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缝合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19281发布日期:2024-02-09 13:1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血管缝合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血管缝合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外科手术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血管缝合的操作,手术操作者常会使用卡雷尔血管缝合法,又名三点缝合法,每次在血管壁周上间隔120°的三点下针打结,再重复打结缝合剩余血管,直到满足合格的血管缝合密度,其采用曲线针缝合,缝合时必须垂直进针,且需要留出足够的入针边距以防止缝线过度切割血管壁,一般预留的边距为血管壁厚的2倍左右,针距需沿血管的外径均匀安排以合理分配缝合位置的缝合张力。此缝合法只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血管外膜残留在血管腔内,防止形成新的血栓。

2、使用上述方法缝合血管,对于普通的手术操作者来说,操作要求极为严苛,手术强度大,需要有较高的操作技巧和经验,十分考验手术操作者耐力与心态。此外,血管吻合术的训练成本较高,若非长时间的深耕于此项,训练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无法保证临床有足够的手术操作者均能满足此技术要求,这也就使得血管缝合操作的效果不可控。

3、目前的缝合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缝合时的系紧力过大,造成血管容易被缝线切割的风险;同时,血管缝合的入针边距过大,外翻血管较长,因此容易造成血管外翻过多引发撕裂,不但增加了血栓发生的风险,而且血管的撕裂若未被发现,血管的缝合失效会直接导致手术的失败;手术操作者无法保证能够均匀的下针缝合,易导致因针距不均匀产生的缝合不良、泄漏等风险;缝合效率低,如果缝合的时间过长,血管存在坏死的风险;再者,曲线针需要操作的空间较大,完成手术会造成较大的创口,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而且曲线针操作难度较大,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功底。

4、因此,亟需一种血管缝合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缝合辅助装置,使用此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可降低血管被缝线切割的风险,减小血管的入针边距,降低血栓发生的风险;能保证血管缝合的针距均匀,缝合效果良好且稳定;能使用普通的直线针进行缝合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愈后效果更佳,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此血管缝合辅助装置便于上手操作,降低对于手术操作者的技术要求。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包括:

4、法兰件,所述法兰件包括轮辋部、轮辐部和内圈部,所述轮辐部连接所述轮辋部和所述内圈部,所述轮辋部、所述轮辐部和所述内圈部同轴设置,所述内圈部中空设置;所述轮辐部上设置有穿针孔,所述穿针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穿针孔沿所述轮辐部的周向间隔预设距离设置。

5、作为血管缝合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轮辋部设置有系线槽,所述系线槽设置有多个,所述系线槽与所述穿针孔一一对应设置。

6、作为血管缝合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轮辐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穿针孔开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底。

7、作为血管缝合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圈部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与所述轮辋部同轴设置,且所述导向管沿所述法兰件的轴线方向凸出于所述轮辋部设置,所述导向管被配置为能撑开血管,所述导向管的外径大于待缝合血管的内径。

8、作为血管缝合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管的端部设置有导向角,所述导向角朝着所述法兰件的轴线方向倾斜。

9、作为血管缝合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圈部设置有两个所述导向管,两个所述导向管分别设于所述轮辋部的两端,两个所述导向管被配置为能分别套设直径不同的两种血管。

10、作为血管缝合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法兰件,分别为第一法兰件和第二法兰件;所述第一法兰件和所述第二法兰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法兰件的所述轮辐部上设置有第一挂接部和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二法兰件的所述轮辐部上设置有第二挂接部和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挂接部能选择性地置于所述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挂接部能选择性地置于所述第一配合孔。

11、作为血管缝合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法兰件的所述轮辐部和所述第二法兰件的所述轮辐部的另一端面上均设置有第二环形槽,两个所述第二环形槽相对设置,所述穿针孔开设于所述第二环形槽的槽底。

12、作为血管缝合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血管缝合辅助装置还包括夹固件,所述夹固件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能共同夹持所述轮辋部的外周,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的夹持面上均开设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能与所述轮辋部的外周卡合。

13、作为血管缝合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法兰件的材料为可降解材料。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所提供的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包括法兰件,法兰件具有同轴设置的轮辋部、轮辐部和内圈部三部分。其中,内圈部中空设置,与血管配合设置,轮辐部连接轮辋部和内圈部,在轮辐部上有多个沿轮辐部的周向间隔预设距离均匀设置的穿针孔,通过将血管壁外翻并贴附于轮辐部,可以使用直线针通过预设好的穿针孔进行缝合操作,不仅有效降低了手术难度,还能够保证血管缝合的针距均匀,缝合效果良好且稳定。

16、缝线穿过血管壁同时绕系在法兰件上,大大降低了血管由于系紧力过大而产生血管被缝线切割的风险,进而可以适当地减小血管的入针边距,避免外翻血管过多引发撕裂,能够降低血栓发生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17、使用此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具有更佳的愈后效果,能够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并且此血管缝合辅助装置便于上手操作,减少术中操作困难,有效降低了对于手术操作者的技术要求。



技术特征:

1.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部(101)设置有系线槽(1011),所述系线槽(1011)设置有多个,所述系线槽(1011)与所述穿针孔(1021)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022),所述穿针孔(1021)开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1022)的槽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部设置有导向管(1031),所述导向管(1031)与所述轮辋部(101)同轴设置,且所述导向管(1031)沿所述法兰件(100)的轴线方向凸出于所述轮辋部(101)设置,所述导向管(1031)被配置为能撑开血管,所述导向管(1031)的外径大于待缝合血管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1031)的端部设置有导向角(10311),所述导向角(10311)朝着所述法兰件(100)的轴线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部设置有两个所述导向管(1031),两个所述导向管(1031)分别设于所述轮辋部(101)的两端,两个所述导向管(1031)被配置为能分别套设直径不同的两种血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法兰件(100),分别为第一法兰件(110)和第二法兰件(120);所述第一法兰件(110)和所述第二法兰件(12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法兰件(110)的所述轮辐部上设置有第一挂接部(111)和第一配合孔(112),所述第二法兰件(120)的所述轮辐部上设置有第二挂接部(121)和第二配合孔(122),所述第一挂接部(111)能选择性地置于所述第二配合孔(122),所述第二挂接部(121)能选择性地置于所述第一配合孔(1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件(110)的所述轮辐部和所述第二法兰件(120)的所述轮辐部的另一端面上均设置有第二环形槽(1023),两个所述第二环形槽(1023)相对设置,所述穿针孔(1021)开设于所述第二环形槽(1023)的槽底。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缝合辅助装置还包括夹固件(200),所述夹固件(200)包括第一夹爪(210)和第二夹爪(220),所述第一夹爪(210)和所述第二夹爪(22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爪(210)和所述第二夹爪(220)能共同夹持所述轮辋部(101)的外周,所述第一夹爪(210)和所述第二夹爪(220)的夹持面上均开设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能与所述轮辋部(101)的外周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件(100)的材料为可降解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血管缝合辅助装置,包括法兰件。法兰件具有同轴设置的轮辋部、轮辐部和内圈部。内圈部中空设置,能与血管配合。轮辐部连接轮辋部和内圈部,轮辐部有多个沿周向均匀设置的穿针孔,血管壁外翻并贴附于轮辐部,使用直线针穿过血管壁和穿针孔的同时将缝线绕系在法兰件上,可降低血管被缝线切割的风险,可减小血管的入针边距,可降低血栓风险;血管缝合的针距均匀,缝合效果良好且稳定;此血管缝合辅助装置便于上手操作,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愈后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降低对手术操作者的技术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娜,高慧,张忠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泓欣科创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