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物检测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15459发布日期:2024-03-05 15:0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分析物检测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析物检测器件。


背景技术:

1、正常人身体中的胰腺可自动监测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并自动分泌所需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而糖尿病患者胰腺的功能出现异常状况,无法正常分泌人体所需胰岛素。因此糖尿病是人体胰腺功能出现异常而导致的代谢类疾病,糖尿病为终身疾病。目前医疗技术尚无法根治糖尿病,只能通过稳定血糖来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2、糖尿病患者在向体内注射胰岛素之前需要检测血糖。目前多数的检测手段可以对血糖连续检测,并将血糖数据实时发送至远程设备,便于用户查看,这种检测方法称为连续葡萄糖检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法。该方法需要检测器件贴在皮肤表面,将其携带的传感器探头刺入皮下的组织液完成检测。

3、现有分析物检测器件的电连接结构件容易被外界脏污污染,影响检测信号稳定性。

4、因此,现有技术亟需一种检测信号稳定的分析物检测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析物检测器件,传感器平铺在底壳上,发射器与底壳可释放连接,用户将一次性使用的底壳安装到皮肤表面后,再将可重复使用的发射器装配到底壳上,即可组成完整的分析物检测器件,传感器通过导电胶条与发射器建立电连接,导电胶条具有多个结构面,未建立电连接的结构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绝缘材料覆盖,可以避免被外界脏污污染,防止未建立电连接的结构面短路而影响检测信号稳定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物检测器件,包括:可弯曲的柔性底壳;发射器,包括第一电连接区;电池,用于为分析物检测器件提供电能;安装至底壳上的传感器和导电胶条,传感器包括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体外部分相对于体内部分弯折,体外部分平铺在底壳上,体内部分用于刺入皮下检测体液分析物参数信息;和胶布,用于将所述底壳粘贴在皮肤表面;其中,导电胶条为具有结构面的立体结构,包括间隔分布的导电区和绝缘区,当发射器装配于底壳上时,体外部分通过导电胶条的至少一个结构面上的导电区与第一电连接区建立电连接,并且至少一部分未建立电连接的导电区被覆盖有绝缘材料。

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绝缘材料在相邻导电区上连续分布。

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绝缘材料在相邻导电区上间隔分布。

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绝缘材料通过粘贴或者涂覆的方式覆盖在导电胶条上。

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绝缘材料为橡胶、硅胶、聚乙烯、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绝缘漆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绝缘材料的厚度为1~1000um。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导电胶条为长方体结构。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一电连接区和体外部分分别与导电胶条相邻或相对结构面上的导电区建立电连接。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导电胶条的至少一个未建立电连接的结构面被覆盖有绝缘材料。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底壳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合部,发射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合部,发射器装配于底壳上时,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合。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底壳弯曲失效时,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解耦。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底壳包括折痕槽,底壳沿折痕槽失效。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折痕槽包括直线部和弯曲部。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弯曲部分布于直线部的两端。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一卡合部分布在底壳的弧面侧壁上。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底壳包括电池腔,电池设置于电池腔内。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电池腔包括腔壳,腔壳用于作为电池的外壳。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电池腔包括可分离的腔盖。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辅助安装器,辅助安装器用于将底壳安装至皮肤表面并将体内部分刺入皮下。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安装前,底壳与辅助安装器可释放连接,底壳与辅助安装器的中心轴线不重合。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优点:

23、本发明公开的分析物检测器件中,传感器平铺在底壳上,发射器与底壳可释放连接,用户将一次性使用的底壳安装到皮肤表面后,再将可重复使用的发射器装配到底壳上,即可组成完整的分析物检测器件,传感器通过导电胶条与发射器建立电连接,导电胶条具有多个结构面,未建立电连接的结构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绝缘材料覆盖,可以避免未建立电连接的结构面被铁屑等易导电性脏污污染,防止短路而影响检测信号稳定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24、进一步的,传感器体外部分与发射器电连接区在导电胶条的相邻面上电连接,即传感器体外部分与导电胶条的侧边电连接,可以降低传感器体外部分和导电胶条的整体厚度,并进一步的,降低了分析物检测器件的整体厚度,有利于检测器件的小型化设计。

25、进一步的,体外部分平铺在底壳上,不再需要额外的基座来固定传感器,减少了检测器件的结构件数量,提高了装配集成度,有利于检测器件的小型化设计,在安装检测器件时,省去了将传感器安装至底壳上的过程,简化了安装步骤,便于用户使用。

26、进一步的,底壳上的折痕槽包括直线部和弯曲部,直线部和弯曲部折痕槽的组合可以使底壳能够弯曲失效的同时还能保持一定的强度,防止用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因运动等活动导致底壳弯曲而产生非正常的失效,这样可能导致发射器提前脱离与底壳的连接,影响用户使用。

27、进一步的,电池腔的腔壳用于作为电池的外壳,即电池腔本身作为电池主体,无需再将一次性电池或者可充电电池装配到电池腔中,一方面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另一方面,由于不再需要电池的外壳,电池腔内可以设置更多的电解液,提高了电池腔的储能,延长了检测器件的使用寿命;再一方面,如果电解液提供的储能能够满足检测器件的使用寿命,还能减小电池腔的体积,有利于检测器件的小型化设计。

28、进一步的,电池腔还可以包括可分离的腔盖,用于密封电池腔内的电池,在生产工艺流程中,便于将独立的电池装配至电池腔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在相邻所述导电区上连续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在相邻所述导电区上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通过粘贴或者涂覆的方式覆盖在所述导电胶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为橡胶、硅胶、聚乙烯、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绝缘漆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的厚度为1~1000u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条为长方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区和所述体外部分分别与所述导电胶条相邻或相对结构面上的所述导电区建立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条的至少一个未建立电连接的所述结构面被覆盖有所述绝缘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合部,所述发射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合部,所述发射器装配于所述底壳上时,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底壳弯曲失效时,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解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折痕槽,所述底壳沿所述折痕槽失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痕槽包括直线部和弯曲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分布于所述直线部的两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分布在所述底壳的弧面侧壁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电池腔,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腔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腔包括腔壳,所述腔壳用于作为所述电池的腔壳。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腔包括可分离的腔盖。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安装器,所述辅助安装器用于将所述底壳安装至皮肤表面并将所述体内部分刺入皮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分析物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在安装前,所述底壳与所述辅助安装器可释放连接,所述底壳与所述辅助安装器的中心轴线重合或者不重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物检测器件,传感器平铺在底壳上,发射器与底壳可释放连接,用户将一次性使用的底壳安装到皮肤表面后,再将可重复使用的发射器装配到底壳上,即可组成完整的分析物检测器件,传感器通过导电胶条与发射器建立电连接,导电胶条具有多个结构面,未建立电连接的结构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绝缘材料覆盖,可以避免被外界脏污污染,防止未建立电连接的结构面短路而影响检测信号稳定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杨翠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移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