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托起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12790发布日期:2024-04-30 17:22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下肢托起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肢托起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为dsa,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其特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对观察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立体图像,为各种介入治疗提供了必备条件。

2、基于上述所述,现有技术中,通过dsa手术台对病人进行外周血管介入手术前,通常需要对病人的上肢或者下肢进行消毒。现有专利cn215821488u公开一种外科护理用肢体托举装置,该托举装置设置在护理床上,在不需要使用肢体托举时,无法拆卸,竖立在床上,有可能妨碍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

3、因此,设计一款下肢托起辅助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手术床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肢托起辅助装置,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下肢托起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架和两个夹子,固定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和两个边柱,边柱的顶端分别与上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边柱的底端分别与下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夹子间隔设置在上横梁上,下横梁与手术床连接;下横梁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手术床可拆卸连接。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5、所述固定座呈u型且包括上板、下板和位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上板和下板连接,上板与下横梁连接。

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7、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座与手术床可拆卸连接,当不需要将下肢托起时,将固定架拆卸下来,利于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

8、2.本实用新型通过夹子将病人的上肢或者下肢固定在固定架上,方便医护人员对病人的上肢或者下肢进行消毒,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下肢托起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和两个夹子(2),固定架(1)包括上横梁(11)、下横梁(12)和两个边柱(13),边柱(13)的顶端分别与上横梁(11)的两端固定连接,边柱(13)的底端分别与下横梁(12)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夹子(2)间隔设置在上横梁(11)上,下横梁(12)与手术床(3)连接;下横梁(12)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座(4),固定座(4)与手术床(3)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托起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呈u型且包括上板(41)、下板(42)和位于上板(41)和下板(42)之间的弹簧(43),弹簧(43)两端分别与上板(41)和下板(42)连接,上板(41)与下横梁(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托起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41)和下板(42)之间设有固定筒(44)和活动杆(45),固定筒(44)与上板(41)固定连接,活动杆(45)一端与下板(42)固定连接,另一端可滑动插入固定筒(44)内;弹簧(43)套设于活动杆(45)上且一端与固定筒(44)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杆(4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托起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41)和下板(42)均覆盖有一层防滑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下肢托起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2)设有滑套(21),滑套(21)可滑动的套设于上横梁(11)上,滑套(21)设有螺纹孔,通过将螺栓(22)拧入螺纹孔对滑套(21)和上横梁(11)进行相对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肢托起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2)内壁覆盖有一层软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托起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柱(13)为伸缩杆。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下肢托起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架和两个夹子,固定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和两个边柱,边柱的顶端分别与上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边柱的底端分别与下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夹子间隔设置在上横梁上,下横梁与手术床连接;下横梁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手术床可拆卸连接。本技术通过固定座与手术床可拆卸连接,当不需要将下肢托起时,将固定架拆卸下来,利于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黄政文,李娜,黄洪,罗敏,李通,张景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