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引流导管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5024发布日期:2024-03-22 10:2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菌引流导管套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尤其涉及一种无菌引流导管套装。


背景技术:

1、引流管临床适用于辅助穿刺器械或其他外科手术器械,对人体体腔内的体液、手术残液、胆汁等进行引流,达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需要,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引流管在临床使用已经很成熟,该产品已有多年临床使用经验,操作方便、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因为引流管产品适用范围广,需求量大。现有的引流管在引流时,由于引流管较长,当人体组织跟随体液进入到引流管内,部分人体组织会粘附在引流管内壁上,当人体组织聚集过多时就会堵塞引流管,因此现有的引流管容易被堵塞,造成引流不畅,影响患者引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引流管容易被堵塞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无菌引流导管套装,包括引流袋,引流袋的顶端设有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袋一体成型,引流管的另一端设有引流头,引流袋的顶端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排气管阀,排气管阀通过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有负压球,通过负压球能够将引流袋内的空气排出,使得引流袋内的气压低于引流袋外的气压,引流袋的底部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排液管阀。引流管上设有防堵机构,防堵机构包括集杂球囊,集杂球囊的两端分别与引流管连通,且集杂球囊的内直径大于引流管的内直径,集杂球囊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阻挡板,各个阻挡板的上端均朝向集杂球囊体液流进的方向设置,且各个阻挡版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排液孔,当对患者身体体腔内的体液引流时,跟随体液一起进入到引流管内的人体组织进入到集杂球囊内,体液经排液孔继续流动,人体组织在阻挡版的作用下停留在集杂球囊内,起到清理体液内人体组织的作用,减小了引流管堵塞的风险,集杂球囊与引流袋之间的引流管上设有引流管夹。

2、优选地,排液孔的直径小于引流管的直径,能够更好的对人体组织起到阻挡作用。

3、优选地,各个阻挡板的顶端之间均不接触,使得体液更顺畅的从集杂球囊内流出。

4、优选地,引流袋的顶端设有挂钩,便于悬挂引流袋。

5、优选地,引流袋上设有起标识作用的刻度标尺,便于观测引流袋内体液的量。

6、优选地,引流管上设有单向阀,避免了引流袋内的体液回流至人体体腔内,减小了感染风险。

7、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8、集杂球囊的设置,减小了引流管堵塞的概率,体液经排液孔继续流动,人体组织在阻挡版的作用下停留在集杂球囊内,起到清理体液内人体组织的作用,减小了引流管堵塞的风险;负压球和引流袋的设置,通过负压球能够将引流袋内的空气排出,使得引流袋内的气压低于引流袋外的气压,引流袋的底部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排液管阀;排液孔的直径小于引流管的直径,能够更好的对人体组织起到阻挡作用;单向阀的设置避免了引流袋内的体液回流至人体体腔内,减小了感染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无菌引流导管套装,包括引流袋,引流袋的顶端设有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袋一体成型,引流管的另一端设有引流头,其特征在于:引流管上设有防堵机构,防堵机构包括集杂球囊,集杂球囊的两端分别与引流管连通,且集杂球囊的内直径大于引流管的内直径,集杂球囊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阻挡板,各个阻挡板的上端均朝向集杂球囊体液流进的方向设置,且各个阻挡版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排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引流导管套装,其特征在于:排液孔的直径小于引流管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菌引流导管套装,其特征在于:各个阻挡板的顶端之间均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引流导管套装,其特征在于:引流袋的顶端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排气管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菌引流导管套装,其特征在于:排气管阀通过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有负压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菌引流导管套装,其特征在于:引流袋的顶端设有挂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菌引流导管套装,其特征在于:引流袋上设有起标识作用的刻度标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引流导管套装,其特征在于:引流管上设有单向阀。


技术总结
一种无菌引流导管套装,包括引流袋,引流袋的顶端设有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袋一体成型,引流管的另一端设有引流头,引流管上设有防堵机构,防堵机构包括集杂球囊,集杂球囊的两端分别与引流管连通,且集杂球囊的内直径大于引流管的内直径,集杂球囊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阻挡板,各个阻挡板的上端均朝向集杂球囊体液流进的方向设置,且各个阻挡版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排液孔。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韩悦,何俊国,陈志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健和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