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0334发布日期:2024-04-01 14:3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颈部矫形器,具体为一种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


背景技术:

1、颈部烧伤是指颈部区域受到热源、化学物质或电流等因素导致的烧伤伤害,颈部烧伤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疼痛、红肿、水泡、糜烂和溃疡等症状,颈部为身体暴露部位,易引起烧伤,其皮肤较薄弱,组织弹性好,烧伤后易引起外观畸形及功能障碍,轻者直接影响外貌及头、颈部功能活动,重者可引起广泛颏颈胸粘连,因此需要使用颈部矫形器对颈部进行限制矫形。

2、颈部烧伤矫形器是一种用于治疗颈部烧伤的医疗设备,它通常由一个固定在颈部或者肩部的支架和可调节的带子组成,颈部烧伤矫形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适度的牵拉来稳定颈部结构,维持颈部肌肉的正常张力,并减轻颈部烧伤引起的疼痛、瘙痒、瘢痕的向心性增生,帮助恢复颈部的正常姿势,并减轻颈部烧伤引起的各种不适,它能够限制颈部前屈的运动范围,促进伤口的愈合。

3、现有技术中矫形器在佩戴后,虽然能够限制颈部前屈运动,但是同时限制了颈部的左右侧屈运动,导致患者在佩戴现有的矫形器后,颈部难以做出左右侧屈的动作,从而在佩戴后整体使用体验感较差,影响了颈部的其他方向的自由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矫形器同时限制了颈部的横向摆动的动作,导致患者在佩戴现有的矫形器后,颈部难以做出横向摆动的动作,从而在佩戴后整体使用便捷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包括肩托,所述肩托一端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开合连接架,所述肩托上方设置有托架,且两组开合连接架之间内部皆固定有磁块;

3、所述肩托和托架之间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底部和肩托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肩托和托架之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连接机构,所述支撑机构顶部外侧活动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顶部固定有球轴,所述托架底部中间位置处固定有与球轴相配合的连接筒,所述伸缩杆外侧固定有转动环;

4、所述活动连接机构包括活动连接杆、第一活动球、第一活动筒、第二活动球以及第二活动筒,所述第一活动球和第二活动球分别固定在活动连接杆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托架底部两侧皆固定有与第一活动球相配合的第一活动筒,两组所述开合连接架顶部皆固定有与第二活动球相配合的第二活动筒;

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机构为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固定块、第一配合筒以及第一万向球,所述固定块固定在肩托一端,且第一配合筒固定在固定块顶部,第一支撑杆顶部延伸至伸缩杆内部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底部固定有位于第一配合筒内部的第一万向球。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肩托和托架之间为三点式连接,其中肩托和托架之间中间位置处通过支撑机构进行支撑连接,且肩托和托架之间两侧通过两组活动连接机构进行连接,其中在支撑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对下颚进行支撑限制,同时手动对转动环进行转动,进而可以使伸缩杆相对支撑杆进行伸出,进而可以调节托架的抬升高度,从而可以起到对不同程度的颈部烧伤进行前屈限制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支撑机构以及两组活动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和肩托、托架之间为活动连接,进而在不影响整体限制前屈的作用下,患者佩戴后不会影响其颈部横向摆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整体的使用便捷性。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括支撑机构为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杆、进气筒、风扇、第二配合筒以及第二万向球,所述进气筒固定在肩托一端,所述第二配合筒固定在进气筒顶部,其中第二支撑杆底部固定有与第二配合筒活动连接的第二万向球,且第二支撑杆顶端和伸缩杆之间为螺纹连接;

8、进一步的说,第二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一连通腔、第二连通腔、气流腔以及喷气孔,所述第一连通腔、第二连通腔、气流腔分别开设在第二配合筒、第二万向球、第二支撑杆内部,所述喷气孔开设在第二支撑杆内端面,且第一连通腔、第二连通腔、气流腔相互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在第一连通腔、第二连通腔、气流腔相互连通的前提下,不会影响第一万向球在第一配合筒内部的转动作用。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还包括进风网板和过滤板,所述进风网板位于进气筒一端,所述过滤板位于进风网板内部,其中进风网板能够对空气中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其中过滤板能够对空气中小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使吹向患者前颈处的空气更加洁净,第二支撑机构还包括控制电路板和按钮,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肩托内部,且控制电路板和风扇内部外转子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进气筒底部设置有按钮,且按钮起到对风扇的启动控制作用,所述肩托顶部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电池模块。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控制电路板能够对风扇以及外转子电机起到控制的作用,其中电池模块起到对风扇和控制电路板供电作用。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开合连接架末端皆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肩托和两组连接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转轴外侧设置有扭簧,且扭簧两端分别和肩托、开合连接架固定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当对两组开合连接架进行打开时,由于扭簧在安装时处于压缩安装,且对开合连接架打开时,此时扭簧被再次压缩,当两组开合连接架闭合后,在扭簧的作用下,使两组开合连接架连接更加紧密,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活动连接杆一端皆固定有连接架,且两组连接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束带。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连接束带能够对患者脖子后颈进行进一步束缚固定。

16、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的肩托和托架之间为三点式连接,其中肩托和托架之间中间位置处通过支撑机构进行支撑连接,且肩托和托架之间两侧通过两组活动连接机构进行连接,其中在支撑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对下颚进行支撑限制,同时手动对转动环进行转动,进而可以使伸缩杆相对支撑杆进行伸出,进而可以调节托架的抬升高度,从而可以起到对不同程度的颈部烧伤进行前屈限制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支撑机构以及两组活动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和肩托、托架之间为活动连接,进而在不影响整体限制前屈的作用下,患者佩戴后不会影响其颈部横向摆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整体的使用便捷性;

18、2、本发明的支撑机构可以采用第二支撑机构,在进气筒内部安装有风扇,进而患者在佩戴时,风扇可以通过进风网板吸收外界空气,然后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连通腔、第二连通腔进入第二支撑杆内部的气流腔,由于第二支撑杆内侧均匀开设有多组喷气孔,进入气流经过多组喷气孔吹向颈部烧伤位置处,尤其患者在炎热天气佩戴本产品时,气流能够有效的对患者颈部烧伤部位进行散热,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在炎热天气佩戴的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包括肩托(1),其特征在于:所述肩托(1)一端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开合连接架(7),所述肩托(1)上方设置有托架(2),且两组开合连接架(7)之间内部皆固定有磁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为第一支撑机构(4),所述第一支撑机构(4)包括第一支撑杆(401)、固定块(402)、第一配合筒(403)以及第一万向球(404),所述固定块(402)固定在肩托(1)一端,且第一配合筒(403)固定在固定块(402)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401)顶部延伸至伸缩杆(15)内部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01)底部固定有位于第一配合筒(403)内部的第一万向球(4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为第二支撑机构(5),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包括第二支撑杆(501)、进气筒(502)、风扇(503)、第二配合筒(505)以及第二万向球(506),所述进气筒(502)固定在肩托(1)一端,所述第二配合筒(505)固定在进气筒(502)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501)底部固定有与第二配合筒(505)活动连接的第二万向球(506),且第二支撑杆(501)顶端和伸缩杆(15)之间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还包括第一连通腔(507)、第二连通腔(508)、气流腔(509)以及喷气孔(510),所述第一连通腔(507)、第二连通腔(508)、气流腔(509)分别开设在第二配合筒(505)、第二万向球(506)、第二支撑杆(501)内部,所述喷气孔(510)开设在第二支撑杆(501)内端面,且第一连通腔(507)、第二连通腔(508)、气流腔(509)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还包括进风网板(504)和过滤板(512),所述进风网板(504)位于进气筒(502)一端,所述过滤板(512)位于进风网板(504)内部,且过滤板(512)起到对空气过滤的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还包括控制电路板(511)和按钮(513),所述控制电路板(511)位于肩托(1)内部,且控制电路板(511)和风扇(503)内部外转子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进气筒(502)底部设置有按钮(513),且按钮(513)起到对风扇(503)的启动控制作用,所述肩托(1)顶部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电池模块(14),且电池模块(14)起到对风扇(503)和控制电路板(511)供电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开合连接架(7)末端皆固定有连接板(8),所述肩托(1)和两组连接板(8)之间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且转轴(9)外侧设置有扭簧(10),且扭簧(10)两端分别和肩托(1)、开合连接架(7)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活动连接杆(601)一端皆固定有连接架(12),且两组连接架(12)之间设置有连接束带(1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颈部前屈限制性矫形器,涉及颈部矫形器技术领域,包括肩托,所述肩托一端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开合连接架,所述肩托上方设置有托架,所述肩托和托架之间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机构。本发明肩托和托架之间两侧通过两组活动连接机构进行连接,其中在支撑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对下颚进行支撑限制,同时手动对转动环进行转动,进而可以使伸缩杆相对支撑杆进行伸出,从而可以起到对不同程度的颈部烧伤进行前屈限制作用,由于支撑机构以及两组活动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和肩托、托架之间为活动连接,进而在不影响整体限制前屈的作用下,患者佩戴后不会影响其颈部横向摆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整体的使用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艳霞,袁堂坤,谢润彪,王静,邹波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