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梅花针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993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梅花针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由电子线路和梅花针械组成的一种电子梅花针医疗装置。
梅花针疗法是我国传统针刺疗法的一种,较古老的梅花针疗法是将梅花鍉针组连接在各种形状的针柄上,由医生手握柄低频叩击患处表面这种简单器械虽有一定疗效,但使医生感到劳动强度大且难于实施准确的叩击频率和强度(深浅),造成疗效不稳定,致使祖国这一传统疗法的发展受到影响。以后,国内虽也出现针头上附加干电池之类的单向直流电的梅花针疗仪,但这类器械工作效率低易使人体局部组织电解,因而其使用也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子线路和梅花鍉针器械组成的并使其具有叩击频率可调、强度可调及针头具有一定频率幅度的可控双向脉冲电流的电子梅花针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数据形状相同的鍉针按照一定排列方式组成的梅花针组连接在一个驱动头上,同时,针组还通过导线和脉冲发生电路相连接,改变电路的电流,就使针头具有不同频率和幅度的可控双向脉冲电流。上述驱动头包括一个外罩内装有线包骨架及层叠绕制在骨架上的线包,在线包下有一个螺纹连接在外罩内腔的静磁极,一个驱动连杆和置于杆上的一个弹簧,在连杆两端用螺纹连接有一个动磁极及一个针座,护套用螺纹连接在外罩下方。在驱动头的线包上还连接有驱动电路,改变驱动电流,针组的叩击频率及强度随之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该装置的针头上具有不同频率和幅度的双向脉冲电流,易使患处穴位受到机械和双向脉冲电的综合刺激,针感显且不致发生电疲劳感觉及局部组织电解;同时,还可改变驱动电流大小,使用者易控制扎针的强度即深浅和针频即快慢。也减轻了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治疗效果。另外,该装置适于治疗面部湿疹痛,肌肉劳损,气血瘀滞经脉阻滞等各种疾患,同时更换针头便于消毒还可作其它病症的电疗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线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器箱外形图。
参照
图1,
针(10)的针头为圆钝形,采用五枚针排列成梅花形,亦可由三枚或七枚排列成三角形或七星形或其它形式。导片(11)用有机玻璃之类非金属材料制作,其上有按上述
针排列形式制备的针孔同样在金属导柱(12)的低部制备有相同的针孔。上述
针通过针孔再焊接在导柱上并通过导片(11)与针座(8)固定为一体,如粘接或收口固紧。针座上部有一M4的螺孔,驱动连杆(7)中心为一通孔,导线穿经孔与导柱相接也可用一根导线接导柱,另一根与人体穴位位接触;连杆两端制有M4螺纹并分别与针座及动磁极(1)相连接。套装连杆上的弹簧(5)在针座与静磁极(6)之间。线包(3)及线包骨架(4)放置于外罩(2)内,外罩下方用M24螺纹连接护套(9)护套用有机玻璃制作。线包两出线端是通过手把(13)内腔连接在四芯插头(15)上。穿过连杆孔的导线也通过手把接在四芯插头上,手把上还设有一个按钮开关(14)。
参照图2、图3、四芯插头可和图3所示的箱体上的电脉冲波输出插孔接通。由电源2作电路(Ⅰ),电疗脉冲发生电路(Ⅱ)及驱动电(Ⅲ)组成的通用电子线路设置于图3所示的箱内。电疗脉冲发生电路主要是由三极管BG101 BG102构成无稳谐振荡器,三极管BG103 BG104构成防大器及三极管BG105 BG106构成高电子输出电路,BG106为射随器,输出级采用射随是为了和人体电阻相匹配;由于针头的两极间距离仅有5mm,针头扎入人体后其电阻值仅有几十到几百,所以输出级采用射随器以低阻抗输出。当调整电位器W3即改变电路的时常数,就可达到调节针头电流 振荡频率为180——1200HZ之目的。针头驱动电路主要由触发脉冲产生器,放大器等组成。通过BG201,W1,R24,C3组成的脉冲振荡频率控制电路(由C3,W1决定振荡频率)输出一组正向脉冲信号,三极管BG202 BG203进行放大,调整电位器W1,改变发射极电路的充电时常数就可改变振荡频率,从而达到控制针头叩击频率即快慢为60——600次/分之目的。驱动部分采用可控硅BA205控制,可控硅阳极加有50HZ交流电,当可控硅在正半周导通时,电流通过线包产生磁场,动、静磁极相互吸引,并由动磁极通过连杆驱动针头,反之,负半周断开,并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如此反复动作,驱动针头按一定频率叩击患处。当调整电位器W4时驱动电流的大小亦随之改变,驱动电流为0.25——1.25A,这样驱动线包的安匝数变化,使两磁极间磁场强度随之改变,从而达到针头的扎入力量,即扎入强度(深度)也就随之改变,并控制在1——4mm范围内。
电源工作电路接市电220伏,经整流后分别以12伏,24伏,85伏三级输出。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接通电源插头及四芯插头,开启电源开关,按治疗需要,选择已消毒的针种,分别调整幅度旋钮,频率旋钮,强度旋钮,针频旋钮。握住手把并开启动按钮开关,将驱动头置于患处,即可治疗。本机具有一机多用的手把并开启按钮开关,将驱动头置于患处,即可治疗。本机具有一机多用的功能,若作其它电疗使用,仅需将脉冲电频率、强度调至所需程度并使之有关器械连接即可直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尺寸为90×180×100,全部重量(含驱动头)为2.4公斤。
权利要求1.一种由梅花
针,电源工作电路及脉冲发生电路,驱动电路组成的电子梅花针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里有驱动头,所说的驱动头由一个外罩,与外罩内壁螺纹连接的静磁极、装在外罩内腔的线包骨架及层叠绕制在骨架上的线包、通过静磁极中心的一个驱动连杆及分别用螺纹连接于连杆两端的一个动磁极、一个针座套装在连杆上并置于静磁极及针座之间的弹簧及与外罩内壁下端螺纹连接的护套组成,驱动头上还连接有梅花
针组,针组与脉冲发生电路相接,线包的两端连接有可改变针组叩击频率及强度的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梅花针组是与一个金属导柱固定连接,并通过导柱的非金属导片再于针座固定连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梅花针组具有的双向可控脉冲频率为180——1200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改变梅花 针组叩击频率及强度的驱动电路的针频控制范围为60-600次/分,强度控制范围为1——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头上还连接有一个手把,手把上设有按钮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电子线路与传统的梅花针组成的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由电源整流电路、脉冲发生电路、驱动电路组成的电子线路和电磁驱动头。脉冲电路与连接在驱动头上的梅花形式或其它形式的针组相接,使针具有一定的可控双向脉冲电流。可调节的驱动电路与驱动头相接,使针头叩击的频率和强度随需要可调。故该装置对人体穴位等具有机械和双向脉冲电流的综合刺激作用。该装置亦可作其它电疗使用。工作效率和疗效较高。
文档编号A61N1/32GK2038012SQ8721174
公开日1989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87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1987年7月29日
发明者郝葆华 申请人:陕西中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