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9897发布日期:2024-03-12 19:24阅读:13来源:国知局
释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释药胶囊。


背景技术:

1、药物的可控释放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尤其对于难以抵达的消化道区段,利用胶囊给药的方案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具无损、无痛、覆盖范围广、药物控释精准等优点。

2、目前已经有一些胶囊式释药胶囊的设计方案,如intelicap使用微型马达通过传动机构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从而推动活塞将药仓内的药物推出。这种设计具有较高的释控能力:可进行多次给药且药物流速可控。然而该装置机械结构相对复杂,功耗高。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控方便的释药胶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释药胶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设计和更方便的操控实现药物的释放的控制。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释药胶囊,包括:药仓、设置在药仓内的分隔件和设置在药仓上的出口;

3、所述分隔件将所述药仓内的腔室分成用于存放药物及第一反应物的第一腔和用于存放第二反应物的第二腔;

4、所述释药胶囊还具有控制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导通的阀体组件。

5、进一步的,所述分隔件包括膜片;

6、所述阀体组件包括为所述膜片加热以使所述膜片破裂或熔融的加热单元。

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设置在所述膜片上并呈环形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药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由所述膜片分隔。

9、进一步的,所述释药胶囊具有释药通道,所述释药通道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出口与第一腔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释药胶囊还具有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释药口,所述释药通道连通所述释药口和所述出口。

11、进一步的,所述释药胶囊还具有设置在所述药仓上的阀体,所述阀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出口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控制释药通道自药仓朝释药口方向单向流动。

12、进一步的,所述释药胶囊整体沿竖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释药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药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沿竖向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腔相对所述第二腔更靠近所述壳体的顶部。

13、进一步的,所述释药胶囊具有设置于壳体内的成像单元,所述释药口位于所述成像单元的图像采集区。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内用于存放的第一反应物包括醋酸,所述第二腔内用于存放的第二反应物包括碳酸氢钠。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化学反应产生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气体挤压存储在药仓内的药物,从而使药物实现释放,通过加热膜片,使膜片破裂或熔融的方式控制被膜片分隔的不同反应物进行反应,操控更简便,结构更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释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药仓、设置在药仓内的分隔件和设置在药仓上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包括膜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释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设置在所述膜片上并呈环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释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药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由所述膜片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药胶囊具有释药通道,所述释药通道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出口与第一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释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药胶囊还具有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释药口,所述释药通道连通所述释药口和所述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释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药胶囊还具有设置在所述药仓上的阀体,所述阀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出口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控制释药通道自药仓朝释药口方向单向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释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药胶囊整体沿竖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释药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药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沿竖向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腔相对所述第二腔更靠近所述壳体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释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药胶囊具有设置于壳体内的成像单元,所述释药口位于所述成像单元的图像采集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内用于存放的第一反应物包括醋酸,所述第二腔内用于存放的第二反应物包括碳酸氢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释药胶囊,包括:药仓、设置在药仓内的分隔件和设置在药仓上的出口;所述分隔件将所述药仓内的腔室分成用于存放药物及第一反应物的第一腔和用于存放第二反应物的第二腔;所述释药胶囊还具有控制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导通的阀体组件。本技术采用化学反应产生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气体挤压存储在药仓内的药物,从而使药物实现释放,通过加热膜片,使膜片破裂或熔融的方式控制被膜片分隔的不同反应物进行反应,操控更简便,结构更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包宇晖,彭航宇,明繁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