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6085发布日期:2024-03-22 10:3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


背景技术:

1、上颌窦提升术是解决上颌骨后牙区种植牙遇到骨量不足时常用的骨增量术,可分为上颌窦内提升术和外提升术。前者即经牙槽嵴顶入路式上颌窦底黏膜提升术,是在预备种植窝洞时保留窦底1-2mm的骨板,通过敲击专用骨凿,使窦底骨板折裂后与其相连的窦底黏膜一并抬升。后者即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黏膜提升术是在上颌窦外侧壁,磨出一个大小适宜的骨窗,利用剥离器械沿着骨窗边缘逐步深入,扩大剥离窦底黏膜,植入骨充填材料,达到骨增量的效果。两种术式有着不同的临床适应症及操作方法,但核心的技术要点是一致的,即操作中防止上颌窦黏膜破损。

2、当前的内提升钻或外提升钻,钻头均是硬性连接的切割刃,实际应用中遇到上颌窦黏膜较薄及斜坡型窦底结构时,仍会出现上颌窦黏膜破损的情况,其钻刃的设计相对较多地磨除了窦底或窦侧壁的骨质,导致自体骨质不必要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磨除上颌窦骨壁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上颌窦黏膜不破损,更多地保存自体骨质,使上颌窦提升术更安全微创,本申请提供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包括基底驱动部、弹性切割组件、弹性冲顶托以及止动环,所述基底驱动部回转设置与所述止动环的一端并同时与所述弹性切割组件以及所述弹性冲顶托抵接在一起,所述弹性冲顶托、所述弹性切割组件以及所述止动环三者套设在一起并由内致外依次设置,所述弹性切割组件通过所述基底驱动部在所述止动环的内部转动。

4、优选的,所述基底驱动部包括基底钻身、基底轴以及连接杆,所述基底钻身的一端位于所述止动环内部,所述基底钻身的另一端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基底轴同轴固定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基底轴同轴固定并伸出至所述容纳槽外面。

5、优选的,所述基底钻身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止动环的圆托。

6、优选的,所述弹性切割组件包括切割圈、连接端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切割圈以及所述连接端之间,所述切割圈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设置有切割刃,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止动环的内部并与所述基底钻身抵接。

7、优选的,所述切割刃上设置有金刚砂颗粒。

8、优选的,所述弹性冲顶托包括冲顶端圆托、固位端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冲顶端圆托与所述固位端之间,所述固位端位于所述止动环的内部并与所述基底钻身抵接。

9、优选的,所述基底钻身的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齿,所述第一连接齿沿所述基底钻身的端面的边缘设置,所述连接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齿相啮合的第二连接齿,所述第一连接齿与所述第二连接齿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啮合或分离。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系数,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自然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自然长度。

11、优选的,所述固位端具有光滑表面。

12、优选的,所述止动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散热排水孔。

1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4、1.通过分体设计的基底驱动部、弹性切割组件、弹性冲顶托以及止动环,可设置多套不同规格的钻,可同时满足上颌窦内提升与外提升使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使用起来更方便;通过带有弹性的弹性切割组件、弹性冲顶托的配合使用,尤其是对于上颌窦黏膜较薄时,及斜坡形上颌窦底结构时,弹性骨切割钻可通过自我调节局部的切割角度始终垂直骨面,可在磨除上颌窦骨壁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上颌窦黏膜不破损,更多地保存自体骨质,从而使上颌窦提升术更安全微创;

15、2.通过第一连接齿和第二连接齿,在磨削骨板至即将磨透时,由弹性冲顶托率先将窦壁磨削的圆形骨板及周围所连黏膜托起,使之离开切割圈的金刚砂刃端,同时使第一弹性件的压力释放,基底驱动部的第一连接齿和第二连接齿脱节造成动力传输中断,切割圈自动降低转速或停止转动。与传统的提升钻相比,不必仅依靠手感判断骨板的磨除完成,通过增加了钻本身动力中断的设计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了上颌窦黏膜不受损伤;另外,也不必因传统的需要少量多次地磨除且随时检查骨板磨除情况而额外增加操作时间,大大增加了上颌窦提升的效率;

16、3.表面光滑的固位端,在基底驱动部旋转工作时,固位端由于表面光滑不随之发生旋转,以减少弹性冲顶托与上颌窦底骨质的不必要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驱动部(1)、弹性切割组件(2)、弹性冲顶托(3)以及止动环(4),所述基底驱动部(1)回转设置与所述止动环(4)的一端并同时与所述弹性切割组件(2)以及所述弹性冲顶托(3)抵接在一起,所述弹性冲顶托(3)、所述弹性切割组件(2)以及所述止动环(4)三者套设在一起并由内致外依次设置,所述弹性切割组件(2)通过所述基底驱动部(1)在所述止动环(4)的内部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驱动部(1)包括基底钻身(11)、基底轴(12)以及连接杆(13),所述基底钻身(11)的一端位于所述止动环(4)内部,所述基底钻身(11)的另一端设置有容纳槽(111),所述基底轴(12)同轴固定于所述容纳槽(111)内,所述连接杆(13)与所述基底轴(12)同轴固定并伸出至所述容纳槽(111)外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钻身(1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止动环(4)的圆托(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切割组件(2)包括切割圈(21)、连接端(22)以及第一弹性件(23),所述第一弹性件(23)位于所述切割圈(21)以及所述连接端(22)之间,所述切割圈(21)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23)的一端设置有切割刃(211),所述连接端(22)位于所述止动环(4)的内部并与所述基底钻身(11)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刃(211)上设置有金刚砂颗粒(2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冲顶托(3)包括冲顶端圆托(31)、固位端(32)以及第二弹性件(33),所述第二弹性件(33)位于所述冲顶端圆托(31)与所述固位端(32)之间,所述固位端(32)位于所述止动环(4)的内部并与所述基底钻身(11)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钻身(11)的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齿(113),所述第一连接齿(113)沿所述基底钻身(11)的端面的边缘设置,所述连接端(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齿(113)相啮合的第二连接齿(221),所述第一连接齿(113)与所述第二连接齿(221)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23)啮合或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3)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件(33)的弹性系数,且所述第一弹性件(23)的自然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33)的自然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端(32)具有光滑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环(4)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散热排水孔(4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颌窦提升用弹性骨切割钻,其包括基底驱动部、弹性切割组件、弹性冲顶托以及止动环,所述基底驱动部回转设置与所述止动环的一端并同时与所述弹性切割组件以及所述弹性冲顶托抵接在一起,所述弹性冲顶托、所述弹性切割组件以及所述止动环三者套设在一起并由内致外依次设置,所述弹性切割组件以及所述弹性冲顶托通过所述基底驱动部在所述止动环的内部转动。本申请具有在磨除上颌窦骨壁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上颌窦黏膜不破损,更多地保存自体骨质,使上颌窦提升术更安全微创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吕源,祝洁,郑丽,李岩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