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03263发布日期:2024-04-18 17:10阅读:9来源:国知局
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织用品,具体为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


背景技术:

1、针对偏瘫、长期卧床并且需要护理的老人长期铺在床上时需要使用褥子,传统的方法需要移动瘫痪的病人时,需要把移位垫放到病人身下,再将病人移位,对于护理人员来说,难度较大,为此,提出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方法需要移动瘫痪的病人时,需要把移位垫放到病人身下,再将病人移位,对于护理人员来说,难度较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包括褥子本体,所述褥子本体包括上层铺片和下层垫片,所述上层铺片的背面与所述下层垫片的正面通过魔术贴相连接,所述魔术贴的公贴和母贴分别缝接在上层铺片的背面和下层垫片的正面上,所述下层垫片背面缝接有织带,所述下层垫片两侧均设有提手。

3、作为优选,上述所述上层铺片包括全涤布层、tpu层和3d软体材料层,所述全涤布层底部与tpu层固定连接,所述tpu层底部与3d软体材料层固定连接,所述3d软体材料层底部与魔术贴的公贴缝接。

4、作为优选,上述所述下层垫片包括牛津布层和空气面料层,所述牛津布层底部与空气面料层固定连接,所述空气面料层底部与织带固定连接,所述牛津布层顶部与魔术贴的母贴缝接。

5、作为优选,上述所述魔术贴数量不少于四个。

6、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织带数量至少为四个,两个所述织带成一组,每组所述织带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提手。

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提手与织带为一体织造成型构成一个提拉部件。

8、作为优选,上述两个所述提拉部件重叠缝接于所述下层垫片的底部首尾两侧。

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上层铺片包括全涤布层、tpu层和3d软体材料层,所述tpu层固定在全涤布层内部,所述3d软体材料层固定在tpu层内部。

10、作为优选,上述所述下层垫片包括牛津布层和空气面料层,所述空气面料层固定在牛津布层内部。

11、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2、通过魔术贴将褥子上下两层连接在一起,使得上层铺片可拆卸,单独洗涤以及更换,提高使用满意度,下层垫片设有织带和提手,可承受较大重量,便于抬抱病人。



技术特征:

1.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包括褥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褥子本体包括上层铺片(1)和下层垫片(2),所述上层铺片(1)的背面与所述下层垫片(2)的正面通过魔术贴(5)相连接,所述魔术贴(5)的公贴和母贴分别缝接在上层铺片(1)的背面和下层垫片(2)的正面上,所述下层垫片(2)背面缝接有织带(3),所述下层垫片(2)两侧均设有提手(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铺片(1)包括全涤布层(6)、tpu层(7)和3d软体材料层(8),所述全涤布层(6)底部与tpu层(7)固定连接,所述tpu层(7)底部与3d软体材料层(8)固定连接,所述3d软体材料层(8)底部与魔术贴(5)的公贴缝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垫片(2)包括牛津布层(9)和空气面料层(10),所述牛津布层(9)底部与空气面料层(10)固定连接,所述空气面料层(10)底部与织带(3)固定连接,所述牛津布层(9)顶部与魔术贴(5)的母贴缝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5)数量不少于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3)数量至少为四个,两个所述织带(3)成一组,每组所述织带(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提手(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4)与织带(3)为一体织造成型构成一个提拉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提拉部件重叠缝接于所述下层垫片(2)的底部首尾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铺片(1)包括全涤布层(6)、tpu层(7)和3d软体材料层(8),所述tpu层(7)固定在全涤布层(6)内部,所述3d软体材料层(8)固定在tpu层(7)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垫片(2)包括牛津布层(9)和空气面料层(10),所述空气面料层(10)固定在牛津布层(9)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纺织用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易于翻身和搬运的褥子,包括褥子本体,褥子本体包括上层铺片和下层垫片,上层铺片的背面与下层垫片的正面通过魔术贴相连接,魔术贴的公贴和母贴分别缝接在上层铺片的背面和下层垫片的正面上,魔术贴数量不少于四个。下层垫片背面缝接有织带,织带数量至少为四个,两个织带成一组,每组织带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提手,提手与织带为一体织造成型构成一个提拉部件,上层铺片包括全涤布层、TPU层和3D软体材料层,3D软体材料层底部与魔术贴的公贴缝接,下层垫片包括牛津布层和空气面料层,牛津布层顶部与魔术贴的母贴缝接。

技术研发人员:周丹丹,曹建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真情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