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

文档序号:37994885发布日期:2024-05-17 11:5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被套领域,具体为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


背景技术:

1、在检查时,由于检测光源以及生理盐水的刺激,所以早产儿会出现肢体摆动的情况,这会检查的进行产生一定的干扰,因此需要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

2、现有的技术公开号为cn215423940u的专利文献中提供一种新型被套结构,包含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所述上保护层和所述下保护层构成一个具有可以容纳被子的空腔,所述上保护层与下保护层的面积大小相等,所述上保护层的上端与上保护层的上端、左侧、右侧均通过缝制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上保护层的下端与上保护层的下端通过缝制或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上保护层开设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安装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开口上安装第三连接件。同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被套结构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只需一个人就可完成,但是cn215423940u技术在进行操作时,不便于对早产儿的肢干部分形成一定的束缚,容易对检查的进行产生一定的干扰,不便于对装置进行防滑,容易造成包被移动,容易造成掉落,不便于对包被进行折叠收纳的问题,为此急需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以解决现有的约束包被在使用的时候,不便于对早产儿的肢干部分形成一定的束缚,容易对检查的进行产生一定的干扰,不便于对装置进行防滑,容易造成包被移动,容易造成掉落,不便于对包被进行折叠收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包括婴幼儿垫被套,所述婴幼儿垫被套的内壁安装有第一羽绒层,所述婴幼儿垫被套的下端粘接有防滑机构。

3、所述婴幼儿垫被套的下端均设置有延伸布片,所述延伸布片的内壁安装有捆绑绳,所述婴幼儿垫被套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棉布,所述第一棉布的内壁安装有第一海绵条,所述第一棉布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被套,所述第一固定被套的内壁安装有第二羽绒层。

4、所述第一固定被套的内壁安装有约束机构,所述婴幼儿垫被套的上端安装有婴幼儿盖被,所述婴幼儿盖被的内壁安装有第三羽绒层,所述第三羽绒层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棉布,所述第二棉布的内壁安装有第二海绵条,所述第二棉布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被套,所述第二固定被套的内壁安装有第四羽绒层。

5、优选地,所述防滑机构包括粘接层、橡胶垫和防滑软块,所述粘接层粘接在婴幼儿垫被套的下端,所述粘接层的下端粘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下端均安装有防滑软块。

6、优选地,所述约束机构包括卡套、定位杆、橡胶圈和卡块,所述卡套均安装在第一固定被套的内壁,所述卡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卡套的上方设置有卡块。

7、优选地,所述粘接层的外壁与橡胶垫的外壁紧密贴合,且粘接层的外壁长度与橡胶垫的外壁长度相同。

8、优选地,所述橡胶垫的外壁与防滑软块的外壁紧密贴合,且防滑软块在橡胶垫的下端呈等间距设置。

9、优选地,所述定位杆与橡胶圈螺纹连接,且橡胶圈的内壁为开孔式设计。

10、优选地,所述延伸布片与捆绑绳卡合连接,且捆绑绳以婴幼儿垫被套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橡胶垫和防滑软块,橡胶垫对防滑软块起到紧密贴合作用,在使用装置时,防滑软块的结构设置便于对内部孔对物体进行吸附,对装置进行防滑,防止装置移动,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婴幼儿垫被套、第一棉布和第一固定被套,婴幼儿垫被套与第一棉布对第一固定被套起到旋转作用,在使用装置时,第一棉布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折叠收纳,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卡套和卡块,卡套对卡块起到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卡套与卡块的设置对早产儿的肢干部分形成一定的束缚,降低早产儿四肢随意摆动的几率,以此来便利护士对早产儿的看护工作,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包括婴幼儿垫被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幼儿垫被套(1)的内壁安装有第一羽绒层(2),所述婴幼儿垫被套(1)的下端粘接有防滑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机构(3)包括粘接层(301)、橡胶垫(302)和防滑软块(303),所述粘接层(301)粘接在婴幼儿垫被套(1)的下端,所述粘接层(301)的下端粘接有橡胶垫(302),所述橡胶垫(302)的下端均安装有防滑软块(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机构(10)包括卡套(1001)、定位杆(1002)、橡胶圈(1003)和卡块(1004),所述卡套(1001)均安装在第一固定被套(8)的内壁,所述卡套(10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002),所述定位杆(10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003),所述卡套(1001)的上方设置有卡块(1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301)的外壁与橡胶垫(302)的外壁紧密贴合,且粘接层(301)的外壁长度与橡胶垫(302)的外壁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302)的外壁与防滑软块(303)的外壁紧密贴合,且防滑软块(303)在橡胶垫(302)的下端呈等间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002)与橡胶圈(1003)螺纹连接,且橡胶圈(1003)的内壁为开孔式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布片(4)与捆绑绳(5)卡合连接,且捆绑绳(5)以婴幼儿垫被套(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早产儿的约束包被,涉及婴幼儿被套领域,包括婴幼儿垫被套,所述婴幼儿垫被套的内壁安装有第一羽绒层,所述婴幼儿垫被套的下端粘接有防滑机构,所述婴幼儿垫被套的下端均设置有延伸布片。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婴幼儿垫被套、第一棉布和第一固定被套,婴幼儿垫被套与第一棉布对第一固定被套起到旋转作用,在使用装置时,第一棉布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折叠收纳,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通过设置的卡套和卡块,卡套对卡块起到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卡套与卡块的设置对早产儿的肢干部分形成一定的束缚,降低早产儿四肢随意摆动的几率,以此来便利护士对早产儿的看护工作,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刘雪莲,白宁艳,徐浩,吕鹏,李童,袁新婷,杨豪,颜学梅,牟洁,汪启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