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针仪导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0513发布日期:2024-03-01 12:3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新型电针仪导线夹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导线夹,具体为新型电针仪导线夹。


背景技术:

1、电针仪,为针灸仪器名。指可以输出电流,利用电刺激代替手法刺激的一种仪器。是用于电针疗法、针刺麻醉的一类电能输出器。电子针疗仪集现代电子技术与传统经络理论于一体,具有经皮电刺激,电针治疗及探穴等作用。该仪器操作安全简便,疗效确信可靠,广泛适用于医院及家庭自我保健。在使用时,用于固定电针的电针仪导线夹是很重要的一个结构。

2、传统的导线夹在使用时,导线夹的尾部与导线相连,传统的连接方式,是将导线与导线夹缠绕或焊锡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导线脱落的情况,导线从导线夹上脱落就会导致导线夹不能正常进行使用,甚至在使用导线夹的过程中出现漏电的风险,理疗针的外壁与空气直接接触,会沾染细菌和病毒,在使用时,如果不进行消毒处理,会导致理疗针与皮肤接触的地方出现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电针仪导线夹,具备实用性强、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电针仪导线夹,包括上夹具,所述上夹具的内壁固定装配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扭簧,所述上夹具的外壁固定装配有挤压囊,所述扭簧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下夹具,所述下夹具的外壁固定装配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腔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沿固定装配有顶板,所述固定筒的内腔固定装配有限位槽,所述固定筒的内腔活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定装配有压接槽,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限位板,所述上夹具的外壁开设有齿牙,所述挤压囊的外壁固定装配有连接管。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限位板分别安装在连接杆的外壁两侧。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的外壁直径小于固定筒的内腔的直径,且弹簧的静止长度大于限位槽到固定筒的外沿的长度。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扭簧的一端搭接在上夹具的内壁上,另一端搭接在下夹具的外壁上,且转轴和弹簧均由高碳钢制备而成。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囊的内腔为中空结构,且挤压囊由pvc材料制备而成。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外壁直径小于固定筒的内腔直径,且限位板的形状大小与限位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新型电针仪导线夹,通过设置的限位槽和限位板,在将导线与导线夹进行对接的时候,将导线与压接槽进行压接,将压接槽对准固定筒的内腔,向内插入,并转动连接杆,在转动过程中限位板会进行到限位槽的内壁上,并与限位槽的内壁相互搭接,即可将连接杆与固定筒进行连接,且在弹簧和顶板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限位板与限位槽连接得更加的紧密。

10、2、该新型电针仪导线夹,通过设置的挤压囊和连接管,在将导线夹与导线进行理疗针进行连接后,挤压囊的中空的内腔中设置的有消毒液,通过按压挤压囊,即可将挤压囊的内腔中消毒液挤出来,对理疗针进行消毒,避免因为理疗针的外表不干净,进而导致在理疗完毕后出现感染的情况,更加的洁净和卫生。



技术特征:

1.新型电针仪导线夹,包括上夹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1)的内壁固定装配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扭簧(3),所述上夹具(1)的外壁固定装配有挤压囊(5),所述扭簧(3)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下夹具(4),所述下夹具(4)的外壁固定装配有固定筒(6),所述固定筒(6)的内腔安装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外沿固定装配有顶板(8),所述固定筒(6)的内腔固定装配有限位槽(9),所述固定筒(6)的内腔活动套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外壁固定装配有压接槽(12),所述连接杆(10)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限位板(11),所述上夹具(1)的外壁开设有齿牙(13),所述挤压囊(5)的外壁固定装配有连接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针仪导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1)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限位板(11)分别安装在连接杆(10)的外壁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针仪导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8)的外壁直径小于固定筒(6)的内腔的直径,且弹簧(7)的静止长度大于限位槽(9)到固定筒(6)的外沿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针仪导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3)的一端搭接在上夹具(1)的内壁上,另一端搭接在下夹具(4)的外壁上,且转轴(2)和弹簧(7)均由高碳钢制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针仪导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囊(5)的内腔为中空结构,且挤压囊(5)由pvc材料制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针仪导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的外壁直径小于固定筒(6)的内腔直径,且限位板(11)的形状大小与限位槽(9)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导线夹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新型电针仪导线夹,包括上夹具,所述上夹具的内壁固定装配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扭簧,所述上夹具的外壁固定装配有挤压囊,所述扭簧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下夹具,所述下夹具的外壁固定装配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腔安装有弹簧。该新型电针仪导线夹,通过设置的限位槽和限位板,在将导线与导线夹进行对接的时候,将导线与压接槽进行压接,将压接槽对准固定筒的内腔,向内插入,并转动连接杆,在转动过程中限位板会进行到限位槽的内壁上,并与限位槽的内壁相互搭接,即可将连接杆与固定筒进行连接,且在弹簧和顶板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限位板与限位槽连接得更加的紧密。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温江区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