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钩拉皮肤扩张颈内静脉辅助穿刺装置

文档序号:36892719发布日期:2024-02-02 21:2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反向钩拉皮肤扩张颈内静脉辅助穿刺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反向钩拉皮肤扩张颈内静脉辅助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1、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可以有效保证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尤其是内径偏小的颈内静脉。然而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超声探头本身会压迫静脉管腔,加之穿刺针尖本身对管腔的压迫,尤其是在患者容量不足的情况下,血管管腔充盈较差甚至管腔塌陷,这使得对于容量不足患者的颈内静脉穿刺成为临床的一大难点。近些年,有日本学者提出了皮肤拉伸方法(skin-traction method, stm),通过向头侧及尾侧拉伸穿刺点周围皮肤从而达到牵拉颈内静脉穿刺点上方皮肤的目的,可以增大颈内静脉管腔的前后径,从而有效避免因为超声探头压迫或者穿刺针压迫造成的颈内静脉管腔塌陷,甚至可以改善容量不足患者颈内静脉管腔本身的塌陷。然而既往研究中皮肤拉伸方法都是通过医用胶布拉伸皮肤,胶布固定位点及角度没有统一标准,且医用胶布为术前事先固定,一旦穿刺位点或穿刺角度变化,都需要再次调整胶布固定位置及角度,非常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辅助穿刺工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向钩拉皮肤扩张颈内静脉辅助穿刺装置,可以直接牵拉穿刺点上方皮肤组织,并且根据穿刺点的位置及角度实时调整穿刺点上方皮肤组织的牵拉角度,从而有效地利用皮肤牵拉法进行疑难的颈内静脉穿刺。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反向钩拉皮肤扩张颈内静脉辅助穿刺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固定针筒固定板,支撑板后端设有反向牵拉折弯件,支撑板前端设有连接杆,支撑板与连接杆之间设有限位折弯,所述连接杆上方设有穿刺针固定环,连接杆前端设有反向皮肤拉钩。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针筒固定板为开口向上的半圆板。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针筒固定板的直径为2cm。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针筒固定板的轴线与连接杆平行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针筒固定板的轴线与穿刺针固定环的轴线平行设置。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反向钩拉皮肤扩张颈内静脉辅助穿刺装置,穿刺时,局麻后在穿刺部位刺入反向皮肤拉钩,就可以直接牵拉穿刺点上方皮肤组织,并且根据穿刺点的位置及角度实时调整穿刺点上方皮肤组织的牵拉角度,从而有效地利用皮肤牵拉法进行疑难的颈内静脉穿刺,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技术特征:

1.反向钩拉皮肤扩张颈内静脉辅助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上方固定针筒固定板(2),支撑板(1)后端设有反向牵拉折弯件(3),支撑板(1)前端设有连接杆(4),支撑板(1)与连接杆(4)之间设有限位折弯(5),所述连接杆(4)上方设有穿刺针固定环(6),连接杆(4)前端设有反向皮肤拉钩(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钩拉皮肤扩张颈内静脉辅助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固定板(2)为开口向上的半圆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钩拉皮肤扩张颈内静脉辅助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固定板(2)的直径为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钩拉皮肤扩张颈内静脉辅助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固定板(2)的轴线与连接杆(4)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钩拉皮肤扩张颈内静脉辅助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固定板(2)的轴线与穿刺针固定环(6)的轴线平行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反向钩拉皮肤扩张颈内静脉辅助穿刺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固定针筒固定板,支撑板后端设有反向牵拉折弯件,支撑板前端设有连接杆,支撑板与连接杆之间设有限位折弯,所述连接杆上方设有穿刺针固定环,连接杆前端设有反向皮肤拉钩。本技术可以直接牵拉穿刺点上方皮肤组织,并且根据穿刺点的位置及角度实时调整穿刺点上方皮肤组织的牵拉角度,从而有效地利用皮肤牵拉法进行疑难的颈内静脉穿刺,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高民,韩雨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