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

文档序号:37782721发布日期:2024-04-30 16:53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医辅助用具,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


背景技术:

1、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在针灸治疗时,针对于某些疾病而言,温针治疗效果更好,因此在中医针灸中常见温针装置。

2、现有的温针装置通常只具备加热功能,然而针灸针通常需要刺入人体,不可避免的会粘附有体液,只采取加热的手段并不能很好的杀菌消毒,此外,现有的温针装置在拿取针灸针时需要倒置筒体将其倒出,使用存在不便。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包括套筒和容纳组件,所述套筒内部滑动配合有容纳组件,所述容纳组件包括容纳盒、限位板、盖板、封闭孔、开放孔和针灸针,所述容纳盒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容纳盒顶部通过合页转动安装有盖板,所述容纳盒内部开设有一处封闭孔,且封闭孔为底部开口顶部封闭的结构,所述容纳盒内部纵向贯穿开设有数处开放孔,且开放孔内部插接有针灸针。

3、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盒顶部环形阵列设有多处插孔,且其中一处插孔对应的是封闭孔,并且其与插孔对应的是开放孔。

4、进一步的,不同规格的所述针灸针端头及手柄规格一致但针体长度不同,且最长长度的针灸针延伸长度仍小于开放孔开设深度。

5、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外部左侧设有电源开关,且套筒外部右侧设有指示灯。

6、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底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块,且对接块前端设有母插。

7、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内部开设有u形结构的内腔,且内腔顶部开口固定安装有台阶环板,并且台阶环板内径大于限位板外径。

8、进一步的,所述内腔两侧均设有uv灯,且内腔底端铺设有发热盘,并且内腔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处柱凸。

9、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底部插接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中部开设有与对接块滑动配合的对接槽,并且对接槽后端设有与母插电性连接的公插。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使用可拆卸的蓄电池提供电源,蓄电池通过中部开设的对接槽与套筒底部的对接块滑动配合实现拆装,通过母插与公插的定位插接实现蓄电池经由电源开关对发热盘及uv灯的供电,在温针功能的基础上还具备uv杀菌功能,使得针灸针更符合卫生要求,同时结构小巧精致,便于携带;

12、2.本实用新型容纳盒滑动配合于套筒内部,并且容纳盒根部固定的限位板外径小于内腔顶部开口固定的台阶环板内径,使得容纳盒不会由套筒内脱离,贮藏状态下,针灸针插接于开放孔中,而内腔底部的柱凸插接于封闭孔中,使用状态下,可向上提拉容纳盒使得柱凸脱离封闭孔,此后旋转容纳盒,将装配有针灸针的开放孔对准柱凸插下,在柱凸的顶升下当前针灸针自动顶出于开放孔顶部开口,无需倒置套筒即可实现针灸针的自动取出,使用更为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和容纳组件(14),所述套筒(1)内部滑动配合有容纳组件(14),所述容纳组件(14)包括容纳盒(1401)、限位板(1402)、盖板(1403)、封闭孔(1404)、开放孔(1405)和针灸针(1406),所述容纳盒(1401)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402),且容纳盒(1401)顶部通过合页转动安装有盖板(1403),所述容纳盒(1401)内部开设有一处封闭孔(1404),且封闭孔(1404)为底部开口顶部封闭的结构,所述容纳盒(1401)内部纵向贯穿开设有数处开放孔(1405),且开放孔(1405)内部插接有针灸针(14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1401)顶部环形阵列设有多处插孔,且其中一处插孔对应的是封闭孔(1404),并且其与插孔对应的是开放孔(14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规格的所述针灸针(1406)端头及手柄规格一致但针体长度不同,且最长长度的针灸针(1406)延伸长度仍小于开放孔(1405)开设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外部左侧设有电源开关(2),且套筒(1)外部右侧设有指示灯(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底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块(4),且对接块(4)前端设有母插(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内部开设有u形结构的内腔(6),且内腔(6)顶部开口固定安装有台阶环板(7),并且台阶环板(7)内径大于限位板(1402)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6)两侧均设有uv灯(8),且内腔(6)底端铺设有发热盘(9),并且内腔(6)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处柱凸(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底部插接有蓄电池(11),且蓄电池(11)中部开设有与对接块(4)滑动配合的对接槽(12),并且对接槽(12)后端设有与母插(5)电性连接的公插(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涉及中医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套筒和容纳组件,所述套筒内部滑动配合有容纳组件,所述容纳组件包括容纳盒、限位板、盖板、封闭孔、开放孔和针灸针,所述容纳盒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容纳盒顶部通过合页转动安装有盖板,所述容纳盒内部开设有一处封闭孔,且封闭孔为底部开口顶部封闭的结构。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式温针装置,使用可拆卸的蓄电池提供电源,蓄电池通过中部开设的对接槽与套筒底部的对接块滑动配合实现拆装,通过母插与公插的定位插接实现蓄电池经由电源开关对发热盘及UV灯的供电,在温针功能的基础上还具备UV杀菌功能,使得针灸针的使用更符合卫生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金毅轩,陈以国,成泽东,董宝强,张妤,牛懿莹,林星星,张志星,侯国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