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调节的PICC置管床

文档序号:36953164发布日期:2024-02-07 12:1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调节的PICC置管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调节的picc置管床。


背景技术:

1、picc是一种置管技术,用于在外周血管(通常是上肢的大静脉)插入一根长而细的导管,以便在插管后能够将药物、营养物质或液体输送到中心静脉系统中,通常由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完成,它是一种相对较安全和方便的方法,用于长期静脉通路的建立。

2、目前对病人进行picc置管时,需要多个护理人员配合将病人腿部抬起并维持在一定角度,便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消毒然后置管,对护理人员的数量存在一定需求,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病人进行picc置管时,需要多个护理人员配合将病人腿部抬起并维持在一定角度,便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消毒然后置管,对护理人员的数量存在一定需求,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较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调节的picc置管床。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多功能调节的picc置管床,包括置管床体,所述置管床体侧面固定设置有床头板,所述床头板侧面边缘位置开设有侧容槽,所述置管床体远离床头板一侧转动设置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侧面底部垂直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置管床体底部边缘位置垂直固定设置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侧面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竖直板侧面底部设置有带动抬升板翻转的驱动组件。

4、可选地,所述侧容槽底部转动设置有多功能板,所述多功能板底部开设有水平容槽,所述水平容槽内转动设置有三角板。

5、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水平杆、移位螺杆,所述驱动杆一端与抬升板底面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另一端与水平杆一端转动连接。

6、可选地,所述水平杆活动穿过竖直板侧面底部,所述水平杆侧面螺纹旋入有移位螺杆,所述移位螺杆末端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侧面。

7、可选地,所述移位螺杆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侧面垂直稳定啮合有第二锥齿轮。

8、可选地,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侧面,所述第二锥齿轮转轴同轴固定设置有摇轮。

9、可选的,所述床头板的下侧两端突出固定设置有定位柱,位于外侧的定位柱铰接连接有抬升柱,所述置管床体上开设有三个定位孔,床头板处于垂直状态时,床头板的下侧两端的定位柱分别插接在两个定位孔中实现固定,床头板升起时,定位柱脱离定位孔,抬升柱位于定位孔中,床头板升起后经过转动,床头板背面一角处固定的锁定柱插入第三个定位孔中实现固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医疗床尾部转动设置有抬升板,而医疗床底部设置有可带动抬升板翻转的驱动组件,患者可将腿部放入到抬升板顶部,驱动组件可将抬升板抬升维持在所需角度,从而将患者腿部维持在所需角度,解放护理人员双手,便于护理人员对患者腿部进行消毒置管,置管工作只需少部分护理人员,且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大大降低。

12、2、本实用新型在床头板位置设置有多功能板,正常状态下多功能板收纳在床头板侧面,作为床头板一部分正常工作,使用时可以抽出做操作台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调节的picc置管床,包括置管床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管床体(11)侧面固定设置有床头板(12),所述床头板(12)侧面边缘位置开设有侧容槽(13),所述置管床体(11)远离床头板(12)一侧转动设置有抬升板(1),所述抬升板(1)侧面底部垂直固定设置有底板(2),所述置管床体(11)底部边缘位置垂直固定设置有竖直板(4),所述竖直板(4)侧面固定设置有安装座(6),所述竖直板(4)侧面底部设置有带动抬升板(1)翻转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调节的picc置管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容槽(13)底部转动设置有多功能板(14),所述多功能板(14)底部开设有水平容槽(16),所述水平容槽(16)内转动设置有三角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调节的picc置管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3)、水平杆(5)、移位螺杆(7),所述驱动杆(3)一端与抬升板(1)底面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3)另一端与水平杆(5)一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调节的picc置管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杆(5)活动穿过竖直板(4)侧面底部,所述水平杆(5)侧面螺纹旋入有移位螺杆(7),所述移位螺杆(7)末端转动设置在安装座(6)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调节的picc置管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螺杆(7)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8),所述第一锥齿轮(8)侧面垂直稳定啮合有第二锥齿轮(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调节的picc置管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轮(9)转动设置在安装座(6)侧面,所述第二锥齿轮(9)转轴同轴固定设置有摇轮(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调节的picc置管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板(12)的下侧两端突出固定设置有定位柱(17),位于外侧的定位柱(17)铰接连接有抬升柱(18),所述置管床体(11)上开设有三个定位孔(20),床头板(12)处于垂直状态时,床头板(12)的下侧两端的定位柱(17)分别插接在两个定位孔(20)中实现固定,床头板(12)升起时,定位柱(17)脱离定位孔,抬升柱(18)位于定位孔中,床头板(12)升起后经过转动,床头板(12)背面一角处固定的锁定柱(19)插入第三个定位孔(20)中实现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调节的PICC置管床,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置管床体,所述置管床体侧面固定设置有床头板,所述床头板侧面边缘位置开设有侧容槽,所述置管床体远离床头板一侧转动设置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侧面底部垂直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置管床体底部边缘位置垂直固定设置有竖直板。本技术在传统的医疗床尾部转动设置有抬升板,而医疗床底部设置有可带动抬升板翻转的驱动组件,患者可将腿部放入到抬升板顶部,驱动组件可将抬升板抬升维持在所需角度,从而将患者腿部维持在所需角度,解放护理人员双手,便于护理人员对患者腿部进行消毒置管,置管工作只需少部分护理人员,且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大大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郭慧,贾昊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