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484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化合物,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系列对细胞和生物有着广泛作用的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是一系列具有广泛的长期生物学效应的化合物。有关几种这些生物学性的背景材料在以下给出。
免疫刺激化合物免疫系统是高度复杂的细胞和组织系统,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细胞共同作用。组成免疫系统的体系统分别属于造血系统,网状内皮系统或吞噬系统和淋巴系统。
造血系统位于骨髓中,负责提供各种免疫系统的副卫细胞和前体。网状内皮系统由负责摧毁或中和可能进入体内的外来物质的吞噬细胞组成。淋巴系统由淋巴细胞组成,并且负责全面调节免疫系统和产生抗体。
淋巴系统的组织一般分为中央组织和外周组织。哺乳类的两个中央淋巴组织是骨髓和胸腺。另外,家禽具有第三个中央淋巴器官,即腔上囊,它对产生免疫蛋白的细胞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据认为,哺乳类在肠道上有腔上囊的等同物。淋巴结,脾,扁桃体,肠道淋巴组织(派伊尔氏淋巴集结)和其他淋巴细胞的集结组成外周淋巴组织。
在哺乳类,如果从单个组织来考虑,骨髓是体内最大的组织。成年人骨髓总重量的平均值约为3千克。骨髓充满几乎所用骨头的中央髓部。骨髓有三种组织维管组织,脂肪组织和进行造血及形成细胞的组织。维管组织是循环系统,它给生长着的细胞供应养分和从其中排出废物。造血组织负责形成血红细胞,血小板,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前体。脂肪组织由脂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对骨髓的功能没有什么作用。
另外的中央淋巴组织是胸腺;它是位于心脏上方的前胸腔中的两叶片器官。在其他种类中,胸腺可以是沿颈部和胸部分布的几个小叶。
胚胎学上,胸腺发生于第三和第四鳃囊。人的胸腺是在出生时就已发育完全的器管,其重量为15至20克。到青春期时重40克,此后,它就萎缩或退化,变得在功能上和结构上都不重要了。胸腺随着年令萎缩是各种类的一个特征,它与年令的增长和生长的停止相联系。随着胸腺的收缩以及依赖胸腺的免疫性的降低,与年令相关的疾病的发生率就增加了。胸腺重量随年令而降低的现象被称作退化,它伴随有胸腺结构的改变以及胸腺功能的普遍降低。胸腺的暂时退化也可以是感染或应激的结果。胸腺的退化可用激素控制,阉割减缓退化,而注射皮质甾类激素则加速其退化。许多研究已证实,随年令增长的胸腺退化伴随有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的降低及随年令增长的疾病发生率的升高。许多疾病和治疗都可能加速胸腺的退化,实际上还不知道能增加胸腺生长或逆转退化的方法。
解剖学上看,胸腺是装有淋巴细胞的上皮细胞囊,由维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供给养份和排出废物,并受自主神经支配。上皮细胞和其他结构细胞将胸腺分为连续叶突的复杂集合体,它们每个都大量载有淋巴细胞。上皮细胞产生激素并且调节淋巴细胞的某些活性。在皮层或叶突的外层部分淋巴细胞的数量最大。内层部分,即髓质部分上皮细胞多,淋巴细胞较少,但淋巴细胞更为成熟。
淋巴细胞一般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当受到特殊抗原的刺激时,B淋巴细胞负责产生抗体(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负责免疫系统的一般调节,而且还是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主要调节者。它们还影响着骨髓细胞的增殖,并且可能还参与其他器官的生长和分化。
所有的淋巴细胞最终都由骨髓中的干细胞衍化而来。这些淋巴细胞前体分散到血液中,并随血液流到许多器官中。然而,在胸腺或腔上囊(或其哺乳类的等同物)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是,淋巴细胞铭记有特殊功能,并且调节向B或T淋巴细胞的发展。
对大多数哺乳动物淋巴细胞寿命的研究已将淋巴细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寿命为5至7天(大多数淋巴细胞)的短寿命淋巴细胞,另一部分是寿命以月甚至以年计算的少量的淋巴细胞。前者一般是B淋巴细胞,后者一般为T淋巴细胞。
在每一个具体情况中,B淋巴细胞对免疫现象的反应与T淋巴细胞有很大的不同。T淋巴细胞由离开骨髓的淋巴母细胞在胸腺中形成。这一成熟表现在形态学上为细胞大小减少到直径为约7微米。胸腺皮层富含各种大小的淋巴细胞。这些胸腺细胞在形态学上无法与其他器官的淋巴细胞相区别,但是,它们是未成熟的,并且在有几种细胞表面抗原存在时是抗原可识别的,包括ψ及T抗原,即区别B与T淋巴细胞的特殊的表面标记抗原。
对淋巴细胞的计数证实,血液中全部淋巴细胞的65%至85%是T型。胸导管液的90%至95%是T型,而在派伊尔氏淋巴集结和肠的淋巴细胞50%至65%为T型。淋巴结中T淋巴细胞的数量在深皮质处多,而在扁桃体及附器中少。
当T淋巴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与可识别的抗原相接触时,它们就通过了被称作淋巴细胞转化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阶段而大量产生它们自身。抗原必须先被巨噬细胞“加工”,然后才能提供给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实际上分为几个亚单位,它们在免疫系统中起的作用是复杂的。T淋巴细胞负责被称作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现象。在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识别细胞所带抗原的T淋巴细胞开始产生并分泌影响免疫系统中其他类型细胞活性的各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包括淋巴因子,其吸引,激活和粘着吞噬细胞于抗原和干扰素的位点上,从而抵抗病毒的侵染。
T淋巴细胞还是B淋巴细胞功能的重要调节者。暴露于抗原的T淋巴细胞可具有对B淋巴细胞的正面或反面的作用,这取决于T淋巴细胞的亚类。主要的亚类是助细胞和另一种抑制细胞。T淋巴细胞助细胞是B细胞对T淋巴细胞依赖的抗原完全反应所必须的。T淋巴细胞依赖的抗原大多倾向于是复杂的抗原,如细菌蛋白,病毒蛋白和其他复杂的蛋白。
与T淋巴细胞助细胞不同,T淋巴细胞抑制细胞阻断B和T淋巴细胞效应细胞的发展。特异性T淋巴细胞抑制细胞已被证实在对许多蛋白质的耐受性方面起很大的作用,在抗体和细胞介到的免疫反应中均如此。此外,对某些抗原的遗传学无应答性归因于抗原对T淋巴细胞抑制细胞具有比对T淋巴细胞助细胞更大的刺激。
因此,在正常健康的动物中,胸腺一般只在生命的早期是活性的。在胸腺呈活性的这些早期年月中,胸腺给动物提供为其以后生命年月所用的T淋巴细胞。在某些疾病中,如类风湿关节炎,胸腺在成年期中也能再次获得某些活性。这就证实成熟的胸腺保留着行使功能的能力,而且其退化并不是完全永久性的。至少在有适宜的试剂存在下,其部分功能可以恢复。
成年个体获得性T淋巴细胞缺乏疾病的特征在于循环T淋巴细胞被耗尽。这些疾病表现出的病症包括没有能力发动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以回答抗原的攻击。获得性T淋巴细胞缺乏病的一个例子是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或称作爱滋病(AIDS)。
爱滋病是由人T淋巴细胞的淋巴细胞营养性病毒(LAV或HTL-Ⅲ)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毒特异性攻击T-4淋巴细胞助细胞,该细胞是T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类,它在机体抗御传染病中起主要作用。耗尽这一亚类淋巴细胞表现为随机性感染如卡氏肺囊虫(pneumocysticcarinii)和某些癌症的发生率增高。特别是,病毒进入T淋巴细胞并把病毒的编码DNA掺入到宿主T淋巴细胞的DNA中。当感染了的T淋巴细胞保持非活化状态时,病毒就平静地保留在宿主细胞的DNA中。这样不会杀死细胞,但可以损害细胞的功能。当被感染的T淋巴细胞被诸如特异性抗原刺激而活化后,在宿主DNA中的病毒DNA就被表达并且产生新的病毒颗粒。于是宿主细胞被杀死并解体,释放出新的病毒颗粒,它们能侵袭并杀死其他T淋巴细胞。T-4淋巴细胞的损失是意义深远的,其发生甚至比病毒直接杀死细胞所能造成的更快。这就已导致某些研究人员假设侵染关闭了T-4淋巴细胞的生产。总之,正常成年个体的胸腺不再起作用,而且被杀死的T淋巴细胞不能被替换,因而使患者自身易受后来侵染的攻击。特别显著的是近来对年令为10个月至42岁的已死爱滋病患者的胸腺所做的研究。爱滋病死亡者的胸腺深度退化,其程度比同令的因其他疾病而亡的患者大得多。
治疗爱滋病者需要一种试剂来去除病毒,并且需要其他试剂来导致身体替换那些被病毒杀死的T细胞。第一步是从患者身上去除爱滋病毒。这就需要其他药剂的支持来导致免疫功能的恢复。迄今为止用巨噬细胞活化剂,干扰素诱导剂和淋巴因子所做的研究均使人失望,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的靶标,即存在的淋巴细胞的数量不足。白细胞介素2能使非T细胞的一种细胞亚类恢复功能(天然杀伤细胞),但对其他严重缺损的宿主无效。还可使用更为剧烈的方法。一种潜在的使免疫系统复苏的方法是移植健康供者的骨髓。然而,这是个危险的方法,除非患者的供体是孪生,否则就可能对疾病宿主引起致死性移植。
另一需要重新建立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的领域,是整体放射性照射治疗白血病。当患者接受了大量的全身放射照射,全部免疫系统就被摧毁。照射后的常用治疗方法是移植近亲的骨髓。如果移植成功,新的骨髓就产生新的细胞,从而恢复体内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然而,该方法只在某些情况下是成功的,因此也是一种危险的方法。对肿瘤的局部放射性照射和其他几种化学治疗法也产生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的抑制。
目前需要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重建T淋巴细胞功能的方法。重建T淋巴细胞功能的方法之一是对现存的T淋巴细胞进行处理从而使其恢复正常的免疫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对刺激T淋巴细胞已显出有效的试剂包括巨噬细胞活化因子,干扰素诱导剂,淋巴因子和细胞因子。然而,对爱滋病或对其他摧毁T淋巴细胞数量的放射性照射,由于T淋巴细胞严重缺损,这些方式均为无效。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导致胸腺产生新T淋巴细胞的有效方法就将是所要选取的方法。然而,迄今还设有使胸腺逆转退化进程并产生新T淋巴细胞的有效治疗方法。
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的特征是产生了对自己成分起免疫反应的现象。通常,身体的组织由免疫系统防护外来的攻击;但在自身免疫病中,自身防护机制被摧毁,接着免疫反应就作用于身体的各个部分。自身免疫病绝大多数是慢性的,需要终身治疗。已被识别的自身免疫病的数量大,而且包括从侵害单一器官系统直至侵害数个器官系统。随着对疾病过程的分子基础的逐渐了解。将会发现更多的病也有自身免疫成份。自身免疫病的具体例子在下面给出。
自身免疫病谱器官特异性桥本氏甲状腺炎突眼性甲状腺肿肾上腺青铜色皮病少年糖尿病(Ⅰ型)重度肌无力寻常天疱疮交感神经眼炎多发性硬化病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活性慢性肝炎类风湿关节炎非器官特异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发炎性多系统病,其临床特征是急性或隐袭性起始的复发病,其可侵害身体的各器官。临床的征侯归因于疾病侵害皮肤,肾脏,浆膜,关节和心脏。解剖学上,所有部位都有积聚着类血纤维蛋白的血管层病灶,在免疫学上,该病涉及自身免疫起源的抗体,特别是抗核抗体(ANA)。ANA直接抵抗DNA和RNA。自身抗体的发生看来是多重起源的,包括遗传的,激素的,免疫学的和环境的因子。
所见形态上的改变是形成循环性免疫复合物以及它们在各组织中积聚的结果。虽然很多器官都可被侵害,但有些被侵害的更厉害。关节,肾脏,心脏和浆膜上的病灶是大多数的临床征侯。SLE的起因是非常不同和无法预测的。急性突发症伴以逐渐衰退可导致数月内死亡。然而,通常病程的特征是病情发作并且缓和数年甚至数十年。一般在二十几岁和三十几岁发病,也可在其他年龄患病。
急性发病常用肾上腺皮质甾类或免疫抑制药物处理。这些药物通常能控制急性患病。停止治疗后,疾病会再度恶化。近来在预后方面已得到了改进,约有70~80%的患者在突发性患病后存活了五年,60%存活了十年。终生都要用药物控制该疾病。
一度曾认为SLE是相当罕见的疾病。由于诊断方法的改善,对它是中度或隐袭性疾病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已证实其流行程度达到了万分之一。女性有很大的优势,约为10∶1。
类风湿关节炎是系统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它主要侵害关节,有时也侵害身体其他部位的器官和组织。该病的特征是非化脓性的增生性滑膜炎,最终导致关节软骨的损坏并逐渐使关节失效。该病的起因是在关节处发生的免疫过程所导致的自身顽固长久性的炎症。同大多数自身免疫病一样,起动免疫反应的扳机尚未找到。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涉及到细胞和激素介导的免疫反应。大多数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而且基本上所有患者都有称作类风湿因子(RF)的抗体,其抵抗其他类的抗体成分。
关节炎发病的关键在于形成了抵抗其他自身抗体的抗体。为何会形成这些抗体在目前还是未知。曾经假设过该过程是由于对一种不知道的抗原(可能是传染物质)起作用的抗体或免疫球蛋白的形成所起动。当抗体与抗原结合时,抗体分子上某一部分的构象所发生的改变产生了新的抗原决定物。这种新的决定物质的出现引起抵御抗体分子的抗体反应,结果形成免疫球蛋白抗体或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也可能涉及T细胞。在滑液膜上发现有大量的T细胞,其数量超过B细胞和浆细胞。另外,降低T细胞数量的过程(如胸导管排液),导致症状的减轻。
类风湿关节炎的最大损害性效果见于关节处。分类学上,其产生对称的关节炎,主要在手,脚,踝,膝,腕,肘,肩,颞下领关节等小关节处,有时在脊柱的关节。临床的过程是非常不同的。大约10年后,50%的患者的疾病变为稳定的或甚至退化。大多数的保留患者遵循慢性,减缓,复发的过程。10~15年后,约10%的患者变为永久性并严重残跛。这种病通常在青年时期突发,但也可在任何年令患病,一般女性比男性高3~5倍。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据各种报道(根据诊断标准),其侵害美国的0.5~3.8%的妇女和0.1~1.3%的男性。
多发性硬化病被认为是另一种由自身免疫机制引起的疾病。其病因还不知道,但是看起来是多方面的。易感性和抗性可能由遗传决定,环境中的某些东西在适当的年令影响人体宿主,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生化和结构病变。涉及到系统性免疫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虽然多发性硬化病的起因和致病还不知道,但普遍相信它与免疫异常有些关系。已经提出了三种可能的机制传染,自身免疫,以及两者相结合。也许关键在于免疫反应的抑制和调控。
多发性硬化病的分布图指出这种病从环境因子中获得。对该病的地理分布已有约200份研究,并且表明高度流行区(30~80/10000)位于北纬45~65度的北欧,北美和加拿大南部,以及澳大利亚南部和新西兰。相对照,在低发病区,包括亚洲大部和非洲,其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五或更低。
重度肌无力病是抗体作用于骨骼肌的乙酰胆碱受体而导致的自身免疫失调症。现今的材料证明至少存在有三种机制,它们能使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干扰神经肌肉传递,从而引起重度肌无力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可以(直接或间接)干扰乙酰胆碱受体功能。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重度肌无力病和人体重度肌无力病中,乙酰胆碱受体的损失程度与临床病状严重程度相平行,这就表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诱导的乙酰胆碱受体的加速降解在重度肌无力病的发生中是很重要的。补体介导的突触后区的损坏是第三种可能的原因。其他的失调,特别是那些被认是起源于自身免疫的失调,可能同重度肌无力病相伴发生。甲状腺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恶性贫血一般全部可与重度肌无力相伴发生,而且比根据偶然性所能预料到的要多。
重度肌无力在美国的发病率为1/20000。
治疗自身免疫病的基础是使用免疫抑制剂。这种治疗的基础是自我控制的免疫反应的减弱,其初级目标是控制异常疾病的征侯。用于获得这一目标的药物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有很多不利的副作用,而且控制这种疾病更是难以达到。这个问题复合有疾病的长期性,使得有效的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更加困难。异常疾病的严重性的证实可从自愿接受伴有很大危险的作为疾病发展的治疗中看到。现有的治疗的本性是明显非选择性的,对免疫系统的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分支均有广泛的效应。缺乏特异性会限制某些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化学免疫抑制剂的主要几种是烷基化剂,抗代谢物,皮质甾类,和抗生素,也将对它们进行简述。
皮质甾类也称作肾上腺皮质甾类,是由肾上腺的髓部或外层产生的类似脂肪的化合物。肾上腺皮质是造血器官,影响体内大多数系统的功能。它负责调整身体以适应改变的环境。用皮质甾类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是以它们对免疫系统的两种初级效应为基础的,即消炎作用和摧毁感受性淋巴细胞。它们还能有效地将淋巴细胞从外周血液中重新返回到骨髓中。然而,使用皮质甾类也不是没有副作用的,在许多自身免疫疾病所需要的终身治疗中更是如此。甾类的主要副作用是1.库兴氏综合症2.肌肉萎缩3.骨质疏松症4.甾类引起的糖尿病5.肾上腺萎缩6.干扰生长7.易被感染8.无菌骨坏死9.患白内障10.胃溃疡11.甾类精神病12.皮肤变更13.伴有失眠的神经质减小副作用须隔天给药和降低频率。
最近发展的免疫抑制剂是抗生素环孢素A。该抗生素对T细胞有极大的活性,而且看来对B细胞无直接作用。对将该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进行了评价,而且显示出是有前途的。已观察到的副作用有毛发生长,中度滞水,肾中毒,以及老年患者的神经系统失调的征侯。
其他药物是单独地或与上述药物结合使用,并且包括氯金酸钠和抗疟药,如氯奎。另一类药物,非甾类消炎药广泛地用于关节炎。这些药物低剂量时能止痛,而大剂量重复使用可消炎。非甾类消炎药作用迅速,停药后其临床效应迅速降低。它们不能防止类风湿关节炎的发展,而且也无法使其缓解。免疫刺激剂,如levamisol,已被用在许多自身免疫疾病中,但它的副作用一般都限制了其应用。
促进生长的化合物随着世界性的对食物需求的不断增长,一直就存在着对提高食物生长率的压力。在五十年代,研究人员意外地发现抗生素组分在鸡群中是“生长因子”。这一发现极大地改变了国家的畜牧业的生产,而且是药品公司的一个经济恩惠。现在是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饲养动物,并喂以伴有各种生长促进剂的专门化食物。
自从发现在饲料中加入少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四环素和磺胺二甲嘧啶能加速牛和猪的生长以来,常规地给动物一些抗生素已成为全球所共用的了。在1979年,在美国饲养的约70%的肉牛和羊,90%的猪和几乎100%的小鸡都把抗生素作为它们每日食物的一部分。这样的用药量,约占美国销售量的40%,据估计每年为消费者节约了三十五亿美元的食物开销。
在最优化促进生长的现代条件下饲养的动物所接收的食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通常是大豆或棉籽饼,以及大量的谷物,例如玉米或一种叫作milo的高粱。所用的食物添加剂包括激素,例如二乙基己烯雌酚,它也能提高增重率,以及安定药,它能防止由限制条件带来的压力而造成患病的重量损失。
牛一般需要十磅食物才能增重一磅。在最佳促进生长的条件下并喂以富含营养的食物则只用6磅饲养就可增重1磅。
现代化饲养已极大地降低了饲养牲畜所要花费的劳动力。在饲养小鸡方面,强化方法已带来巨大的效果,在1945年需16工作时来饲养100只小鸡,而在1970年则降至1.4工作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使用了自动化限制设备以及伴随饲养和营养的进步所致。
虽然激素和抗生素已很大程度地提高了食用动物的生长率,但是,使用这种添加剂也不是没有问题的。普遍用作生长刺激剂的一种激素,即DES(二乙基乙烯雌酚)已被证实是致癌因子,并且在大多数国家中已禁止进一步使用。
当抗生素混入动物食物中时,化合物散布于环境中,使微生物能与抗生素相接触。这种微生物对抗生素的长期暴露,对微生物产生发展抗生素抗生的生物压力。其结果是能导致抵抗抗生素并引起特别严重的和难以治愈的疾病的微生物。
抗生素抗性微生物是潜在的严重的病原体,因为它们难以控制。如果它们在动物或人身上引起疾病,这种病是不能用常规抗生素控制的。如果疾病是危急的,也可能就没有时间来确定哪种抗生素对病原菌是有效的。当肉中的抗生素抗性生物被用抗生素治疗自身疾病的人所消费时,问题就更为严重了。抗生素抑制呼吸道和肠胃道中的许多常规微生物。这就使具有抗性的生物迅速增殖并且造成更为严重的疾病。来自食物的抗生素抗性生物与人们无效抗生素的治疗相结合导致了过去几年美国所报道的归因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大多数死亡。
饲料中抗生素抗性菌出现的增多以及由抗生素抗性菌引起的几种严重流行病的后果是来自政府方面的禁止在动物食物中使用抗生素的压力增加了。结果,对新的,安全有效的牲畜生长刺激剂的需求日益增加和迫切。
抗肿瘤化合物恶性的及癌性的肿瘤是由它们对局部组织的侵袭以及它们向身体其他部位传播或转移的能力来定义的。肿瘤的发生率很高;它是儿童和成年人的第二位致死因素。恶性肿瘤根据其定义(除非得到治疗)总是致死的,这是因为它的侵害性和转移性特征。肿瘤由于侵犯其周围的正常组织而局部增大。它们由于脱落恶性细胞而传播到远处的部位。这些细胞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而运动,自己附着,并开始作为新的群落而生长。
对控制肿瘤生长的因子所知甚少。实验室动物的肿瘤可以通过用单个肿瘤细胞而移植到第二宿主。这就说明肿瘤开始生长只需一个正常细胞转化(癌性)。然而,据信在肿瘤成功地开始生长之前,有很多转化的细胞死亡或保持潜伏或休眠很长时间。用化学的,物理的和病毒试剂,放射性照射和长期刺激已经实验性地在动物身上诱导了肿瘤。
白血病是称呼造血器官肿瘤的术语。急性和慢性白血病,同其他类型的血液,骨髓细胞(骨髓瘤)和淋巴组织(淋巴组织瘤)的肿瘤一起造成全部癌症死亡的约10%,儿童及30岁以下成年人癌症死亡的约50%。假设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没有重大进展的话,现在生活着的人们当中将有至少四百万人死于这些形式的癌症。
对白血病和其他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性治疗和药物疗法以及两者的结合。除了放射性疗法以外,以下的药物长春新碱,脱氢可的松,氨甲蝶呤,环磷酰胺和阿糖胞苷等常常互相结合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对慢性白血病,诸如白消安,苯丙氨酸氮芥和苯丁酸氮芥可以相结合使用。所有常规抗癌药物都是毒性高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感到相当不适。强有力的治疗的基础是每个白血病细胞都被摧毁这一前提,否则,残留的细胞就会增生并导致复发。
目前所用的大多数常规肿瘤的化学治疗药物都不是特异性杀死肿瘤细胞。依据的事实是在大多数癌中,癌细胞比正常细胞生长得快,因此耗用更多的毒性化学治疗药剂,从而特异性杀死癌细胞。使用常规化学治疗药物时要对其用量,浓度和它们的结合特别注意,从而使癌细胞被杀死而正常细胞存活下来。由于这一原因,用常规化疗难以杀死全部癌细胞。
需要的是能特异性完全杀死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的化合物。理想的是具有只粘附肿瘤细胞的物理学特性这一优点的新化合物。例如,肿瘤细胞对细胞内离子浓度的变化比正常细胞更为敏感。如果某化合物能对肿瘤细胞的内部离子浓度产生不利于它们的改变,那么,这种化合物就能特异性地杀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不利影响。
离子载体性化合物离子载体定义的是能够与金属离子进行化学计量的反应并使离子穿过如细胞膜这样的疏水性阻碍物的物质。
通常认为细胞膜是由点缀着球蛋白分子的磷脂双分子层所组成。磷脂的亲水性磷酸盐部分排列在膜的外边缘,而疏水性脂部分面向中心。细胞膜是选择性可透过的,当需要时,能让水,某些营养成分和必须的金属离子自由地进到细胞中。然而,由于中心是非极性的脂类双分子层,所以一般情况下膜对强极性分子是不可穿透的。
不同的离子载体一般都各自对某一种或某一类离子具有有亲和性。最常见的转运通过细胞膜的离子是Na+,K+,Li+,Rb+,Cs+,Ca+2,Mg+2,Ba+2,Cu+2,Fe+2,Ni+2,和Zn+2。例如,负电性真菌性抗生素离子载体A23187选择性地与正电性钙离子形成电中性的“遭遇复合物”。这种疏水性分子能够穿过一些不同类型的细胞膜,而且当该复合体进入细膜后,就释放出钙离子。细胞内游离钙的这种增高已被证实能刺激许多物质的分泌,例如啮齿类肥大细胞分泌组胺,胰腺分泌胰岛素,淀粉酶和人嗜碱细胞,垂体分泌激素后叶加压素,神经元分泌神经递质多巴胺,血小板分泌5-羟色胺,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此外,还证实A23187离子载体可活化海胆卵。
随着世界性的对食物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提高食物生产率一直存在着一种压力。反 动物营养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一种进行和改进反 发酵的方法。开始是用规定食物量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但在最近的十年里,已经发现了一些由各种链霉菌产生的活性抗生素化合物能改善代谢效率。虽然开始时是给家禽用作抗球虫剂,但是这些羧基聚醚抗生素化合物,包括monensin,lasalosid和salinomycin,narasin都显示出离子载体活性。
自从发现它们以来,抗生素离子载体已被广泛地用作饲料添加剂来提高家禽和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研究表明,当把离子载体加到饲料中后,消化道内病原体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被抑制,因此,提高了饲料中养份的利用率。
各种抗生素离子载体显示出改善由谷物向肉转换的效率,这是通过提高瘤胃的代谢率,改善氮的代谢,减缓食物消化失调如慢性乳酸中毒和气胀病而达到的。造成这些效应的原因是将瘤胃中的微生物由对消化食物发酵效率低的细菌转变为更多的效率更高的细菌。瘤胃微生物种群的改变是由细菌对通过它们的膜的离子流的不同感受性所带来的。这种流入的离子造成细菌细胞增大和大量增多。
虽然抗生素离子载体已极大地提高了饲养动物的生产效率,但这些添加剂的使用也不是没有问题。抗生素混到动物饲养中时,这些化合物就扩散到环境中并暴露于微生物。长期的这种暴露就造成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抗性,并进而引起特别严重和难以治愈的疾病。
由于抗生素抗性微生物是难以控制的,所以它们是潜在的严重的病原体。如果这些生物在动物或人体中引起疾病,则这类疾病是常规抗生素所无法控制的。如果疾病是严重性的,则也许就没有时间来确定哪种抗生素对病原菌有效。当肉中的抗生素抗性生物被服用抗生素治病的人们所摄入后,问题就变得特别严重。抗生素抑制呼吸道和胃肠道中的许多常规微生物。这就使具有抗性的生物能迅速繁殖并造成更为严重的疾病。食物中抗生素抗性生物同人体无效抗生素治疗的结合造成了美国过去几年所报道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死亡的大多数。
据信,目前还没有一类具有如此广泛的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即这类化合物能为治疗疾病提供一个新的强有力的武器库并提高世界性食物供应。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是能以多种不同方式影响生物系统的一类新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能够刺激生物的生长,刺激生物的运动活性,刺激动物的胸腺生产T细胞,外周淋巴组织和骨髓细胞。
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还对单个细胞具有很多种效应。这些化合物具有离子载体活性,即它们使某些要被运输的离子穿过细胞膜。这些化合物能造成非溶胞性的肥大细胞解体,然后释放出组胺。此外,还发现这一类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某些成员能特异性杀伤某些癌细胞系。这些生物学活性共聚物还能有效地抵抗某些微生物。
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可给动物口服以对动物消化道中的某些微生物产生特异性效应。例如,某些生物学活性化合物可给鸡服用以杀死引起球虫病的各种球虫。
生物学活性共聚物还可加到牛的饲料中以改变瘤胃中常规微生物种群。正常条件下,微生物消化牛吃的纤维素,终产物是甲烷。甲烷基本上是不能被牛利用的。给牛口服本发明的生物活性共聚物,则该共聚物特异地影响瘤胃的微生物,从而瘤胃的微生物种群发生改变,结果是提高了丙酸的生产,降低了乳酸和甲烷的生产。牛可以利用自己代谢产生的丙酸盐,从而提高了食物的转换率。
本发明共聚物的生物学效应根据共聚物的结构不同而不同。这些聚合物具有能为达到最优生物学效应而改变其结构的能力,从而能设计出在其他系统中所无法达到的准确的合成性化合物。
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包括亲水性聚氧乙烯(POE)和疏水性聚氧丙烯(POP)共聚物。该嵌段共聚物建立在四功能乙二胺起始物上。在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包括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嵌段共聚物具有下述结构
其中由聚氧丙烯(C3H6O)b(POP)组成的八嵌段共聚物的疏水部分的平均聚合分子量在大约5000至7000道尔顿之间;
a是这样的数值,即由聚氧乙烯(C2H4O)a(POP)所代表的亲水部分占总分子量的约10%至40%;
b是这样的数值,即聚氧丙烯(C3H6O)b(POP)占八嵌段共聚物总分子量的约60%至90%。
在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嵌段共聚物包括建立在乙二胺基起始物上的亲水性聚氧乙烯聚合物。然后将疏水性聚氧丙烯(POP)聚合物加到亲水性聚氧乙烯段上。其结果是得到具有下式的八嵌段共聚物亲水物|-疏水物-|亲水物
其中a是这样的数值,即由聚氧乙烯所代表的亲水部分占化合物总分子量的约10%至40%;
由聚氧丙烯所组成的八嵌段共聚物的疏水部分的平均聚合分子量约为5000至7000道尔顿;
b′是这样的数值,即聚氧丙烯部分占八嵌段共聚物化合物总分子量的约60%至90%。
通常采用皮下,静脉和肌肉注射的方式将有效剂量的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施用到动物或人体中。如果想要对消化道的微生物产生作用,也可将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口服。消化道一般只吸收很少量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刺激T细胞免疫系统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要提供能刺激成体动物胸腺生长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刺激骨髓细胞生产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刺激骨髓并提高骨髓从放射性照射和其他损害毒性中的恢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能加速并延长生长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能刺激动物和人体运动活性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离子载体活性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引起非溶胞性肥大细胞解体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特异性杀伤某些肿瘤细胞系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能杀伤消化道中微生物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特异性地免疫抑制动物抗原或不完全抗原。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能改变反刍动物代谢从而提高食物转换率的化合物。
在阅读了以下揭示的优选方案的详细说明和附加的权利要求
书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就明显了。
本发明包括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它们对治疗动物和人类的疾病是有用的,而且可以提高食物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包括带有疏水片段的表面活性化合物和小部分的建造在起始化合物上的亲水物。典型的起始化合物带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活性氢,氢上缩合有疏水性或亲水性聚合物。用作生产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起始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甲胺,乙胺,丙胺,丁胺,戊胺,苯胺,烯烃基胺,特别是脂族低级胺,和乙二胺,丙邻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六亚甲基二胺,苯二胺等等。烷醇胺类,如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异丙醇胺,三(t-丙醇)胺,2-苯基-1-丁醇,N-丁基-二(2-丙醇)也可用作起始物。再者,也可使用含杂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如哌嗪,2-甲基哌嗪,2,5-二甲基哌嗪,咪唑并咪唑,吡唑烷,吡唑烷酮,乙内酰脲,二甲基乙酰内脲等等。羟胺和其衍生物以及氨基苯酚和其衍生物也可用作生产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起始物。
本发明的组成成份是在以活性氢化合物为基础的共轭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化合物的表面活性混合物,其中的具有限定分子量的氧丙烯基链在活性氢化合物起始物的活性氢原子位置与其相连结,然后,氧乙烯基的链再接到氧丙烯链的尾端。此外,具有限定分子量的氧乙烯链可以活性氢原子位置与活性氢化合物起始物相连接,然后,氧丙烯链可以接在氧乙烯链的未端。
该组份的制备是将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与起始化合物的活性氢相缩合。当第一嵌段的单体被加到起始物分子上后,则第二嵌段如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就与第一嵌段末尾的活性氢相缩合。应该理解的是环氧丁烷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取代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中的环氧丙烷。
应当注意的是,在制备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氧丙烯链时,不是必须用纯净的环氧丙烯。例如,可用含少量的,即不超过约重量5%的环氧乙烷的环氧丙烷来制备疏水性活性氢化合物同环氧丙烷的缩合物。同样,同疏水性环氧丙烷-活性氢化合物的缩合物相缩合的环氧乙烷也可以含有少量的,即不超过约重量5%的环氧丙烷。
还应注意到的是,除非另有注明,则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
书中所述的分子量指的是疏水物分子量的理论平均值,其与每摩尔活性氢化合物所用环氧丙烷总克数相等。在烯烃基氧化物化学领域中已被完全承认的是,用烯烃基氧化物与活性氢化合物相缩合而得到的聚氧烯烃基组合物实际上是化合物的混合物而不是单一分子化合物。该混合物含有非常相近的类似体,其中在统计学上,氧合烯烃基的平均数值与所用的烯烃基氧化物的摩尔数相等,而混合物中每一成员则含有不等数目的氧合烯烃基。因此,本发明的组合物是化合物的“混合物”,由聚氧丙烯链的分子量和氧乙烯基的数目所限定。
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包括带有4个疏水段和少量亲水物的表面活性化合物。典型的实例是具有8节或八嵌段结构并具有疏水性或亲水性中心结构的核和亲水性或疏水性外部结构,其结构如附图13所示
分子整体的水溶性差,是一种非离子型或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据认为起生物活性作用的是分子的立体构型和生理化学性质,而不是其化学性质和组成成份。
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化合物包括建立在烯烃基二胺起始物上的聚氧丙烯和聚氧乙烯的嵌段物。该嵌段物具有下述结构
聚氧丙烯(POP) 聚氧丙烯(POE)该嵌段聚合物是在高温,高压和碱性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缩合到一个四功能乙二胺起始物上而形成的。对形成每种共聚物中聚合物的单体数值,在统计学上是有着一些变化的。制备这些嵌段共聚物的描述可见于美国专利第2674619号和2979528号[还可参见“A Review of Block Polymer surfactants”,Schmolk,I.R.,J Am.Oil Chemists′Soc.,54∶110-116(1977)and Block and Graft Copolymerization,Volumn 2,edited by R.J.Ceresa,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76)]。
在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嵌段共聚物包括建造在乙二胺起始物上的疏水性聚氧丙烯聚合物。然后将亲水性聚氧乙烯聚合物建造在疏水性聚氧丙烯嵌段上。这就得到如下通式所示的八嵌段共聚物
亲水物|-疏水物-|亲水物
其中由聚氧丙烯组成的八嵌段共聚物的疏水部分的平均集合分子量约为5000至7000道尔顿;
a是这样的数值,即由聚氧乙烯所代表的亲水性部分占化合物总分子量的约10%至40%;
b是这样的数值,即聚氧丙烯部分占八嵌段共聚化合物总分子量的约60%至90%。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嵌段共聚物包括建造在乙二胺起始物上的亲水性聚氧乙烯聚合物。然后,疏水性聚氧丙烯聚合物再建造在亲水性聚氧乙烯段上。得到具有如下通式的八嵌段共聚物亲水物|-疏水物-|亲水物
其中由聚氧丙烯所组成的八嵌段共聚物的疏水部分的分子量约为5000至7000道尔顿;
a是这样的数值,即由聚氧乙烯所代表的亲水部分占化合物总分子量的约10%至40%;
b是这样的数值,即八嵌段共聚物的聚氧丙烯部分占化合物总分子量的约60%至90%。
这种典型的聚合物称作反式聚合物,因为它的结构与具有聚氧丙烯中心并例展有聚物氧乙烯的八嵌段共聚物相反。
由八嵌段共聚物组成的本发明生物活性共聚物包括(但不仅限于)由BASF公司制造的商标为Tetronic和反式Tetronic的嵌段共聚物(BASF Corporation,Parsippang,NJ)。
优选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是八嵌段共聚物T130 R2(BASF Corporation,Parsippany,NJ),它具有下述结构亲水物|-疏水物-|亲水物
其中由聚氧丙烯所代表的八嵌段共聚物的疏水部分的平均分子量大约为5750道尔顿;
a是这样的数值,即由聚氧乙烯所代表的亲水部分占该化合物重量的约20%;
b是这样的数值,即八嵌段共聚物的聚氧丙烯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约80%。
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是称作T1501(BASF Corporation,Parsippany,NJ)的化合物,它具有如下的结构亲水物|-疏水物-|亲水物
其中由聚氧丙烯所组成的八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平均分子量大约为6750道尔顿;
a是这样的数值,即由聚氧乙烯所代表的亲水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大约10%;
b是这样的数值,即八嵌段共聚物的聚氧丙烯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约90%。
本发明生物活性共聚物的最佳实例是八嵌段共聚物T150 R1(BASF Corporation,Parsippany,NJ),它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亲水物|-疏水物-|亲水物
其中由聚氧丙烯所组成的八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平均分子量约为6750道尔顿;
a是这样的数值,即由聚氧乙烯所代表的亲水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大约10%;
b是这样的数值,即八嵌段共聚物的聚氧丙烯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约90%。
生物学活性尽管不想被下述理论约束,但是,本发明生物学活性聚合物被认为是行使下述机制。
研究人员们已经证实了胸腺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由激素介导的相互作用。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是能够影响这种关系的。据信本发明是模仿了天然激素和神经肽类的理化性质和构象而起作用。由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所诱导的生物学反应包括1.对动物生长率和生长期的刺激;
2.子宫和肾上腺总体形态的变化;
3.提高运动活性,包括过度gromming4.多尿5.由温度,钙,能量决定的机制造成的非溶胞性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这一点同生长激素抑制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相似。
据信,该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同激素,例如生长激素抑制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β-内啡肽之间有着结构上的类似。这些肽类都具有共同的碱性氨基酸序列,与侧面的疏水氨基酸相邻。这些特征被认对功能是必要的。寡胺基与细胞表面阴离子的作用以及相邻疏水部分的稳定作用启动分子程序,结果为肽的效应器功能。嵌段聚合物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中央基础性乙二胺并侧展有疏水性聚氧丙烯。利用单价胺的抑制,我们得到了中央乙二胺基具有与肽类激素基本部分相同的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这一功能的证据。
体外的研究提供了本发明生物活性共聚物以与生长激素释放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相似的方式行使功能的直接证据。肥大细胞用作研究受体介导机制的模型,这些激素正是通过该机制引发它们的生物学受体介导的机制。少量的聚合物通过温度决定过程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温度决定的过程需要能量和钙,并且能被与生长激素抑制素和ACTH非常相似的方式由特异性抑制剂阻断。
激素的刺激性和拮抗性效应都可由聚合物引起。聚合物的生物学效应根据其结构的不同而不同。由于这些聚合物具有对某一最优特定生物效应而修饰其结构的能力,从而提供了在其他系统中所不易达到的设计出精确的合成药物的潜力。
许多螯合剂,例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具有侧连结合氢基团的寡胺位点。这种额外的侧连疏水部分产生了能将离子运过含脂膜的离子载体。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这种结构,并且能作为离子载体将阳离子运过人工膜。因此,本发明的化合物代表了一类新的化学性离子载体。有些神经肽激素(例如物质P)具有离子载体活性。
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在引起胸腺皮质开始产生新的T细胞从而给免疫系统补充这种重要的调节细胞方面也是有效的。该聚合物还引起在淋巴结和其他外周淋巴组织中大量繁殖胸腺后T细胞。
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还表现出辅药和发炎活性,这取决于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嵌段的排列及长度。反式八嵌段共聚物引起体外鼠肥大细胞积极的、钙决定的组胺的释放,而在活体中组胺释放的功效与发炎活性有关。
将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与抗原一道注射给动物或人时,就能有效地、特异性地使动物或人对该抗原产生免疫抑制。为了进行定义,将抗原分为两组,即免疫原和不全抗原。
免疫原是当引入哺乳动物体内时将产生抗体的那些化合物。免疫原的代表有蛋白质,糖蛋白和神经蛋白,如肽类和激素,血清蛋白,补体蛋白,凝集因子,以及病毒或细菌产物。以下是免疫原部分代表的名单。
蛋白质 糖蛋白神经蛋白 肽类激素血清蛋白 补体蛋白凝集因子 微生物产物病毒产物 细菌产物真菌产物 特异免疫原舒缓激肽 降钙素癌胚抗原 ChloriomamtropinChorogonadopln 促皮质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因子Ⅷ血纤维蛋白原 α-2-H球蛋白促滤胞素 胃泌素胃泌素硫酸盐 胰高血糖素乙肝表面抗原 免疫球蛋白胰岛素 促脂解激素促黑激素 催产素肠促胰酶素 胎盘催乳激素prathryin 血管紧张素原促乳素 生长激素促生长因子 生长激素抑制素thryrotropin 加压催产素胸腺生成素 后叶加压素α-1-胎蛋白 α-2-H球蛋白髓磷脂 髓磷脂基本蛋白不全抗原是在与免疫原载体结合并被引入到脊索动物中后,能产生该不全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的化合物。不全抗原的代表有甾类,如雌激素和可的松,小分子量的肽,其他小分子量的生物学化合物,药品如抗生素和化学治疗化合物,工业污染物,调味剂,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和物(或)其代谢物或衍生物。
应当理解的是,优选的生物学活性化合物可以根据所需要产生的生物学活性而在结构上有所不同。
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施用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一般是水溶性较差的。虽然该化合物也可在水介质中给动物和人注射,但优选将其作为水包油或油包水乳液来进行注射。乳液的油相可用矿物油或其他的油性物质,例如Drakeol 6VR或Drakeol 5(Penreco,Bulter,PA)。水相可以是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或其他的生理盐水。油与水的比例优选约80∶20至1∶100。
典型的水包油乳液的制备是将约0.5至50克生物学活性共聚物与50毫升矿物油在Potter Elvehjim搅匀器中混合而成。然后加入含0.2%聚山梨醇酯(Tween80,Atlas Chemical Industries,Wilmingtom,DE)和50毫克小牛血清(BSA,Sigma Chemical Co.,St.Louis,MO)的磷酸盐缓冲盐水(0.85M氯化钠,pH7.3)95.0毫升。将微混合物彻底混匀得到良好的乳液。BSA和Tween80是用来稳定乳液的。对制备乳液的方法还应理解的是,油和水的份量以及油的种类并不是严格性的。有效的乳液可以用搅拌器,声处理或其他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法来制备。还应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载体,乳化剂,水溶液和辅剂均可以同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一同使用。
油包水乳液按下述制备。将矿物油与约5%至1%的油包水乳化剂混合制成一批油一乳化剂混合物。一般使用94.5%油(Drakeol,Penreco,Butler,PA),4.5%脱水山梨醇一油酸(Span80,Atlas Chemical Industries,Wilmington,DE)和0.5%聚山梨醇酯(Tween80,Atlas Chemical Industries,Wilmington,DE)的混合物。一种市售混合物,即弗洛因德不完全佐剂(Difco,Detroit,MI或Sigma Chemical,st.Louis,MO)也同样适用。将大约0.5至5.0克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加到60毫升油一乳化剂混合物中或加到40毫升与上述水包油乳化液中所用相似的生理盐水中。将油一乳化剂混合物置于搅混器中。生理盐水分成三等分加入,并剧烈地搅混以保证制成良好的油包水乳液。同样,应当理解的是这种乳液的制备方法并不是严格不变的。对本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还明显地有着水一油相组合,使用的比例和乳化方法的许多变形,而且这些变形也可以在实践本发明中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一同使用。
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仅对动物注射一次就是有效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为得到对免疫系统的最大刺激或得到其他所需要的效果而需要再行注射。对大型动物需要注射大量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以达到最佳效果。对人,牛和猪,所用剂量根据年令,大小和个体条件而不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为约5至500毫克。
以下的专门性实施例将以特别地刺激小鼠和大鼠的免疫系统而说明本发明。应当理解的是,对本业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还明显地存在着另外的实施例,而且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说明性实施例。
图1表示由暴露于数种本发明共聚物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图2表示流到已暴露于数种本发明共聚物的血红细胞中的钠离子流量。
图3表示爪垫肿胀与钠流入量和几种本发明共聚物之间的关系。
图4表示T150 R1对活体小鼠胸腺的效应。
图5表示本发明的共聚物对大鼠运动活性的效应。
图6表示用细胞存活力测定的T150 R1对K-652和HL-60细胞的不同杀伤肿瘤的活性。
图7表示用氚标计的胸苷吸收测定的T150 R1对K-652细胞和HL-60细胞的不同肿瘤杀伤活性。
图8表示用乳酸脱氢酶测定的T150 R1和T150 R2对K-652细胞和HL-60细胞的不同肿瘤杀伤活性。
图9表示T150 R1的自动免疫抑制。
图10表示来自T150 R1处理过的大鼠细胞的继承性免疫抑制。
图11表示用细胞增长数测定的T150 R1对Lewis大鼠胸腺细胞繁殖的刺激。
图12表示用活体细胞增长和氚标记胸苷联合测定的T150 R1对Lewis大鼠胸腺细胞增殖的刺激。
实施例Ⅰ-肥大细胞解体本实施例中表示了数种本发明共聚物的肥大细胞解体的活性。嵌段共聚物得自BASF Corporation,Parsipanny,NJ,并且在表A中给出。
表A共聚物分子量a平均结构abT130 R1 6800 N-4-26T130 R2 7740 N-10-26T150 R1 8000 N-5-32T150 R4 11810 N-27-32T150 R8 20400 N-92-32a数据得自制造者b第一位字母表示胺氮,中间的数字(下边有横线)表示乙氧基单位的平均值,最后的数字表示每条线性链的丙氧基单位平均值。
表A中共聚物的物理形态范围是从粘液到薄片状。液态共聚物的测定是用阳性移液管在与水相近的密度(范围1.01~1.03)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这些材料在水性介质中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所有的稀释液都放入冷(4℃)的缓冲液中。
小鼠腹腔肥大细胞是用lavage从雌性C3H鼠(Charles River,Wlimingtom,MA)中获得。每个实验中用1只或2只动物,动物用于冰蒸汽杀死,腹腔注射10毫升含10u/ml肝素的冰冷Dulbecco′s磷酸盐缓冲盐水(此后称作PBS)(Gibco,Grand Island,NY)。按摩腹膜30秒,排出液体。细胞在PBS中洗两次,并用Alcian兰计数。肥大细胞占总细胞3~5%,平均值为4-6×106细胞/动物。细胞再悬浮于含有1mg/ml牛血清球蛋白(Miles Laboratories,Naperville,IL)的台罗德氏溶液(参见Pearce,F.L.and White,J.R.
Agents Action 14,392)。台罗德氏溶液的制备使用去离子蒸馏水,以137毫摩尔NaCl,LiCl,或KCl作为主要阳离子,并如所指出的那样加入1毫摩尔CaCl2。
细胞预热至37℃5分钟,再以200微升的等分试样(2-5×103肥大细胞)加到聚丙烯管中,该管中含有等体积的含或不含共聚物的缓冲液。将细胞在3%高氯酸中溶胞而得到全部组胺含量。细胞以37℃温育30分钟,然后在4℃以1500×g离心5分钟。上清液用自动荧光仪(参见Siraganian,R.P.
Anal.Biochem.57383)分析组胺含量。所有实验都作双份,结果以样品对的形式给出。组胺释放的净百分数按下式计算((样品释放-自动释放)×100)/(总组胺量)测试了表A列出的所有共聚物引起非溶胞组胺释放的能力。五种共聚物以100微克/毫升的浓度与肥大细胞共同温育。在与共聚物温育30分钟的末尾,测定组胺释放的净百分数。结果总结于图1。如图所示,所获的这些共聚物的比率揭示出活性谱,即T130 R2共聚物表现出最大的组胺释放,T150 R8表现出最小的活性。
实施例Ⅱ-离子载体活性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离子载体活性是由测定流到人血红细胞中的离子流来确定的。
用锂肝素抗激集的人血在0.9%NaCl中洗三次,室温下以150×g离心10分钟,用盐水稀释至10%血细胞比容。为测量Na+流,盐水含有大约5μCi22Na+/ml(Amersham Corp.,Arlington Heights,IL)。为了测定Ca++流,细胞用盐水稀释,盐水中含4mMCaCl和浓度为大约10μCi/ml的示踪物45Ca++(ICN Biomedicals,Inc.,Irvine,CA)。用水浴加热细胞至37℃,然后加等体积的含共聚物并被旋流混合和预热过的缓冲液。为了测定Na+或Ca++流,在温育过程中从每种悬浮液中取出50微升双份等分试样来测定总活性。在选定的时间点,取出200微升双份等分试样,加到含200微升SF1154硅油(General lectric Co.Waterford,NY)的1.5毫升微离心管(American Scientific Products,Mc Gaw Park,IL)中。
为测定Na+和Ca++,将油上边的上清液抽出,油上边的管壁部分用仔细加入并抽出蒸馏水来洗两次。取出绝大部分油后,细胞再悬浮于250微升蒸馏水中。将100微升溶胞物与3毫升的Opti-Flour LSCcocktail(United Technologies Packard)混合后,用γ计数器测定22Na+残留活性,用β计数器测定45Ca++余留活力。流出的钾按上述确定,不同的是细胞与共聚物在普通盐水中混合至最终血细胞比容为10%。离心后,弃去上清液,用IL 443火焰光度(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Inc,Lexington,MA)的火焰发射光谱测定钾的含量。
使滤饼的残留计数或上清液中K+量对滤饼血红蛋白含量正常化,血红蛋白含量用Drabkin′s溶液确定。在使用任何所用共聚物或仅用缓冲液温育的滤饼中,血红蛋白含量没有差异,这证实共聚物是非溶胞性的。所有的实验至少做了双份。
对五种共聚物测定了它们30分钟内引起的Na+离子内流的能力。这些实验的结果总结于图2。
通过比较这些共聚物的比率揭示了一种活性谱,该活性与它们起动体外的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能力以及发炎的能力有关,发炎是通过对小鼠近足底的注射后由足垫肿胀值确定的。这些结果总结于图3。
观察到的钠离子流越大的共聚物,则该共聚物引起的组胺释放和炎症就越强。
实施例Ⅲ-相对于足垫肿胀的组胺释放三种八嵌段共聚物和七种反式八嵌段共聚物得自BASF,Parsipanny,NJ。存留的外周白细胞通过如实施例7.2中所述的lavage获得。
发现七种反式八嵌段共聚物中的六种从鼠外周肥大细胞中释放出大量的组胺。结果见表B。
表B组胺释放与共聚物引起的足垫肿胀的比较平均分组胺释放%c足垫肿胀峰值d共聚物子量a链结构b10微克/毫升 100微克/毫升 (毫米)T130R2 7,740 N-10-26 58.0±8.6 66.3±6.5 2.92±0.41T130R1 6,800 N-4-26 16.3±4.0 29.0±7.0 1.65±0.3T110R1 5,220 N-3-21 16.7±2.6 15.7±2.6 1.3±0.33T90R1 4,580 N-3-18 15.7±2.6 13.3±2.5 1.18±0.24T150R1 8,000 N-5-32 9.0±0.8 11.7±3.1 1.17±0.08T150R4 11,810 N-27-32 0.3±0.5 16.3±7.9 1.04±0.5T150R8 20,400 N-92-32 0.7±0.5 0.0±0.0 0.79±0.01
a平均分子量(数据得自制造者)b反式八嵌段是4链结构,围绕乙二胺核心部分排列。链的结构此处表示为,一条链的胺氮(N),后接POE嵌段平均数(下边有横线者),再接POP嵌段数。
c以所给出的浓度的共聚物在37℃温育细胞30分钟后上清液中平均组胺含量。三个实验的平均值±标准偏差。数值对自动释放修正,自动释放总是低于10%。
d含1.25mg共聚物的水包油乳液50微升近足底注射所产生的横列足垫肿胀峰值(平均值±标准误差)。
各种共聚物的组胺释放量与注射位置的发炎水平相关,也就是在活体中所引起的发炎越厉害,则体外的组胺释放就越多。
实施例Ⅳ-胸腺刺激活性六周龄的雌性ICR远交小鼠后足垫注射水包油乳液,该乳液含有1.25毫克T150 R1共聚物,2.5毫克矿物油,25微克牛血清球蛋白存在于0.05毫升0.01摩尔磷酸盐缓冲盐水(含0.1%吐温80)。两只后足垫注射相同。对照动物注射不含T150 R1的乳液。在第4天,第1,2,3和6周杀死动物。小心地切除下它们的胸腺并使之不带相连的组织,然后称重。
显微检验揭示出,胸腺的变化几乎全部限于皮质淋巴细胞。在注射三天后它们的数目明显地减少,但在一周后达到正常。在淋巴细胞数量暂时减少之后,实验动物胸腺的大小比对照动物的明显增大。髓质部分改变很小,但皮质部分明显大于正常。胸腺的皮质部分由成熟的和未成熟的淋巴细胞组成。对照动物胸腺的减小是所预料到的随年令增长的正常退化结果。因此,T150 R1的注射阻止了在研究期间的退化。在以相同条件所作的几个实验中,实验动物的胸腺都一致地是对照动物的两倍。有些实验动物随后喂养18个月并且生长健康。
表C表示胸腺退化的抑制是长期的。体重,胸腺和脾的重量是18个月后的数值。
表C对照(n=3) 在第4周注射(n=3) 在第6周注射(n=3)体重 40.7±7g 47.0±4.2g 53.3±1.6g胸腺重 34.7±5.0mg 67.6±18.7mg 66.2±26mg脾重 126.7±47.3mg 180.7±61.0mg 122.7±19mg对胸腺的组织学检验表明,对照鼠的胸腺组织很少。被注射鼠的胸腺具有“年青样的”胸腺组织。
实施例Ⅴ-胸腺刺激,共聚物于盐水中以下列制剂小鼠尾静脉注射1.4℃盐水,2.2.5mg共聚物T150 R1在4℃盐水中,2.用T150 R1共聚物包被的1微米颗粒。
每个实验组有4只鼠。6天后杀死小鼠,小心切除胸腺并称重。本实验的结果总结于图4。
本实验表明,将共聚物溶于冷盐水中并直接注射到动物血液中,会引起胸腺的重量显著增加。
实施例Ⅵ-胸腺刺激,油和水乳液用相关的共聚物或其他形式的乳液给小鼠足垫注射。共聚物T130 R2和T1501对胸腺大小的增加效果不大。用油包水乳液的实验结果见表D。
表D油包水乳液,胸腺重量以毫克计共聚物 2周 6周T150 R1 65±7 110±7T150 1 84±15 77±4载体对照 101±18 50±7实施例Ⅶ-胸腺刺激,普通观察按实施例7.6处理小鼠并仔细观察几个月。观察到以下现象。实验鼠比对照鼠大。实验鼠显示出增强了的运动性,包括在笼中的运动更多,过度grooming,而且实验鼠比对照鼠吃得多。
实验雌鼠的子宫更大些,而且血管增多。实验动物中派伊尔氏淋巴集结(消化道所带的淋巴组织)明显增多。
实施例Ⅷ-生长刺激,共聚物的比较将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施用于小鼠。六周后测定小鼠的生长。
水包油乳液的制备使用1毫克牛血清球蛋白(BSA),50毫克给定的共聚物(所有的共聚物均是BASF Corporation,Parsipanny,NJ制造的),以及100微升矿物油(Drakeol 6VR,Penreco Refining Company,Bulter,PA)于2毫升含0.2%吐温80(Sigma Chemical Co.,st.Louis,MO)的磷酸盐缓冲盐水(PBS)中的液体。该混合物在Potter Elvehjim搅匀器中搅匀。油,共聚物和BSA在加入磷酸盐缓冲盐水之前一起搅匀。
用表D中所示的共聚物各自制成乳液,每种共聚物都包括有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的嵌段,它们以前述共聚物T150 R1的形式排列。它们之间只在嵌断的大小上有区别。各自具有生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
用含50微克BSA,2.5毫克共聚物和5毫克油的0.1毫升水包油乳液分别注射于小鼠的两条后腿。六周后的重量总结于表E。
表E共聚物疏水部分子量亲水部百分数a平均重量bT90R1 3750 10% 22.7±1.03克T110 R1 4750 10% 22.7±0.76克T130 R1 5750 10% 23.3±1.36克T130 R2 5750 20% 24.7±0.62克T150 R1 6750 10% 26.7±1.75克T150 R4 6750 40% 23.5±1.77克T150 R8 6750 80% 23.0±1.06克a百分数近于10%b每组5只鼠的平均值±标准差用含有共聚物T150 R1的乳液注射的小鼠比注射其他任何共聚物的小鼠都要大是肉眼可见的。所有的小鼠都是健康的。
表E中所有的共聚物都包括有聚氧丙烯和聚氧乙烯的嵌段,以同样的反式八嵌段构型连接。每种化合物仅在嵌段的大小上有所不同。然而,这些差异给共聚物带来与其生物学活性有关的独特的理化性质。
实施例Ⅸ-生长刺激,各种乳液的效果按如上所述,在Evehjim搅匀器中,用1mg牛血清球蛋白(BSA),50mg T1501或T150 R1共聚物(BASF Corporation,Parsipanny,NJ)和100微升矿物油(Drakeol 6VR,Penreco Bulter,PA)在2.0毫升含0.2%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盐水制备水包油乳液。同法制备对照的水包油乳液,只是不用共聚物。
共聚物T1501具有如下的结构亲水物-疏水物-亲水物
共聚物T150 R1具有如下的结构疏水部-亲水部-疏水部
在每种结构中疏水性聚氧丙烯嵌段具有大约为6750的平均分子量。它们各自含有约10%的亲水性聚氧乙烯。
用50mg共聚物T1501或T150 R1,1.2ml弗洛因德不完全佐剂(Sigma Chemical Company,st.Louis,MO),0.8ml Hank′s平衡盐溶液(Gibco,Grand Island,NY),含1mg牛血清球蛋白(BSA)制备油包水乳液。同法制备对照乳液,只是不用共聚物。
用含2.5mg共聚物的水包油或油包水乳液给小鼠注射。对照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不含共聚物的同种乳液。皮下注射,全部剂量分别注射在两条后腿。它们在6周后的重量总结于表F。
表F平均重量a共聚物 水包油乳液 油包水乳液T1501 21.2±1.92克 26.6±1.18克T150 R1 28.1±0.72克 26.5±2.32克对照 22.5±0.96克 23.0±1.41克a每组5只小鼠的平均重量±标准差存在于油包水和水包油乳液中的称作T150 R1的嵌段共聚物都有很高的生长刺激效应。
实施例Ⅹ-运动活性的刺激测定了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对大鼠运动活力的效应。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
大鼠单只放在悬笼中。在开始研究之前,所有的大鼠均在同一房间的饲养三周。在使用共聚物一周前测定水平运动的基底值。使用联有Vic20微型计算机的活动箱(Omnitech,Inc.,Columbus,Ohio)测定水平活性。活力箱具有两排光电管,每排8只,位于90°角。当到达光电管的光路被阻断时,电压就降低并被计机记录。对全部9只大鼠测三天来确定活力。
试验溶液和对照液按如下制备用100ml PBS和0.2ml吐温80混合制成水相,搅拌约5分钟;200微升油(Drakeol,Penreco,Bulter,PA)中加入100微升T150 R1;这种生物活性共聚物与油的混合物放在Potter-Elvinjim搅匀器中搅匀2分钟;然后加入含2%吐温80的PBS1ml,再搅匀2分钟,最后,再加入含2%吐温80的PBS1毫升,搅匀2分钟。按同法制备对照液,只是不加T150 R1共聚物。
所有的大鼠都注射100微升的试验乳液或对照液。试验液总共含有5mg共聚物。所有的均在颈背部皮下注射。化合物对大鼠活性的效应见图5。
如图5所示,注射了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大鼠显示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活性。
实施例Ⅺ-杀伤肿瘤活性评价了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对人类白血病细胞系的效应。试验所用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T150 R1)具有如下的结构疏水部-亲水部-疏水部
其中由聚氧丙烯(POP)所代表的八嵌段共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大约为6750道尔顿;
a是这样的数值,即由聚氧乙烯(POE)所代表的亲水部分占大约化合物总重的10%;
b是这样的数值,即八嵌段共聚物的聚氧丙烯部分占大约化合物总重的90%。
该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称作T150 R1。
评价了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T150 R1对恶性人细胞的效应,用不同剂量的共聚物与K562急性成髓性白血病细胞或HL-60前髓性白血病细胞共同培养,用锥虫兰排斥法确定存活细胞数,并在含5%小牛血清的CEM培养基中培养2天后将3H-胸苷掺入到DNA中来确定细胞增殖。结果见图6和图7。
图6表明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对HL-60细胞是强毒性的,但对K-562细胞的存活力影响很小。用每105个细胞10微克生物学活性共聚物的剂量,HL-60细胞的存活力降低到只用培养基培养的对照细胞的35%以下。用30微克生物学活性共聚物/105个细胞的剂量,90%以上的细胞死亡。相反,对10微克剂量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则有大于80% K-562细胞存活,对30微克的剂量则有大于70%的K-562细胞存活。
如图7所示,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明显地抑制HL-60和K562的DNA合成。HL-60比K562细胞系受到的影响大。然而,以30微克剂量有大于70%的K562细胞存活于培养基中,但是这些细胞的DNA合成确有大于85%被抑制。
因此,本发明生物学活性共聚物显示了对两种人白血细胞系具有细胞毒性和细胞抑制效应。HL-60比K562更敏感的事实说明共聚物是对HL-60为选择性的。
实施例Ⅻ-共聚物的不同效应图8表示本发明生物活性共聚物对两种细胞系的不同效应。除了在实施例7.11试验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T150 R1之外,T130 R1由下式代表疏水部-亲水部-疏水部
其中由聚氧丙烯所代表的八嵌段共聚物的疏水部的平均分子量大约为5750道尔顿;
a是这样一个数值,即由聚氧乙烯所代表的亲水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大约10%;
b是这样的数值,即八嵌段共聚物的聚氧丙烯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大约90%。
用不同浓度的两种共聚物培养细胞。培养24小时后,测定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并与未处理细胞的总LDH相比。LDH释放到周围培养基中是测定细胞死亡的标志。如图8所示,两种细胞系对两种药物的反应极为不同。
因此,本发明的肿瘤杀伤化合物显示出对两种人白血病细胞系的细胞毒性效应。HL-60细胞系对T150 R1更敏感,而K562则对T150 R2更为敏感。
实施例ⅩⅢ-免疫抑制活性在测定T150 R1对抗体生产的效应的实验中,给每组4只小鼠以抗原,即牛血清球蛋白,抗原是在含有或不含有T150 R1的水包油乳液中。14天后用PBS加佐剂攻击小鼠,并在第1,2和3周测定对抗原的抗体反应。如图9所示,用T150 R1处理的动物的抗体效价在三个测定点上都低于1000∶1,而在攻击的三周后,对照小鼠显示出增加了的效价,即平均效价大于4000∶1。
实施例ⅩⅣ-免疫抑制的继承性转移在另一个实验中,给小鼠施以如上述实验中所述的含有或不含有T150 R1的水包油并含有BSA的乳液。14天后杀死小鼠。取出胸腺和脾,胸腺或脾的单个细胞悬浮液静脉注射给同源的受试小鼠。用同时含有BSA和佐剂的水包油乳液攻击小鼠。在第1,2和3周测定对BSA的效价。结果见图10。
如图10所示,接受胸腺的小鼠的三次测定值均低于1000∶1。接受脾细胞的小鼠在第1和第2测定时均低于1000∶1,而在第3次时则低于3500∶1。没有接受胸腺细胞和脾细胞的对照小鼠的效价稳定地上升,在第3周时平均大于4000∶1。本实验证实随胸腺细胞和脾细胞的继承性免疫抑制转移。
实施例ⅩⅤ-对实验性变态脑脊髓炎的抑制研究了T150 R1对实验性变态脑脊髓炎(EAE)的进展的效应,这是一种非常特征性的动物型多发硬化症。对这种动物型,将髓磷酯基本蛋白(MBP),即一种覆盖某些神经的鞘成份与一种强佐剂,即一种完全弗洛因德佐剂(CFA)相结合注射给一种特别易于患自身免疫疾病的Lewis大鼠,从而诱发EAE。注射后两周,大鼠患上行驰缓性麻痹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病灶。在为研究T150 R1而设计的研究中,将带有或不带有T150 R1的MBP-CFA注射给大鼠。接受MBP-CFA的动物出现EAE的典型症状。而接受T150 R1的大鼠,则没有表现出麻痹的证据。所有的大鼠均在注射后的第13天杀死,取出胸腺,制成单个细胞悬浮液并计数细胞。如图11所示,用T150 R1处理过的大鼠胸腺含有的细胞数比只有MBP-CFA处理的大鼠多40倍。作为另一种对照,评价了将鸡卵球蛋白同CFA及T150 R1一起注射后的反应。这些动物的胸腺细胞数也明显地大大升高。
用T150 R1处理的大鼠的胸腺细胞的增殖活性,用氚标记胸苷的吸收来测定,也表明比用MBP-CFA处理的动物升高很多。在这个实验中,用T150 R1-MBP-CFA处理的动物,在24小时的时刻显示出比用MBP-CFA处理的动物具有更高水平的活性(见图12)。然而,在第72和第96小时,用T150 R1处理的动物只有可以忽视的胸苷吸收,而用MBP-CFA处理的大鼠则保持有与在24小时差不多的吸收水平。
尽管不想被以下理论所限制,但是,据信胸腺中细胞活性的增强是归因于伴随对专一性抑制细胞的刺激的主要反应而进行的胸腺刺激。诱导专一性抑制细胞反应的能力牵涉到需要有专一性,受状态的疾病或条件。
当然,应该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相关,而且,在不背离附带的权利要求
书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还有许多的改型和其他选择。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它包括存在于油性或水性乳液中的有效剂量的八嵌段共聚物,所说的八嵌段共聚物选自具有下式的八嵌段共聚物
以及具有下式的八嵌段共聚物
其中由聚氧丙烯所代表的八嵌段共聚物的部分的平均聚集分子量为大约5000至7000道尔顿,a是这样的数值,即由聚氧乙烯所代表的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大约10%至40%。b是这样的数值,即八嵌段共聚物总分子量的聚氧丙烯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大约60%至90%。所说的组合物能够具有离子载体的活性,刺激免疫系统,使动物或人对抗原获得免疫抑制,刺激动物的生长,刺激动物或人的运动活性。
2.根据权项1所述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其中所述的八嵌段共聚物包括具有下式的化合物
其中由聚氧丙烯所代表的八嵌段共聚物的平均聚集分子量为大约6750道尔顿,a是这样的数值,即由聚氧乙烯所代表的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大约10%,b是这样的数值,即八嵌段共聚物的聚氧丙烯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大约90%。
3.一种刺激动物和人免疫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动物或人注射有效剂量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所述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包括选自具有下式的一组八嵌段共聚物
以及具有下式的八嵌段共聚物
其中八嵌段共聚物中由聚氧丙烯代表的那一部分的平均聚集分子量大约为5000至7000道尔顿,a是这样的数值,即由聚氧乙烯所代表的那一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大约10%至40%,b是这样的数值,即八嵌段共聚物总分子量中聚氧丙烯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60%至90%,所说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能够具有离子载体活性,刺激免疫系统,使动物或人获得对抗原的免疫抑制,刺激动物生长,刺激动物或人的动物活性。
4.根据权项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说的八嵌段共聚物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八嵌段共聚物中由聚氧丙烯所代表的那一部分的平均聚集分子量大约为6750道尔顿,a是这样的数值,即由聚氧乙烯所代表的那一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约10%,b是这样的数值,即八嵌段共聚物中聚氧丙烯部分占化合物重量的约90%。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物学活性共聚物及化合物,它们能安全地使动物或人的胸腺增大,从而补偿T淋巴细胞。当将它们与抗原一起给动物或人注射后,能引起对抗原的免疫抑制。该共聚物还可用作动物生长促进剂。这类化合物是有效的肿瘤杀伤剂。本发明的生物学活性共聚物是安全无毒性的剂型,可用有效量施给动物或人。所述共聚物可混于油性或水性乳液,注射给人或动物。
文档编号A61K31/74GK86104741SQ86104741
公开日1987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86年7月21日
发明者罗伯特·L·亨特 申请人:埃默里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