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自动回弹套管针,具体为自动回弹套管针。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当在救护车上对患者使用留置针注射药物时,医护人员将针芯刺入患者的血管后需手动退回针芯一端距离,由于救护车内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光线较暗,稳定性差,在医护人员手动退回针芯一段距离时容易刺破血管,不易观察留置针是否有回血,容易导致刺穿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回弹套管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自动回弹套管针,包括装置固定防滑壳体机构,装置固定防滑壳体机构内部安装针管机构,所述装置固定防滑壳体机构内部开设有空心孔洞,所述针管机构通过贯穿的方式安装装置防滑壳体机构的内部,所述针管机构底部安装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底部开设有孔洞,所述连接头底端安装注射头机构,所述注射头机构顶部安装限位滑动机构,所述限位滑动机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注射头机构通过穿插的方式安装在限位滑动机构底端。
4、优选的,所述装置固定防滑壳体机构包括管型壳体装置,所述管型壳体庄子一侧安装第一半圆管体,所述第一半圆管体一侧安装第二半圆管体,所述第一半圆管体通过合体安装在第二半圆管体一侧,所述第一半圆管体和第二半圆管体一侧表面均安装若干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底部均开设有若干孔洞,所述卡扣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半圆管体和第二半圆管体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半圆管体和第二半圆管体表面均安装若干防滑装置,有利于自动回弹套管针固定装置主体。
5、优选的,所述防滑装置包括第一组固定板,所述第一组固定板一侧安装第二组固定板,所述第一组固定板和第二组固定板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组固定板和第二组固定板通过螺栓安装在管型壳体机构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表面均安装若干防滑垫,有利于达到自动回弹套管针提高舒适度的目的。
6、优选的,所述针管机构包括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一端安装卡扣密封垫装置,所述卡扣密封垫装置外安装空心透明管体,有利于体感自动回弹套管针的防止感染的目的。
7、优选的,所述注射头机构包括针头,所述针头顶部安装注射固定装置,所述注射固定装置一端均开设有若干连接凹槽,有利于注射头机构更好的固定在自动回弹套管针底端。
8、优选的,所述限位滑动机构包括控制按钮连接杆,所述控制按钮连接杆底端安装弹簧连接杆,有利于限位滑动机构更好的推动注射头机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自动回弹套管针,通过针管机构顶部一端开合有连接凹槽穿插限位滑动机构的控制按钮连接杆和弹簧连接杆设计是实现了自动回弹套管针的使用安全,方便,快捷的目的。
11、2.该自动回弹套管针,通过装置固定防滑壳体机构的第一半圆管体和第二半圆管体表面安装卡扣装置和防滑装置以及第一组固定板和第二组固定板表面安装防滑垫的设计实现了自动回弹套管针的提高舒适度,降低手术感染风险的目的。
1.自动回弹套管针,包括装置固定防滑壳体机构(1),其特征在于:装置固定防滑壳体机构(1)内部安装针管机构(2),所述装置固定防滑壳体机构(1)内部开设有空心孔洞,所述针管机构(2)通过贯穿的方式安装装置防滑壳体机构的内部,所述针管机构(2)底部安装连接头(3),所述连接头(3)底部开设有孔洞,所述连接头(3)底端安装注射头机构(4),所述注射头机构(4)顶部安装限位滑动机构(5),所述限位滑动机构(5)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注射头机构(4)通过穿插的方式安装在限位滑动机构(5)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回弹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固定防滑壳体机构(1)包括管型壳体装置(6),所述管型壳体庄子一侧安装第一半圆管体(7),所述第一半圆管体(7)一侧安装第二半圆管体(8),所述第一半圆管体(7)通过合体安装在第二半圆管体(8)一侧,所述第一半圆管体(7)和第二半圆管体(8)一侧表面均安装若干卡扣装置(9),所述卡扣装置(9)底部均开设有若干孔洞,所述卡扣装置(9)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半圆管体(7)和第二半圆管体(8)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半圆管体(7)和第二半圆管体(8)表面均安装若干防滑装置(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回弹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机构(2)包括推动杆(14),所述推动杆(14)一端安装卡扣密封垫装置(15),所述卡扣密封垫装置(15)外安装空心透明管体(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回弹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头机构(4)包括针头(17),所述针头(17)顶部安装注射固定装置(18),所述注射固定装置(18)一端均开设有若干连接凹槽(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回弹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动机构(5)包括控制按钮连接杆(20),所述控制按钮连接杆(20)底端安装弹簧连接杆(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