8)的表面开设有电池槽(13),充电电池(9)从电池槽(13)安装入电池箱(8)内部,同时电池槽(13)的表面盖设有保护盖板(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1)的表面套设有若干限位环(15),且限位环(15)同步套设在导线(10)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限位孔(16),第二带体(2)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锁扣(17),通过锁扣(17)和限位孔(16)的配合实现第一带体(1)与第二带体(2)的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康复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康复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与第二带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加热软垫,加热软垫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丝,加热软垫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中药包,且中药包的开口采用拉链封口,同时中药包的侧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第一带体的中间设置有电池箱,电池箱内部安装有充电电池,电池箱与电加热丝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池箱的内部设置有收卷组件,通过收卷组件实现导线的自动收卷。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箱是安装在第一带体上的,这样一来,当患者佩戴上之后,电池箱将会处于患者的左右两侧,这当使用者需要弯腰或者背靠物体时,便不会起到妨碍作用,佩戴起来更加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曾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曾晖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