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949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用电灸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疾病的装置。特别是用于电灸的医疗装置。
艾灸和针灸是祖国医学中的两颗灿烂明珠,长期以来一直被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有效地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解放以来,针灸这门古老的医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诸如针刺麻醉等世界瞩目的成就。然而,与针灸一样有着悠久历史的艾灸医术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反而接受艾灸治疗的人却越来越少。是艾灸的疗效差吗?不!临床实践证明艾灸不论对急性病,还是慢性病都有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对痹症(风湿病)、痔疮等疗效更为显著。但传统艾灸有治疗麻烦的缺点。如传统的艾灸施炙时,在穴位的皮肤上方撒一层盐粒再铺上一层生姜片,艾绒放在生姜片上,然后点燃艾绒。燃艾产生的热量通过生姜片,盐粒、皮肤传导到穴位;燃艾产生的热量使艾绒和生姜中所含的祛寒及其它物质通过皮肤渗入人体,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这里生妻片用于传导燃艾的热量,在温度很高时又起缓和作用;盐粒主要用于调节热量,以不致过于集中。这种传统的艾灸要消耗很多艾绒,施灸一次一个小时要燃7~8次艾,燃艾时产生的烟雾又严重污染空气。并且施灸时因要多次调换艾绒以及艾绒燃艾时燃点位置的高低使施加在穴位上的温度处于不恒定状态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疗效。由于燃艾是在穴位的皮肤上,施灸时人一动也不能动,否则就会掉落下来烧伤皮肤,燃坏衣服,所以施灸全仗他人的帮助。
由于上述原因,特别是施灸时人一动也不能动,使接受艾灸的人就越来越少,严重地影响了艾灸的发展。现在市场上虽然有远红外线针灸仪及短波、激波、激光等仿艾灸的设备供应,但这些设备都带有大小不等的控制箱,不仅价格昂贵,携带不便,一般家庭不敢问津、而且其治疗机理不同于艾灸,疗效也不一样,无法取代艾灸。所以,社会非常需要一种简便,又能保持艾灸特点的医疗器械。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发挥传统艾灸特点的电灸器械。它不光具有传统艾灸的疗效而且克服了传统艾灸中的不足之处,疗效更好,使用安全、方便、使人们更乐于接受和普及。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完成的。在一个向下开口的外壳内设置有一个其上面和周面被隔热层包裹的但其下表面裸露的发热体;发热体裸露的下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及外壳的开口端面间形成一个空间。这空间用于放置生姜片和艾绒,发热体发出的热量通过生姜片和艾绒传给穴位并使生姜片和艾绒中所含的祛寒物质渗入体内。
附图是体现本发明原理的电灸器的一个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如附图所示的电灸器由一个外壳(1),隔热体(2),电热芯(3),隔热垫片(4)和环状盖圈(5)构成。外壳(1)和环状盖圈(6)是一塑料制件;隔热体(2)和隔热垫片(4)用石棉压制而成;电热芯(3)是一常用的绝缘电热片。隔热体(2)的外径略小于或相当于外壳(1)的内径;在隔热体(2)和外壳(1)上分别都开设有一电源线引出孔。电热芯(3)呈薄圆柱形状,其直径略小于或相当于隔热体(2)的内径。隔热垫片(4)的外径与隔热体(2)的外径相同,内径小于电热芯(3)的直径。外壳(1)下端开口处的内表面上设并有螺纹、用于与环状盖圈(5)的螺纹连接。隔热体(2),电热芯(3),隔热垫片(4)如附图所示依次装入外壳(1)内,将电热芯(3)的电源线(6)通过隔热体(2)和外壳(1)的电源线引出孔引出后,拧入环状盖圈(5)使之固定。
采用本发明的电灸器施灸时,将艾绒放入纱布包中,然后将包有艾绒的纱布包放在穴位上,再垫上生姜片,扣上电灸器后,用绷带将电灸器固定在穴位上方,接通电源。本实施例中由于电热芯是用电热片制成,故接通电源3-5分钟后,电热芯发出的温度便达200℃,以后便一直保持200℃的恒热。该热量通过生姜片和艾绒传给穴位,并使艾绒和生姜片所含的祛寒及其它物质渗入体内。由于电灸器发出的是恒热,其热量通过生姜片传导给艾绒、并使艾绒的温度恒保持在艾绒的燃点以下,这样不仅消除了传统施灸时燃艾产生的烟雾、减少了艾绒的消耗(每包艾绒可重复使用十次,并且由于姜汁的浸入使疗效更佳),由于温度恒定,比较起传统施灸时作用于穴位的温度时常变化来讲,其疗效更加显著。采用本发明的电灸器来施灸的最大优点是能用绷带将电灸器固定在穴位上无须担心燃艾掉下来烧伤皮肤和燃坏衣服,使病人从传统艾灸时一动也不能动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从而使病人更乐于接受。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传统艾灸能治疗的疾病都可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灸器来治疗,而且效果更为显著,例如很难于治愈的痼疾--痔疮、脱肛只要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灸器在“关元”穴位施灸一个月就能做到基本好转。
本发明不仅保持了艾灸的特点,还具有制造方便,价格便宜的优点,所以易于被一般家庭采用。由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电灸器的发明也可以以其它方式表示,但这种改进的方式都应被包括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
书中所给出的发明原理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灸器的医疗器械,其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一个向下开口的外壳内设置有一个其上面和周面被隔热层包裹的但其下表面裸露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裸露的下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及所述外壳的所述开口端面间形成一个空间。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电灸的医疗器械,其中所述向下开口的外壳上开设有一个电源线引出孔;所述隔热层由一个开设有电源线引出孔的隔热体和隔热垫片构成。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电灸的医疗器械,其中所述发热体是一绝缘的电热片。
4.如权利要求
2或3所述的用于电灸的医疗器械,其中所述隔热体、电热片、隔热垫片依次装入外壳内,并将电热片的电源线从隔热体和外壳的电源线引出孔引出,装入一环状盖圆使之固定。
5.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用于电灸的医疗器械,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环状盖圆由塑料制成;所述隔热体和隔热层由石棉制成。
6.如权利要求
5中所述的用于电灸的医疗器械,其中所述外壳和环状盖圈是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疾病用的装置,特别是用于电灸的医疗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所有能采用传统艾灸治疗的病例,其效果比传统艾灸好,使用更安全方便并且价格便宜,能被一般的家庭所接受。本实用新型由一个外壳,电热芯,隔热体等构成,具有制造方便,装配容易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F7/00GK85202774SQ85202774
公开日1986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1985年7月2日
发明者陈子诚 申请人:陈子诚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