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活性肽在制备用于预防颅内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7678861发布日期:2024-04-18 20:5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活性肽在制备用于预防颅内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颅内动脉瘤疾病药物制备领域,尤其涉及生物活性肽在制备用于预防颅内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是颅内动脉由于先天或后天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局部血管壁结构破坏而形成的血管异常膨出,好发于40-60岁人群,全球发病率约为3.2%,我国发病率约为7%。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因素,病死率高达50%,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两种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ia的破裂风险,但最大的缺点是手术后出现动脉瘤复发。同时手术过程中又可能导致血管痉挛、血管破裂、血管夹层、血栓形成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除了手术治疗外,临床亟需有效的药物可被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

2、颅内动脉瘤的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血管壁进行性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死亡丢失和细胞外基质破坏。人ia组织的转录组测序和小鼠ia组织的单细胞测序结果表明,动脉瘤壁上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存在广泛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大量的活性氧(ros)产生,其与细胞凋亡通路的激活和弹性纤维的降解密切相关。以上证据提示,ros可能在颅内动脉瘤发生和破裂中的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3、鸢尾素(irisin)是由膜蛋白纤连蛋白iii型结构域蛋白5(fibronectin type-iii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5,fndc5)的c末端经蛋白酶切割后产生的、由11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种生物活性肽。最初学者发现运动后肌肉细胞表达膜蛋白fndc5增加,裂解后释放鸢尾素入血,鸢尾素可上调线粒体外膜上的ucp1蛋白,增加能量消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在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中显现出良好的疗效。鸢尾素还可以通过抑制ros/p38/mapk/nf-κb、ampk-enos等信号通路,改善血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鸢尾素还可以激活dnaj/hsp40系统,延缓主动脉血管衰老,发挥血管保护作用。鉴于鸢尾素在调控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鸢尾素对颅内动脉瘤的影响目前尚无研究,本发明为防治颅内动脉瘤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以上现有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肽在制备用于预防颅内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颅内动脉瘤疾病药物制备领域。

2、本发明提供了生物活性肽在制备用于预防颅内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

3、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活性肽为鸢尾素,是由膜蛋白纤连蛋白iii型结构域蛋白5的c末端经蛋白酶切割后产生的、由11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证明了鸢尾素治疗对小鼠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和破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显著改善血管壁上的弹性纤维降解及细胞凋亡,同时可抑制血管壁上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在制备用于预防颅内动脉瘤药物的研发及生产中,该用途发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为防治颅内动脉瘤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活性肽在制备用于预防颅内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在制备用于预防颅内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活性肽为鸢尾素,是由膜蛋白纤连蛋白iii型结构域蛋白5的c末端经蛋白酶切割后产生的、由11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肽在制备用于预防颅内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颅内动脉瘤疾病药物制备领域。本发明证明了鸢尾素治疗对小鼠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和破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显著改善血管壁上的弹性纤维降解及细胞凋亡,同时可抑制血管壁上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在制备用于预防颅内动脉瘤药物的研发及生产中,该用途发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为防治颅内动脉瘤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燕,段传志,李西锋,张炘,苏世星,刘彦超,李然,刘文超,程雯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