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22759发布日期:2024-04-30 17:32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监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


背景技术:

1、神经内科患者是指患有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或病症的人群,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包括大脑、脊髓、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监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以确保他们在疾病期间得到适当的照顾和治疗,但是现在一般通过佩戴监护手表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进行日常监护,由于监护手表对患者手臂压力较大,经常对患者手臂造成压痕,舒适度较低。

2、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现在研发一种能够舒适佩戴的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在一般通过佩戴监护手表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进行日常监护,由于监护手表对患者手臂压力较大,经常对患者手臂造成压痕,舒适度较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舒适佩戴的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

2、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包括有监测组件、固定座、腕带和usb接口,监测组件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腕带,监测组件前部开有usb接口,还包括有适配机构,适配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架、滑动件和弹性适配件,监测组件前后两部下侧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左右两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件,前后相邻的滑动件之间均连接有弹性适配件。

3、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架、防护盖和扭簧,监测组件后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上转动式连接有防护盖,第二固定架与防护盖下部之间连接有两根扭簧。

4、进一步说明,监测组件包括有监测仪和触控屏,监测仪上部连接有触控屏。

5、进一步说明,腕带上开有多条防滑槽。

6、进一步说明,弹性适配件下侧均呈斜面,便于与手腕贴合接触。

7、进一步说明,防护盖上部开有助力槽。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件与弹性适配件之间的配合,从而避免监测组件下侧对手腕挤压造成压痕,进而提高了佩戴的舒适度。

9、2、本实用新型通过扭簧与防护盖之间配合,从而使得防护盖对监测组件进行防护遮盖,避免碰撞对监测组件造成意外磨擦损坏,提高了佩戴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包括有监测组件(1)、固定座(2)、腕带(3)和usb接口(4),监测组件(1)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座(2),固定座(2)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腕带(3),监测组件(1)前部开有usb接口(4),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适配机构(5),适配机构(5)包括有第一固定架(51)、滑动件(52)和弹性适配件(53),监测组件(1)前后两部下侧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架(51),第一固定架(51)左右两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件(52),前后相邻的滑动件(52)之间均连接有弹性适配件(5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防护机构(6),防护机构(6)包括有第二固定架(61)、防护盖(62)和扭簧(63),监测组件(1)后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架(61),第二固定架(61)上转动式连接有防护盖(62),第二固定架(61)与防护盖(62)下部之间连接有两根扭簧(63)。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其特征是:监测组件(1)包括有监测仪和触控屏,监测仪上部连接有触控屏。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其特征是:腕带(3)上开有多条防滑槽。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其特征是:弹性适配件(53)下侧均呈斜面,便于与手腕贴合接触。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其特征是:防护盖(62)上部开有助力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舒适佩戴的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监护装置,包括有监测组件、固定座、腕带和USB接口,监测组件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腕带,监测组件前部开有USB接口,还包括有适配机构,适配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架、滑动件和弹性适配件,监测组件前后两部下侧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左右两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件,前后相邻的滑动件之间均连接有弹性适配件。本技术通过滑动件与弹性适配件之间的配合,从而避免监测组件下侧对手腕挤压造成压痕,进而提高了佩戴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胡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永州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