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来源的外膜囊泡在作为诱导细胞空泡化的制剂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7595767发布日期:2024-04-18 12:32阅读:6来源:国知局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来源的外膜囊泡在作为诱导细胞空泡化的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具体涉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来源的外膜囊泡在作为诱导细胞空泡化的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细菌外膜囊泡主要是指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其功能涉及生物活性分子的输出、dna转移、向宿主细胞传递毒力因子和毒素、发挥免疫刺激和免疫调节作用等方面,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进入宿主细胞,包括与宿主细胞膜融合或者直接进入,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疫苗载体。

2、现有的细菌外膜囊泡应用主要集中在将其作为新型的递呈载体,携带不同的药物到达靶点位置。目前还未有关于细菌外膜囊泡具有诱导细胞死亡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来源的外膜囊泡在作为诱导细胞空泡化的制剂中的应用,所述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来源的外膜囊泡能引起巨噬细胞、肿瘤细胞发生细胞质空泡化死亡,有制备诱导巨噬细胞、肿瘤细胞产生空泡化死亡制剂的潜能。

2、本发明提供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来源的外膜囊泡在作为诱导细胞空泡化的制剂中的应用。

3、优选的,所述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或癌症细胞。

4、优选的,所述癌症细胞包括以下癌症来源的细胞: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脑肿瘤和胰腺癌。

5、优选的,所述细胞空泡化包括细胞质空泡化。

6、本发明提供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来源的外膜囊泡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癌症疫苗或药物中的应用。

7、优选的,所述癌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脑肿瘤和胰腺癌。

8、优选的,所述药物或疫苗通过诱导细胞空泡化从而促进癌症细胞的死亡。

9、优选的,所述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包括bergeyella cardium。

10、优选的,所述bergeyella cardium来源的外膜囊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从bergeyella cardium的培养液中去除菌体和水分,收集外膜囊泡。

12、优选的,所述bergeyella cardium的培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bergeyella cardium克隆在bactectm厌氧培养基上培养,在180~220rpm、36~38℃下振荡培养14~18h;

13、所述去除菌体的方法,将所述培养液在2800~3200rpm下离心20~30min,收集上清,将所述上清进行膜过滤,收集液相;

14、去除水分的方法为将所述液相在3~5℃、离心力38000~42000g下超速离心1.5~2.5h,收集沉淀。

15、本发明提供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来源的外膜囊泡在作为诱导细胞空泡化的制剂中的应用。实验表明,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来源的外膜囊泡诱导小鼠原代巨噬细胞bmdm细胞、人源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细胞、人宫颈癌细胞hela发生细胞质空泡化,并显著提高细胞的死亡率。因此本发明提出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所分泌的外膜囊泡能引起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发生细胞质空泡化死亡,有制备诱导巨噬细胞、肿瘤细胞产生空泡化死亡制剂的潜能,还可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疾病的疫苗。



技术特征:

1.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来源的外膜囊泡在作为诱导细胞空泡化的制剂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或癌症细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癌症细胞包括以下癌症来源的细胞: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脑肿瘤和胰腺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空泡化包括细胞质空泡化。

5.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来源的外膜囊泡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癌症疫苗或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癌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脑肿瘤和胰腺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或疫苗通过诱导细胞空泡化从而促进癌症细胞的死亡。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包括bergeyella cardiu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bergeyella cardium来源的外膜囊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bergeyella cardium的培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bergeyella cardium克隆在bactectm厌氧培养基上培养,在180~220rpm、36~38℃下振荡培养14~18h;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来源的外膜囊泡在作为诱导细胞空泡化的制剂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心内膜炎病原菌(Bergeyella cardium)所分泌的外膜囊泡能够诱导巨噬细胞、肿瘤细胞发生细胞质空泡化死亡,因此可以用于制备细胞空泡化死亡制剂,在治疗肿瘤疾病中也具有潜在的制药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齐晓朋,毛如迪,徐涛,于欣然,黄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