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雾剂辅助吸入装置

文档序号:37333172发布日期:2024-03-18 17:0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雾剂辅助吸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气雾剂辅助吸入装置。


背景技术:

1、慢性气道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气道存在持续受限或可逆性变化的疾病,临床上常见且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为吸入性治疗。在吸入性药物中,气雾剂药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用药方式。经常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常规肺功能检查时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判断气道是否存在可逆性变化,使用支气管舒张气雾剂给患者用药判断患者气道的前后变化;另一种是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常规气雾剂吸入治疗,以上均需要患者正确规范化用药才可以达到临床效果。因此,保证支气管舒张气雾剂的有效和足量吸入是临床检查和治疗的前提。

2、目前患者使用定量气雾剂用药时,要求气雾剂开口距离口腔2-4cm或口含气雾剂咬口,同时需要吸气动作同步药物释出。由于药物释出初始速度快,上呼吸道惯性沉积多,药物在下呼吸道沉积率较少,不能充分舒张支气管。另外,对于部分体弱、严重气道阻塞等患者吸气动作欠佳,吸药时无法配合呼吸同步过程,导致使用药物剂量不足或使用药物方式不当,无法确保支气管的充分舒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增加药物的肺部沉积率,提高吸入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雾剂辅助吸入装置。应用气雾剂辅助吸入装置,增加了气雾剂开口和口腔的距离,有利于药物流速减缓和雾粒变小,不需要配合呼吸同步过程,可使药物的肺部沉积率增加。

2、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3、一种气雾剂辅助吸入装置,包括前侧的呼气部分和后侧的进药部分,两者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门;呼气部分前端为咬口,所述咬口处设有数个防漏气塞,呼气部分外侧分布有第二单向阀门;进药部分底部设有给药口。

4、进一步的,所述咬口为长椭圆形,符合口腔结构。

5、进一步的,防漏气塞为软硅胶材质,防止患者嘴角漏气。

6、进一步的,所述防漏气塞分布于咬口左右侧,数量为2个。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门用于药物单向进入,包括若干软硅胶薄片。

8、进一步的,第所述二单向阀门用于气体单向呼出,包括单片软硅胶薄片。

9、进一步的,底部给药开口整体为长椭圆形,为十字开口,其用于气雾剂给药口,包括若干弹性薄片。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该辅助吸入装置密封性好,吸入率高;吸药阀为单向阀门,只进不出,呼气阀为单向阀门,只呼不进;咬口处设有防止漏气塞,防止嘴角漏气,减少药物漏出,保证药物的充分吸入,提高吸入效果。底部为十字开口,弹性薄片,防止药物漏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气雾剂辅助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的呼气部分和后侧的进药部分,两者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门(1);呼气部分前端为咬口(5),所述咬口(5)处设有数个防漏气塞(4),呼气部分外侧分布有第二单向阀门(2);进药部分底部设有给药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剂辅助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口(5)为长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剂辅助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气塞(4)分布于咬口(5)左右侧,数量为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剂辅助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门(1)用于药物单向进入,包括若干软硅胶薄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剂辅助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所述二单向阀门用于气体单向呼出,包括单片软硅胶薄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剂辅助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给药开口整体为长椭圆形,为十字开口,其用于气雾剂给药口(3),包括若干弹性薄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气雾剂辅助吸入装置。包括前侧的呼气部分和后侧的进药部分,两者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门;呼气部分前端为咬口,所述咬口处设有数个防漏气塞,呼气部分外侧分布有第二单向阀门;进药部分底部设有给药口。使用本装置可以增加药物的肺部沉积率,提高吸入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韦素兰,焦道振,赵振,张静,陈智鸿,宋元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