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颏托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93316发布日期:2024-04-23 11:0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颏托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颏托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1、视光学设备中的颏托用于支撑下巴,并且其高度是可调节的,现有技术中,颏托高度调节方式包括手动式和自动式,其中手动式颏托高度调节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存在颏托升降时晃动幅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手动式颏托高度调节装置长时间使用后,颏托升降时晃动幅度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小颏托升降时晃动的颏托调节机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颏托调节机构,包括:

3、颏托基座;

4、主动单元,沿横向设置在所述颏托基座侧面,并与所述颏托基座转动连接,所述主动单元适于通过其转动驱动颏托上下移动;

5、从动单元,沿纵向设置在所述颏托基座的底面,所述从动单元与所述颏托基座转动连接,并与所述主动单元配合,所述从动单元适于在所述主动单元的驱动下转动;

6、升降杆,沿纵向设置在所述从动单元内部,所述升降杆适于在所述从动单元的作用下改变高度,所述升降杆沿纵向的顶部与所述颏托固定连接;

7、止旋机构,设置在所述颏托基座沿纵向的侧面,并与所述升降杆接触,所述止旋机构适于限制所述升降杆的旋转。

8、可选的,所述主动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颏托基座侧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径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外径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适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颏托基座内部。

9、可选的,所述主动单元还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穿入到所述颏托基座内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同轴固定连接。

10、可选的,所述颏托基座底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从动单元包括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通孔内径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外径配合,所述第二通孔适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穿过,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11、可选的,所述从动单元还包括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二锥齿轮沿纵向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锥齿轮沿纵向的底面固定连接。

12、可选的,在所述颏托基座沿纵向的底面设置有轴承基座,所述轴承基座适于所述螺纹套筒穿过,且所述螺纹套筒与所述轴承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基座适于所述从动单元在同一水平面上转动。

13、可选的,所述升降杆包括下部的螺纹部和上部的凹槽部,所述螺纹部适于与所述从动单元配合,所述凹槽部设置有沿轴向的凹槽。

14、可选的,所述止旋机构包括止旋座,所述止旋座靠近所述颏托基座内部的侧面部分区域凸出形成止旋件,所述止旋件的尺寸与所述凹槽的尺寸配合。

15、可选的,所述颏托基座侧面设置有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的尺寸与所述止旋座的尺寸配合,所述限位槽适于卡接所述止旋座。

16、可选的,所述止旋座至少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贯穿孔,所述贯穿孔适于紧固螺栓穿过;所述限位槽对应所述贯穿孔的位置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径与所述紧固螺栓外径配合。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颏托调节机构,通过转动主动单元进而带动从动单元旋转,并通过止旋机构限制升降杆的旋转,结构简单,在所述从动单元旋转时,所述止旋机构使所述从动单元与所述升降杆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在改变所述升降杆高度的同时防止所述升降杆发生旋转,进而造成其顶部的颏托发生晃动。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颏托调节机构,通过设置在所述螺纹套筒上的轴承基座,使所述从动单元在同一水平面旋转,并起到对所述从动单元的居中限位作用,保证所述从动单元的旋转稳定性。

20、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颏托调节机构,通过在所述升降杆上设置凹槽,以方便所述止旋机构对所述升降杆的旋转限位,并且不影响所述升降杆改变其高度。

2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颏托调节机构,通过止旋机构将原有止旋结构对升降杆的限制方式由线接触方式改为面接触方式,增强止旋机构限制所述升降杆发生旋转的可靠性,进而减小颏托晃动。

2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颏托调节机构,在颏托基座上设置限位槽和螺纹孔,以方便所述颏托基座对所述止旋机构进行卡接限位并固定,保证所述止旋机构对所述升降杆起到旋转限位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颏托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颏托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单元(2)包括第一连接杆(22),所述颏托基座(1)侧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径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2)外径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杆(22)的一端适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颏托基座(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颏托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单元(2)还包括第一锥齿轮(21),所述第一锥齿轮(2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2)穿入到所述颏托基座(1)内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锥齿轮(2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2)同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颏托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颏托基座(1)底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从动单元(4)包括第二锥齿轮(41),所述第二通孔内径与所述第二锥齿轮(41)外径配合,所述第二通孔适于所述第二锥齿轮(41)穿过,且所述第二锥齿轮(41)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1)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颏托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单元(4)还包括螺纹套筒(42),所述螺纹套筒(42)设置在所述第二锥齿轮(41)沿纵向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锥齿轮(41)沿纵向的底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颏托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颏托基座(1)沿纵向的底面设置有轴承基座(7),所述轴承基座(7)适于所述螺纹套筒(42)穿过,且所述螺纹套筒(42)与所述轴承基座(7)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基座(7)适于所述从动单元(4)在同一水平面上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颏托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5)包括下部的螺纹部和上部的凹槽部,所述螺纹部适于与所述从动单元(4)配合,所述凹槽部设置有沿轴向的凹槽(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颏托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旋机构(8)包括止旋座(81),所述止旋座(81)靠近所述颏托基座(1)内部的侧面部分区域凸出形成止旋件(82),所述止旋件(82)的尺寸与所述凹槽(14)的尺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颏托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颏托基座(1)侧面设置有限位槽(13),且所述限位槽(13)的尺寸与所述止旋座(81)的尺寸配合,所述限位槽(13)适于卡接所述止旋座(8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颏托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旋座(81)至少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贯穿孔(84),所述贯穿孔(84)适于紧固螺栓(83)穿过;所述限位槽(13)对应所述贯穿孔(84)的位置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径与所述紧固螺栓(83)外径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颏托调节机构。所述颏托调节机构包括:颏托基座;主动单元,设置在颏托基座侧面,并与颏托基座转动连接;从动单元,设置在颏托基座的底面,从动单元与颏托基座转动连接,并与主动单元配合;升降杆,设置在从动单元内部,升降杆沿纵向的顶部与颏托固定连接;止旋机构,设置在颏托基座的侧面,并与升降杆接触。本技术提供的颏托调节机构,通过主动单元带动从动单元旋转,并通过止旋机构限制升降杆的旋转,结构简单,在从动单元旋转时,止旋机构使从动单元与升降杆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在改变升降杆高度的同时防止升降杆发生旋转,进而造成其顶部的颏托发生晃动。

技术研发人员:韦宜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0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