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俯卧位治疗垫

文档序号:37202135发布日期:2024-03-05 11:5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俯卧位治疗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俯卧位治疗垫。


背景技术:

1、新生儿,就是指的是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未满28天这一段时间的婴儿,而早产儿是指胎龄达28周但不足37周的婴儿。早产儿的器官发育不成熟,其出生的孕周越小,体重越轻,越易并发其他疾病,特别是32周之前出生的早产儿,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极易出现肺发育不良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通常会采取俯卧位通气治疗,严重时还需要伴随进行气管插管治疗。

2、现有技术的不足:

3、目前市场上适用于早产儿和新生儿的俯卧位治疗垫较少且难以调节尺寸,由于早产儿的身形更小,部分新生儿也会存在体型较大身高较高的情况,且新生儿的生长速度较快,在刚出生至出生28天之内平均身高增长可达到4-5厘米,而他们对于俯卧位治疗垫所承托的位置又有着较高的要求,很难和市场上常规的俯卧位治疗垫相匹配,因此大部分医院还是在利用抱枕临时制作承托机构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但是由于早产儿和新生儿的行为不受控制,而制作出来的抱枕缺乏固定,因此容易在早产儿或新生儿的扭动过程中导致移位,所以也不能完全满足新生儿的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俯卧位治疗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俯卧位治疗垫,包括治疗垫主体,所述治疗垫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头托组件,所述治疗垫主体的上端面上活动设置有胸托和脚托,所述治疗垫主体上分别设置有水平调节胸托和脚托的调节组件;

3、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

4、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开设在治疗垫主体的内部与治疗垫主体的一侧侧壁相通;

5、滑杆,所述滑杆设置在胸托和脚托的下端面上,所述滑杆的下端穿过治疗垫主体上的滑槽活动设置在滑动腔内,所述滑杆的下端连接有用于辅助固定胸托和脚托的限位螺栓;

6、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活动设置在滑动腔内与滑杆上的孔洞螺纹连接。

7、优选的,所述头托组件包括有:

8、头托主体,所述头托主体设置在治疗垫主体一端的上端面上,所述头托主体的两侧开设有用于观察、透气和穿管的呼吸孔,所述头托主体、胸托和脚托均由记忆棉材质制成;

9、观察镜,所述观察镜设置在治疗垫主体的上端面上位于头托主体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治疗垫主体靠近头托主体的一端通过螺栓活动设置有手托。

11、优选的,所述治疗垫主体和手托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之间连接有魔术贴带。

12、优选的,所述治疗垫主体的上端面上活动设置有护膝垫和保暖垫。

13、优选的,所述魔术贴带针织松紧带材质制成。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一种俯卧位治疗垫,通过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有滑动腔、滑杆、限位螺栓和定位螺栓,实现了将胸托和脚托的位置根据患儿的身高体长进行灵活调节,解决了早产儿和新生儿由于生长发育快或不同的患儿升高不同导致的常规新生儿俯卧位治疗垫无法适应不同阶段和不同升高的使用需求,并且调节后的胸托和腿托均采用双重定位的方式,有效避免由于扭动带来的胸托和腿托移位的情况,更加符合当前新生儿和早产儿的实际使用需求;

16、2、该一种俯卧位治疗垫,通过设置有头托组件,头托组件包括有头托主体、呼吸孔和观察镜,在观察镜和呼吸孔的作用下,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时刻关注到新生儿的面部变化从而了解通气情况,并且呼吸孔也可以方便需要插管治疗的新生儿气管的插入。



技术特征:

1.一种俯卧位治疗垫,包括治疗垫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垫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头托组件(2),所述治疗垫主体(1)的上端面上活动设置有胸托(3)和脚托(4),所述治疗垫主体(1)上分别设置有水平调节胸托(3)和脚托(4)的调节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治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托组件(2)包括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俯卧位治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垫主体(1)靠近头托主体(201)的一端通过螺栓活动设置有手托(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俯卧位治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垫主体(1)和手托(6)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环(7),所述连接环(7)之间连接有魔术贴带(7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治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垫主体(1)的上端面上活动设置有护膝垫(8)和保暖垫(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俯卧位治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带(701)针织松紧带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俯卧位治疗垫,包括治疗垫主体,所述治疗垫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头托组件,所述治疗垫主体的上端面上活动设置有胸托和脚托,所述胸托和脚托与治疗垫主体之间连接有调节组件;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了将胸托和脚托的位置根据患儿的身高体长进行灵活调节,解决了早产儿和新生儿由于生长发育快或不同的患儿升高不同导致的常规新生儿俯卧位治疗垫无法适应不同阶段和不同升高的使用需求,并且调节后的胸托和腿托均采用双重定位的方式,有效避免由于扭动带来的胸托和腿托移位的情况,同时在观察镜和呼吸孔的作用下,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时刻关注到新生儿的面部变化从而了解通气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邢艳,蒋雯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