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验光景深视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101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眼睛验光景深视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采用景深视标用于检测人眼屈光度的验光机。
经检索有关专利文献,尚未发现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景深视标验光机。目前对人眼验光配镜,一种验光方式是采用固定距离,通过调整插换镜片,来检测人眼的屈光度。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引进的电脑验光机该机由电脑控制部件和检测部件构成,检测部件中的视标是采用一片平面镜片,在平面镜片上刻有外文字母作为视标,没有景深效果,并没有极限分辨角相关的线条,存在瞄准定位误差和测量误差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景深作用,并能转动任意角度的视标,从而提高验光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是电脑景深视标验光机是由检测部件、电脑控制部件、升降机构连接构成。
检测部件是由物镜、丝杠、景深视标、视标框及导板组件、聚光镜光源、导轨、电机组装构成。其中景深视标是由三块圆型光学玻璃用甲醇胶合而成,第一块是保护片,第二块是前视标,第三块是后视标。前视标的厚度取圆片直径的十分之一,后视标的厚度必须根据所需的光学景深距离d·及材料的折射率n来确定。厚度D·=n·d·。在前后视标的胶合面上分别用照相镀铬的方法刻有相互对称的图案,视标的图案是由阿拉伯数字与若干组平行直线组成,其平行直线的宽度和间隔与标准视力的极限分辨角相对应。线宽及间隔的距离,是根据人眼的极限视角从50″至1′20″之间的变化及校正视力从0.2至1.5之间的变化,采取了分组设计方法。设计线宽为眼的夹角1′,线间距对眼的夹角也为1′。共设有若干组线条。当进行验光时,前视标的图案和线条落在人眼视觉的清晰区(或称景深区),后视标的图案和线条落在人眼的模糊区(或称极限模糊区)或前视标落在人眼模糊区,后视标落在人眼清晰区。从而使被瞄准的远点和近点落在相应的两块视标之间,有效地提高了定位和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新颖、科学,由于设有景深视标,使人眼的分辨能力与视标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定位精度和测量精度;由于视标可绕轴线从0°~180°任意转动,可正确地检测任意方向的散光屈光度。经医院、配镜店试用,检测精度高,使用方便可替代进口电脑验光机,具有广泛推广使用价值。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是电脑验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脑验光机的景深视标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1,电脑验光机是由检测部件(13)、电脑控制部件(11)、升降机构(12)连接组成。检测部件中的物镜(1)装在物镜框内,景深视标(3)是由三块圆型的光学玻璃胶合组成,景深视标(3)固装在视标框及导板(4)上,聚光镜(5)和光源(6)安装在视标框的后部,视标框安装在导轨(7)上,电机(8)与丝杠(2)连接,电机带动丝杠,丝杠传动视标前后移动。检测部件(13)与升降机构(12)连接,升降机构(12)固装在电脑控制部件的底座(11)上,底座内装有TP801单板计算机和电源,底座的面板上装有显示窗(9)、电脑按键开关(10)。
参照附图2,景深视标是由三块圆型光学玻璃胶合构成,第一块是保护片(14),第二块是前视片(15),第三块是后视片(16),前视标的厚度是根据景深的光学距离设计的。在前视标的上半部刻有若干组不同线宽的平行线条,同一组刻线的线条其线宽和间隔是相等的,见附图2的右侧图。后视标下半部刻有与前视标对称的同样线宽的若干组平行线条。前视标的刻线面和保护片胶合在一起,后视标的刻线面与前视标的非刻线面胶合在一起。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检测人眼屈光度的景深视标验光机是由装有景深视标的检测部件、电脑控制部件、升降机构组合构成,其特征是检测部件中的景深视标是由前视片、后视片、保护片三块圆形光学玻璃胶合构成,在前、后视标上刻有相互对称的图案和平行直线,视标装在视标框内,可绕轴0°~180°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采用景深视标的检测人眼屈光度的验光机。景深视标验光机是由检测部件、电脑控制部件、升降机构连接构成。检测部件中的景深视标是由前视片、后视片、保护片三块圆形光学玻璃胶合构成。在景深视标上刻有图案和线条,景深视标装在视标框内,由电机带动,通过电脑控制,自动调节,从而有效地提高定位和测量精度,并可以任意方向检测散光屈光度。
文档编号A61B3/10GK2061825SQ89206770
公开日1990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4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4日
发明者乔水泉 申请人:南通市汽运劳动服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