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9827发布日期:2024-03-05 11:5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折叠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护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1、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根据国际标准,我国将在2024年至2026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2、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绝大部分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对于老年人、残疾人、危重病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的护理就十分困难,要实现通过电梯转运、升降护理需要更换不同的设备,造成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增大以及被护理人员的不适甚至收到伤害。

3、现有的便于携带的担架设备,大多用于急救/护理,同一装置不能同时满足护理和急救的需求,不能轻松切换坐姿和平躺的状态,导致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大且装置的整体灵活性较低,且不方便应对突发情况。对于坐姿和躺姿切换的装置,前后脚轮之间的距离同样需要灵活控制,当处于坐姿状态时,如果前后脚轮之间距离过大,则不方便推行,当处于躺姿状态时,如果前后脚轮之间距离过小,则会时装置整体稳固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折叠护理装置,既能够实现装置在坐姿和躺姿上的灵活转变,又能够保证在两种姿态时均能够保证装置的稳固性和调节时的方便性。

2、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护理装置,包括:可调节底架、支撑架、折叠板和脚轮。

3、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所述折叠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可调节底架的顶部连接;其中,所述折叠板的底部具有滑轨,所述折叠板展开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或所述折叠板按照预设位置折叠,呈带有背板的座椅结构;所属可调节底架能够在所述折叠板的长度方向调节架体长度;所述支撑架为“x”型剪叉架,所述支撑架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折叠板宽度方向的两侧下部;所述脚轮设置在所述可调节底架的四角位置的底部。

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可调节底架包括:固定底架和活动底架;所述固定底架设置在所述活动底架的顶部,所述固定底架的宽度与所述活动底架的宽度相等;所述活动底架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固定底架为“田”字型结构,所述固定底架中间的一横一竖为丝杆架,所述丝杆架用于调节所述活动底架和所述支撑架的长度。

5、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丝杆架的中间一竖为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沿所述折叠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摇手;所述丝杆架中间一横为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与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与所述第二调节螺杆螺旋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两端与所述固定底架的两侧活动连接。

6、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支撑架“x”型结构底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底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固定连接。

7、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可调节底架的四个边角位置,另一端与所述折叠板可拆卸连接。

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气弹簧杆、折叠架和拉杆;所述气弹簧杆、折叠架和拉杆沿所述折叠板的长度方向顺次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折叠板的底部;所述气弹簧杆杆与所述折叠架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架与所述拉杆转动连接。

9、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折叠板包括:背板、座板、腿板和踏板;所述背板、座板、腿板和踏板依次并排设置,相邻两个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1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背板的底部设置有横杠,所述横杠沿所述折叠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气弹簧杆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底部,其一端与所述横杠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折叠架连接;所述折叠架为长方形结构,一端与所述气弹簧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腿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折叠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踏板连接。

1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所述第一扶手设置在所述背板的顶部,所述第二扶手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座板的两侧。

1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支撑架的“x”型结构交叉点设置有加强圈;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沿所述折叠板的宽度方向设置。

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由可调节底架、支撑架、折叠板和脚轮组成的折叠护理设备,折叠板用于折叠调整装置状态坐姿或卧姿,可调节底架能够调节其长度,使之匹配折叠板的各个姿态,保证装置的稳定性,支撑架设置在折叠板和可调节底架之间,用于调节折叠板和可调节底架之间的高度,同时在调节可调节底架的过程中通过支撑架带动折叠板变换姿态,另外在可调节底架的底部设置有脚轮,便于对装置整体进行移动,根据本申请的一种这得护理装置各方面的既能够实现装置在坐姿和躺姿上的灵活转变,又能够保证在两种姿态时均能够保证装置的稳固性和调节时的方便性。

14、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节底架、支撑架、折叠板和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底架包括:固定底架和活动底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架的中间一竖为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沿所述折叠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摇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x”型结构底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底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弹簧杆、折叠架和拉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板包括:背板、座板、腿板和踏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底部设置有横杠,所述横杠沿所述折叠板的宽度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x”型结构交叉点设置有加强圈;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折叠护理装置,包括可调节底架、支撑架、折叠板和脚轮。通过由可调节底架、支撑架、折叠板和脚轮组成的折叠护理设备,折叠板用于折叠调整装置状态坐姿或卧姿,可调节底架能够调节其长度,使之匹配折叠板的各个姿态,保证装置的稳定性,支撑架设置在折叠板和可调节底架之间,用于调节折叠板和可调节底架之间的高度,同时在调节可调节底架的过程中通过支撑架带动折叠板变换姿态,另外在可调节底架的底部设置有脚轮,便于对装置整体进行移动,根据本申请的一种这得护理装置各方面的既能够实现装置在坐姿和躺姿上的灵活转变,又能够保证在两种姿态时均能够保证装置的稳固性和调节时的方便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贝斯美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