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4636发布日期:2024-05-11 00:13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部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颈部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国际市场对我国按摩器具产品一直保持强劲的需求态势,而国内制造水平的提高,也为我国按摩器具制造提供了保障基础,导致世界产能逐渐转移到我国,使我国成为世界按摩器具制造中心。现有一种简易的按摩器材,直接佩戴在肩上就可以对颈部和肩部进行按摩,也可能因佩戴位置不同作出不同效果的按摩。主要问题在于,此类装置的结构相对复杂,依靠螺丝进行细碎的组装,耗时耗力。还有结构不稳固、功能相对单一的问题,难以满足生产、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部按摩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部按摩装置,包括外壳体、驱动机构、联动轴以及依序安装在联动轴上的第一安装座、第一摆臂、第二安装座、第二摆臂和第三安装座,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装配在外壳体上,所述联动轴与驱动机构之间联动装配;

3、所述联动轴上设有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安装座与联动轴在第一固定孔处固定装配,所述第一安装座相对联动轴做偏心转动,所述第一摆臂一端套接在第一安装座上作同步摆动,且第一摆臂上还设有相对滑动限位的限位杆,所述第三安装座与联动轴在第二固定孔处固定装配;

4、所述限位杆与外壳体之间固定装配,所述第一摆臂通过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夹持轴向限位,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之间联动装配,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具有相对轴线倾斜的偏心端面,所述偏心端面上具有供第二摆臂套接的安装柱;

5、所述第二摆臂通过第二安装座与第三安装座夹持相对联动轴轴向限位,所述第二摆臂上设有错位设置的按摩轮,且第二摆臂具有凸出的限位部,所述外壳体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在限位槽内限位活动,所述第二摆臂贴合偏心端面作限制周向转动的摆动。

6、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齿轮箱,所述电机、齿轮箱与联动轴之间依次传动。

7、所述第一摆臂上设有供限位杆作限位活动的滑动槽。

8、所述第一安装座与联动轴在第一固定孔处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三安装座与联动轴在第二固定孔处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联动轴之间、第二固定杆与联动轴之间相垂直,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一安装座之间、第二固定杆与第三安装座之间相嵌合限位。

9、所述第二摆臂上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z字形结构,所述按摩轮分别设置在支撑部的两端。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颈部按摩装置设计巧妙、结构稳固,采取相对悬空的转动连接点,还设计有导向槽进行摆动引导,以及通过变速齿轮进行调速,摆动轨迹更符合人体体型,功能丰富化、实用性更强。



技术特征:

1.一种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驱动机构、联动轴以及依序安装在联动轴上的第一安装座、第一摆臂、第二安装座、第二摆臂和第三安装座,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装配在外壳体上,所述联动轴与驱动机构之间联动装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齿轮箱,所述电机、齿轮箱与联动轴之间依次传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上设有供限位杆作限位活动的滑动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与联动轴在第一固定孔处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三安装座与联动轴在第二固定孔处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联动轴之间、第二固定杆与联动轴之间相垂直,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一安装座之间、第二固定杆与第三安装座之间相嵌合限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臂上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z字形结构,所述按摩轮分别设置在支撑部的两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颈部按摩装置,解决了按摩装置结构设计的问题。包括外壳体、驱动机构、联动轴以及依序安装在联动轴上的第一安装座、第一摆臂、第二安装座、第二摆臂和第三安装座,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装配在外壳体上,所述联动轴与驱动机构之间联动装配;所述联动轴上设有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安装座与联动轴在第一固定孔处固定装配,所述第一安装座相对联动轴做偏心转动,设计巧妙、结构稳固,采取相对悬空的转动连接点,还设计有导向槽进行摆动引导,以及通过变速齿轮进行调速,摆动轨迹更符合人体体型,功能丰富化、实用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易马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