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重代谢手术用带球囊胃支撑引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4984发布日期:2024-03-18 16:3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重代谢手术用带球囊胃支撑引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减重代谢手术支撑辅助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重代谢手术用带球囊胃支撑引导管。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兴起的减重代谢手术则成为肥胖症患者获得长期、稳定减重疗效的唯一方法,同时也成为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减重与代谢手术的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袖状胃切除术,方法是顺着胃大弯的走行方向保留2-6cm幽门以上胃窦,沿胃长袖切除胃的大部分,切除全部胃底,使残留的胃呈“香蕉状”,其原理是减少胃容量,降低刺激产生饥饿感的激素分泌,其优点是不改变胃肠道的生理状态,不干扰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过程。另外一种方式是胃旁路术,方法是在胃的上部建一个小胃囊,限制食物摄入量;远端空肠与小胃囊吻合,使食物绕过胃大部、十二指肠和第一空肠段,极大的控制食物摄入和吸收,改变肠道结构、关闭大部分胃功能,减少胃空间和小肠的长度;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经口腔植入一根减重代谢手术用胃引导管,这根减重代谢手术用胃引导管主要起到以下作用,主要是在术中起到支撑、引流、减压、显影和测量的作用,同时在袖状胃切除术中,借由减重代谢手术用胃引导管的外径来控制切割后保留的香蕉型胃的大小,在胃旁路术中,借由减重代谢手术用胃引导管的球囊来标测术后保留的胃小囊的体积。

2、目前采用的引导管大多为一根普通单腔管,通过负压进行胃内液体引流时,由于负压的压力差作用,胃壁会被吸附贴合在胃管上,影响引流,另外当移动引导管时,也会对胃壁造成撕扯,造成胃壁黏膜损伤,另外没有球囊,无法实现在胃旁路手术中标测术后保留的胃小囊的体积的作用。基于此,研究一种减重代谢手术用胃引导管是必要的。

3、 现有同类产品有公开号为cn 211382804 u的一种袖状胃切除术专用定位胃管,其胃管管体前部依次包裹设置有胃部定位气囊和幽门定位气囊,胃管管体后部设置有第二支管和第一支管,胃部定位气囊和第二支管之间通过第二导管相连接,座门定位气囊和第一支管之间通过第一导管相连接,胃部定位气囊用于在进行袖状胃切除术中切除胃时在胃部充起呈梭形,以提供胃部切除标线,门定位气囊用于在进行袖状胃切除术中切除胃时在十二指肠部充起呈梭形,以卡在座门处使胃管固定,该方案通过双气囊提供支撑作用,避免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但该方案并没有提供在支撑状态下的注药功能以及加压功能,以及不具有透视显影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同类产品功能单一,缺少支撑状态下注药功能或加压功能,不具有球囊标测以及不具有透视显影功能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减重代谢手术用带球囊胃支撑引导管。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采用一种减重代谢手术用带球囊胃支撑引导管,其包括主管、近端接头、气管、气阀和支撑气囊,其中,主管的近端有近端接头,远端有锥形引导端,气管贴合或嵌入主管的一侧壁内,气管的近端于近端接头位置向外引出叉管并在其末端安装气阀,气管的远端于支撑气囊内有囊内气孔,在所述主管另一侧壁贴合或嵌入所述功能管,功能管于近端接头位置向外引出支管接头,支管接头的端部安装密封部件,所述功能管远端的支管内孔位于锥形引导端的锥面上,在位于主管前端且位于支撑气囊内侧的区域设置有排放口。

3、所述支管接头的外端有延伸管套,延伸管套的外端有外螺纹,在延伸管套及外螺纹的外侧套装有连接螺套,在连接螺套的中心有芯柱,该芯柱能够密封套装于所述延伸管套的内腔中。

4、主管侧壁内嵌装有显影线,锥形引导端整体包裹有显影层,显影线的前端与锥形引导端的显影层连接。

5、在延伸管套与连接螺套之间有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包括连接带,其一端有套环一,另一端有套环二,套环一套装在延伸管套上,套环二套装在连接螺套后端的后卡槽内。

6、芯柱采用圆柱管结构,在其内腔中填充有自封体。

7、气阀包括外壳、内套管、气嘴、镂空内壁、中心弹簧座、橡胶密封垫、弹簧和启动杆,其中,气管的外端口和所述内套管分别密封套固于外壳的内腔中,内套管的外端连接有气嘴,内端具有镂空内壁,该镂空内壁的中心部位由中心弹簧座,在所述气嘴内腔中套装有启动杆,该启动杆的直径小于气嘴的内径,在所述启动杆的内端垂直固定有橡胶密封垫,在橡胶密封垫与所述中心弹簧座之间连接有弹簧。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术中起到支撑、引流、减压、显影和测量的作用,同时在袖状胃切除术中,借由减重代谢手术用胃引导管的外径来控制切割后保留的香蕉型胃的大小,在胃旁路术中,借由减重代谢手术用胃引导管的球囊来标测术后保留的胃小囊的体积。

9、本实施例中功能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支撑气囊的外端和内端两个空间,从而可以通过对功能管尾端的支管接头进行相应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注射药液、充气、抽吸等功能操作。例如,通过向支管接头内充气,能够使支撑气囊内端封闭区域压力增大,以利于排杂,或者改变胃内端体积和形态;通过向支管接头内抽吸,能够辅助排杂,或者改变胃内端体积和形态;通过向支管接头内注入药液,能够对胃内端部分进行相应的治疗或灭菌处理等功能操作。连接螺套通常情况下对支管接头进行密封,仅在进行相应功能的操作时需要打开。通过芯柱能够对延伸套管进行可靠密封,具有防遗漏和保压功能。

10、不需要旋拧脱离连接螺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注射器针头从连接螺套外端中心插入自封体内,从而对支撑接头内腔进行相应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注射药液、充气、抽吸等功能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重代谢手术用带球囊胃支撑引导管,包括主管(1)、近端接头(2)、气管(3)、气阀(4)和支撑气囊(16),其中,主管(1)的近端有近端接头(2),远端有锥形引导端(18),气管(3)贴合或嵌入主管(1)的一侧壁内,气管(3)的近端于近端接头(2)位置向外引出叉管并在其末端安装气阀(4),气管(3)的远端于支撑气囊(16)内有囊内气孔(1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管(1)另一侧壁贴合或嵌入功能管(5),功能管(5)于近端接头(2)位置向外引出支管接头(6),支管接头(6)的端部安装密封部件,所述功能管(5)远端的支管内孔(19)位于锥形引导端(18)的锥面上,在位于主管(1)前端且位于支撑气囊(16)内侧的区域设置有排放口(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代谢手术用带球囊胃支撑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接头(6)的外端有延伸管套(7),延伸管套(7)的外端有外螺纹(8),在延伸管套(7)及外螺纹(8)的外侧套装有连接螺套(12),在连接螺套(12)的中心有芯柱(13),该芯柱(13)能够密封套装于所述延伸管套(7)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代谢手术用带球囊胃支撑引导管,其特征在于,主管(1)侧壁内嵌装有显影线(21),锥形引导端(18)整体包裹有显影层,显影线(21)的前端与锥形引导端(18)的显影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代谢手术用带球囊胃支撑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在延伸管套(7)与连接螺套(12)之间有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包括连接带(10),其一端有套环一(9),另一端有套环二(11),套环一(9)套装在延伸管套(7)上,套环二(11)套装在连接螺套(12)后端的后卡槽(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代谢手术用带球囊胃支撑引导管,其特征在于,芯柱(13)采用圆柱管结构,在其内腔中填充有自封体(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代谢手术用带球囊胃支撑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气阀(4)包括外壳(41)、内套管(42)、气嘴(43)、镂空内壁(44)、中心弹簧座(45)、橡胶密封垫(46)、弹簧(47)和启动杆(48),其中,气管(3)的外端口和所述内套管(42)分别密封套固于外壳(41)的内腔中,内套管(42)的外端连接有气嘴(43),内端具有镂空内壁(44),该镂空内壁的中心部位由中心弹簧座(45),在所述气嘴内腔中套装有启动杆(48),该启动杆(48)的直径小于气嘴(43)的内径,在所述启动杆(48)的内端垂直固定有橡胶密封垫(46),在橡胶密封垫(46)与所述中心弹簧座(45)之间连接有弹簧(4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重代谢手术用带球囊胃支撑引导管,其包括主管、近端接头、气管、气阀和支撑气囊,其中,主管的近端有近端接头,远端有锥形引导端,气管贴合或嵌入主管的一侧壁内,气管的近端于近端接头位置向外引出叉管并在其末端安装气阀,气管的远端于支撑气囊内有囊内气孔,在所述主管另一侧壁贴合或嵌入所述功能管,功能管于近端接头位置向外引出支管接头,支管接头的端部安装密封部件,所述功能管远端的支管内孔位于锥形引导端的锥面上,在位于主管前端且位于支撑气囊内侧的区域设置有排放口。本技术能够利用充气管和支撑气囊,实现在支撑状态下注药功能、加减压功能,校准、测量以及具有透视显影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胡扬喜,胡帆,董星,杨赛,卲蕊娜,程建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扬喜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