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

文档序号:36524479发布日期:2023-12-29 19:5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急诊护理设备,具体为一种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急诊是指紧急情况下的治疗,在我们突发疾病、遭受意外伤害时,急诊的存在保证了我们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在急诊过程中,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的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伤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

2、目前,在急诊护理紧急包扎时,患者的肢体仅仅只是搭在桌子上,没有合理的支撑,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支撑的高度和角度,不利于快速有效的包扎。


技术实现思路

1、(一)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解决现有的支撑装置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支撑的高度和角度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板、升降组件、底座和伸缩柱,所述支撑板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伸缩柱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台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

6、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蜗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蜗轮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连杆为“l”型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所述蜗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旋钮,所述紧固螺栓上设置有夹板,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夹板转动连接,所述夹板为弧形板,所述夹板的内壁与所述蜗杆的底部侧端抵接。

7、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蜗轮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和两个所述蜗轮均位于所述蜗杆的两侧。

8、具体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杆滑动槽、第二转轴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滑动槽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侧端,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调节杆滑动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

9、具体的,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滑块、弹簧和第一旋钮,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钮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和所述弹簧均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杆滑动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10、具体的,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支撑板转动槽、第一转轴、第一调节杆滑动槽、卡槽和连接块,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转动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转轴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转动槽内。

11、具体的,所述第一调节杆滑动槽与所述卡槽均位于所述支撑台的一侧端,所述第一调节杆滑动槽为弧形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一调节杆滑动槽连通,所述第一调节杆滑动槽、所述卡槽均与所述支撑板转动槽连通,所述调节杆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杆滑动槽和所述卡槽内。

12、具体的,所述连接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连接块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台的底端,一个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一组所述连接块活动连接。

13、具体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蜗杆转动槽、夹板活动槽、螺栓孔、自锁式万向轮和固定块,所述夹板活动槽的一端与所述蜗轮转动槽垂直连通,所述夹板活动槽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栓孔连通,所述蜗杆转动设置于所述蜗杆转动槽内,所述夹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夹板活动槽内,所述紧固螺栓活动设置于所述螺栓孔内。

14、具体的,所述固定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块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且位于所述蜗杆转动槽的两侧,一个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一组所述固定块活动连接。

15、具体的,所述自锁式万向轮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端。

16、(三)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台和底座之间设置升降组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支撑台的高度,利用蜗轮和蜗杆的啮合作用,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带动支撑台上下移动,而在底座内部设置的紧固螺栓可以带动夹板挤压蜗杆的底部,从而实现支撑台的固定,避免支撑台在患者肢体的压力下向下移动,此外,支撑台上设置有支撑板,当调节杆在第一调节杆滑动槽内滑动时,调节杆可以带动支撑板转动,从而实现调节板的角度调节,当将调节杆移入到卡槽内时,弹簧可以将调节杆固定在卡槽内,从而实现支撑板的固定,所以,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和支撑板,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支撑的高度和角度,有利于快速有效的包扎。



技术特征:

1.一种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支撑板、升降组件、底座和伸缩柱,所述支撑板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伸缩柱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台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蜗轮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和两个所述蜗轮均位于所述蜗杆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杆滑动槽、第二转轴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滑动槽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侧端,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调节杆滑动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滑块、弹簧和第一旋钮,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钮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和所述弹簧均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杆滑动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支撑板转动槽、第一转轴、第一调节杆滑动槽、卡槽和连接块,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转动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转轴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转动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滑动槽与所述卡槽均位于所述支撑台的一侧端,所述第一调节杆滑动槽为弧形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一调节杆滑动槽连通,所述第一调节杆滑动槽、所述卡槽均与所述支撑板转动槽连通,所述调节杆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杆滑动槽和所述卡槽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连接块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台的底端,一个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一组所述连接块活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蜗杆转动槽、夹板活动槽、螺栓孔、自锁式万向轮和固定块,所述夹板活动槽的一端与所述蜗轮转动槽垂直连通,所述夹板活动槽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栓孔连通,所述蜗杆转动设置于所述蜗杆转动槽内,所述夹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夹板活动槽内,所述紧固螺栓活动设置于所述螺栓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块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且位于所述蜗杆转动槽的两侧,一个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一组所述固定块活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式万向轮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急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护理用紧急包扎支撑装置。本技术通过在支撑台和底座之间设置升降组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支撑台的高度,利用蜗轮和蜗杆的啮合作用带动支撑台上下移动,而在底座内部设置的紧固螺栓可以带动夹板挤压蜗杆的底部,从而实现支撑台的固定,此外,支撑台上设置有支撑板,当调节杆在第一调节杆滑动槽内滑动时,调节杆可以带动支撑板转动,从而实现调节板的角度调节,当将调节杆移入到卡槽内时,弹簧可以将调节杆固定在卡槽内,从而实现支撑板的固定,所以,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和支撑板,可以使得本技术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支撑的高度和角度,有利于快速有效的包扎。

技术研发人员:梁艳玲,谢洁凤,郑琳,叶惠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11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