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肋骨骨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6584发布日期:2024-03-13 20:54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肋骨骨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件,具体涉及一种肋骨骨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肋骨骨折或出现损伤后,可在胸腔内植入肋骨固定器来固定肋骨。现有技术中的肋骨骨折固定结构有:

2、一为环抱器(即爪式肋骨固定板),采用环抱器对肋骨进行固定的具体过程为环抱目标肋骨→夹紧→固定;然,环抱器存在肋角处、肋软骨、肋颈、肋头处难以固定,固定后难以取出,需离断肌肉组织多,无法在胸腔镜下完成操作等缺点;

3、二为钛板+螺钉固定,采用钛板+螺钉对肋骨进行固定的具体过程为取合适长度的钛板→塑形贴合目标肋骨→螺钉固定;然其存在成形使其贴合肋骨表面所需时间长,部分骨折处耗时长,肋颈、肋头处损伤肌肉多,体表切口大,无法在胸腔镜下完成操作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肋骨骨折固定装置,包括多组沿肋骨长度方向串联设置的固定主体以及固定件;相邻两组固定主体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

2、在固定主体上设有连接孔,或者是,在固定主体及连接件上均设有连接孔;固定件设置在连接孔处能与肋骨进行固定连接。

3、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包括合页一和合页二的合页结构,合页一的第一端与固定主体连接,合页一的第二端与合页二的第一端铰接,合页二的第二端与相邻的固定主体连接;

4、所述固定件为螺钉。

5、可选的,所述固定主体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两块安装板,合页一的第一端位于固定主体中两块安装板之间;合页二的第二端位于相邻的固定主体中两块安装板之间。

6、可选的,所述合页一的第一端、合页二的第二端以及安装板上均设有连接孔。

7、除上述结构外,该肋骨骨折固定装置还可设置为:所述固定主体上设有用于卡持肋骨的开口槽;或者是,所述固定主体上均设有用于肋骨贯穿设置的通槽。

8、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并列设置的两组弹性单件,弹性单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固定主体连接。

9、除上述结构外,该肋骨骨折固定装置还可设置为:所述固定主体设置为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第一主体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二主体的一端相互铰接,第二主体远离第一主体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三主体的一端相互铰接,形成串联的合页结构;

10、或者是,所述固定主体设置为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三主体;第一主体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三主体的一端相互铰接,形成合页结构。

11、可选的,在第一主体用于与第二主体相互铰接的位置上还设有第一限位段,在第二主体用于与第一主体相互铰接的位置上还设有与第一限位段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段,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相互配合从而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可旋转角度限定为a°;在第二主体用于与第三主体相互铰接的位置上还设有第三限位段,在第三主体用于与第二主体相互铰接的位置上还设有与第三限位段相对设置的第四限位段,第三限位段和第四限位段相互配合从而使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之间的可旋转角度限定为a°;

12、或者是,在第一主体用于与第三主体相互铰接的位置上还设有第一限位段,在第三主体用于与第一主体相互铰接的位置上还设有与第一限位段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段,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相互配合从而使第一主体和第三主体之间的可旋转角度限定为a°。

13、可选的,所述a°设置为0°-90°。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设置为采用多组相互连接的固定主体组成的链式结构,各固定主体通过连接件(如螺钉)与肋骨进行固连,以使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组,从而满足现0°-90°范围内不同角度的肋骨固定需求,从而使该肋骨骨折固定装置在对肋骨进行固定时不需要花时间开塑形,可以直接固定,从而使其具有大量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减少表皮和肌肉切口长度、减少肌肉游离程度的特点。

16、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肋骨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沿肋骨长度方向串联设置的固定主体以及固定件;相邻两组固定主体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包括合页一和合页二的合页结构,合页一的第一端与固定主体连接,合页一的第二端与合页二的第一端铰接,合页二的第二端与相邻的固定主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肋骨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体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两块安装板,合页一的第一端位于固定主体中两块安装板之间;合页二的第二端位于相邻的固定主体中两块安装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肋骨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一的第一端、合页二的第二端以及安装板上均设有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体上设有用于卡持肋骨的开口槽;或者是,所述固定主体上均设有用于肋骨贯穿设置的通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肋骨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并列设置的两组弹性单件,弹性单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固定主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体设置为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第一主体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二主体的一端相互铰接,第二主体远离第一主体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三主体的一端相互铰接,形成串联的合页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肋骨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主体用于与第二主体相互铰接的位置上还设有第一限位段,在第二主体用于与第一主体相互铰接的位置上还设有与第一限位段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段,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相互配合从而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可旋转角度限定为a°;在第二主体用于与第三主体相互铰接的位置上还设有第三限位段,在第三主体用于与第二主体相互铰接的位置上还设有与第三限位段相对设置的第四限位段,第三限位段和第四限位段相互配合从而使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之间的可旋转角度限定为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肋骨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设置为0°-9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肋骨骨折固定装置,包括多组沿肋骨长度方向串联设置的固定主体以及固定件;相邻两组固定主体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在固定主体上设有连接孔,或者是,在固定主体及连接件上均设有连接孔;固定件设置在连接孔处能与肋骨进行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固定装置设置为采用多组相互连接的固定主体组成的链式结构,各固定主体通过连接件与肋骨进行固连,以使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组,从而满足现0°‑90°范围内不同角度的肋骨固定需求,从而使该肋骨骨折固定装置在对肋骨进行固定时不需要花时间开塑形,可以直接固定,从而使其具有大量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减少表皮和肌肉切口长度、减少肌肉游离程度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文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