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8892发布日期:2024-04-18 11:3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退钉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退钉器。


背景技术:

1、椎弓根螺钉技术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如在脊柱退行性病变、滑脱、椎管狭窄、椎体骨折、脊柱畸形、椎体骨转移瘤、脊柱不稳等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可靠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为植骨融合提供稳定环境以利于植骨融合。在手术过程中,一般会使用到开路钉,开路钉可以通过配套的上钉器完成上钉操作,而开路钉的退钉一般是通过夹钳等夹持工具进行夹持操作,而后用力拔出。但利用夹持工具对开路钉头部进行夹持而后拔出的退钉操作,容易因夹持工具夹持位置不当或夹持力不足等因素导致对开路钉夹持不稳,进而产生夹持滑脱风险,影响退钉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退钉器,其主要解决的是现有使用夹持工具对开路钉进行夹持拔出的退钉操作较为不易稳定控制导致存在夹持滑脱风险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退钉器,适用于开路钉的取钉操作,包括主体杆,主体杆一端形成持钉部,另一端形成把握部,持钉部的端部位置处开设有一用于供开路钉头部适配插入的轴向插孔,且主体杆的把持部上开设有一连通轴向插孔内部的径向开孔,径向开孔中安装有用于与开路钉头部上的环形限位槽形成限位配合以将待装配的开路钉与主体杆锁定在一起的限位钢珠,主体杆上活动套设有一限位套筒,限位套筒被配置为能作用于限位钢珠以使限位钢珠保持或解除对开路钉的锁定作用,且限位套筒与主体杆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通过弹性复位件推动限位套筒使限位套筒作用于限位钢珠,进而通过限位钢珠保持对开路钉的锁定作用。

4、进一步,主体杆包括头尾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前杆和后杆,持钉部形成在前杆前端处,限位套筒活动套设在前杆上,把握部形成在后杆上。

5、进一步,轴向插孔中形成有与开路钉上的异型防转部相适配的异型防转孔。

6、进一步,异型防转孔为与开路钉上的六角形的异型防转部相适配的六角孔结构。

7、进一步,前杆的前端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凸缘部,由第一凸缘部与限位套筒的前端的抵接限位配合,对限位套筒相对前杆向前推进的行程进行限位,限位套筒上形成有一与后杆的前端部对应设置的第二凸缘部,由第二凸缘部与后杆的前端部的抵接限位配合,对限位套筒相对前杆向后运动的行程进行限位。

8、进一步,限位套筒的内壁处形成有用于抵压限位钢珠的抵压段和让位于限位钢珠的让位段,让位段的内径大于抵压段的内径,且抵压段与让位段之间平滑过渡连接。

9、进一步,径向开孔呈外大内小的渐缩孔结构。

10、进一步,后杆上套置有橡胶套。

11、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退钉器中,在主体杆的持钉部上形成有供开路钉头部适配插入的轴向插孔,但开路钉头部适配插入到轴向插孔且插入到位后,利用限位钢珠与开路钉头部上的环形限位槽形成限位配合使得开路钉与主体杆锁定在一起,并且,由弹性复位件推动限位套筒,使得限位套筒作用于限位钢珠,进而使限位钢珠与开路钉头部上的环形限位槽保持限位配合从而将开路钉与主体杆稳定的锁定在一起,之后,通过操作主体杆便可方便地将开路钉一同拔出,退钉完成后,通过移动限位套筒使得限位套筒不再对限位钢珠进行限位,进而解除限位钢珠对开路钉的锁定作用,然后便可将开路钉从主体杆上的轴向插孔中取出,完成整体开路钉的退钉操作。其操作过程简便快捷,且对开路钉锁定稳固,有利于开路钉进行平稳退钉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退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杆(1),主体杆(1)一端形成持钉部,另一端形成把握部,持钉部的端部位置处开设有一用于供开路钉(6)头部适配插入的轴向插孔(111),且主体杆(1)的把持部上开设有一连通轴向插孔(111)内部的径向开孔(112),径向开孔(112)中安装有用于与开路钉(6)头部上的环形限位槽(61)形成限位配合以将待装配的开路钉(6)与主体杆(1)锁定在一起的限位钢珠(2),主体杆(1)上活动套设有一限位套筒(3),限位套筒(3)被配置为能作用于限位钢珠(2)以使限位钢珠(2)保持或解除对开路钉(6)的锁定作用,且限位套筒(3)与主体杆(1)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4),通过弹性复位件(4)推动限位套筒(3)使限位套筒(3)作用于限位钢珠(2),进而通过限位钢珠(2)保持对开路钉(6)的锁定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钉器,其特征在于:主体杆(1)包括头尾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前杆(11)和后杆(12),持钉部形成在前杆(11)前端处,限位套筒(3)活动套设在前杆(11)上,把握部形成在后杆(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钉器,其特征在于:轴向插孔(111)中形成有与开路钉(6)上的异型防转部(62)相适配的异型防转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钉器,其特征在于:异型防转孔为与开路钉(6)上的六角形的异型防转部(62)相适配的六角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钉器,其特征在于:前杆(11)的前端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凸缘部(113),由第一凸缘部(113)与限位套筒(3)的前端的抵接限位配合,对限位套筒(3)相对前杆(11)向前推进的行程进行限位,限位套筒(3)上形成有一与后杆(12)的前端部对应设置的第二凸缘部(31),由第二凸缘部(31)与后杆(12)的前端部的抵接限位配合,对限位套筒(3)相对前杆(11)向后运动的行程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钉器,其特征在于:限位套筒(3)的内壁处形成有用于抵压限位钢珠(2)的抵压段(32)和让位于限位钢珠(2)的让位段(33),让位段(33)的内径大于抵压段(32)的内径,且抵压段(32)与让位段(33)之间平滑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钉器,其特征在于:径向开孔(112)呈外大内小的渐缩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退钉器,其特征在于:后杆(12)上套置有橡胶套(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退钉器,包括主体杆,主体杆一端形成持钉部,另一端形成把握部,持钉部的端部位置处开设有一轴向插孔,且主体杆的把持部上开设有一连通轴向插孔内部的径向开孔,径向开孔中安装有用于与开路钉头部上的环形限位槽形成限位配合以将待装配的开路钉与主体杆锁定在一起的限位钢珠,主体杆上活动套设有一限位套筒,限位套筒被配置为能作用于限位钢珠以使限位钢珠保持或解除对开路钉的锁定作用,且限位套筒与主体杆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通过弹性复位件推动限位套筒使限位套筒作用于限位钢珠,进而通过限位钢珠保持对开路钉的锁定作用。本技术的退钉器其操作过程简便快捷,且对开路钉锁定稳固,有利于开路钉进行平稳退钉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沈洪兴,韩应超,王淑荣,夏凌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洪兴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