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痰型支气管炎消咳灵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014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寒痰型支气管炎消咳灵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特别是用于治疗寒痰型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的消咳灵的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作出以前,我国已有关于蚯蚓药用的记载。《本草纲目》虫部第四十二卷载“[时珍曰]蚓在物应土德,……,故其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诸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也”。《常用中药学》(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也说,蚯蚓有清热、止痉、活络、利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壮、热烦狂、惊风痉挛、肢体屈伸不利、半身不遂、热结尿闭等,但“脾胃素弱,或无实热之症忌用”。中医治疗寒痰型支气管炎的代表方剂为小青龙汤,为系列中药配伍。至于药用蚯蚓的制配方法,以前用去泥洗净的蚯蚓干体或用蚯蚓鲜体入药。农村用蚯蚓鲜体化水口服退高烧。其余方法有“用人溺煮汁”、“生绞汁”、“研如泥”、“捣烂浸水”、“干燥全体”,等等。如上所述,传统中医学认为蚯蚓只能用来治热病,忌用蚯蚓治寒病。在蚯蚓药用的制备过程中,无实质性的理化步骤,均为将蚯蚓整体混合使用,因而其药用功能受到一定限制。
针对上述蚯蚓药用制备过程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蚯蚓药用制备的新方法,旨在通过此制备方法以获得寒痰型支气管炎消咳灵新药,为治疗寒痰型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开辟新药源,增强治疗效果,并在蚯蚓药用过程中实现对蚯蚓的综合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以活蚯蚓为药用原料,其制备方法分为四步依次进行
(1)使蚯蚓排便去污。首先将活蚯蚓用清水冲洗干净,以除去活蚯蚓从泥土中带来的泥沙和污物。然后,将洗净的活蚯蚓装入透气的、并能保持湿度的干净容器中。将这些盛有活蚯蚓的容器放置在8-14℃的阴暗环境中,让蚯蚓断食排便。在蚯蚓放置断食排便的过程中,需要更换干净的容器并浸泡冲洗蚯蚓,以便促使蚯蚓尽快排便,缩短其排便时间,并能从容器中的排泄物,观察蚯蚓排便情况,一般可更换干净容器1~3次。待蚯蚓排完便(容器中不再出现蚯蚓排泄物),取出蚯蚓投入下一步骤操作处理。
(2)分离蚯蚓部分体腔液。先用清水浸泡冲洗在第1步骤中排完便的蚯蚓,将蚯蚓冲洗干净。然后将蚯蚓盛于容器中,向该容器中加入预先准备好的皂荚水,让蚯蚓和皂荚水充分混合。搅动蚯蚓和皂荚水2~6分钟。此时,在皂荚水的作用下,蚯蚓的体腔液迅速流出体外与皂荚水形成白色泡沫,此白色泡沫越多说明蚯蚓排出的体腔液越多。根据病人治疗的需要,可以改变皂荚水浸泡时间来改变蚯蚓体腔液的排出量。最后,从皂荚水中捞出蚯蚓,弃去皂荚水和白色泡沫,用清水浸泡冲洗蚯蚓,将蚯蚓身上的皂荚水冲洗除尽。直到这时,应一直保持蚯蚓为成活状态。对于寒痰型急、慢性支气管炎无肺气肿患者,可不必分离蚯蚓的体腔液,因而分离蚯蚓体腔液这一步骤可以省去。在分离蚯蚓体腔液中所使用的皂荚水的制备方法为取重量为活蚯蚓毛重的1-10%的干皂荚,加入重量为活蚯蚓毛重的20~30%的清水,煮沸,并维持沸腾状态2~3分钟,冷后除去皂荚即得皂荚水。
(3)分离蚯蚓实体和体液。经过前一步骤处理的活蚯蚓,除去体表的清水后放入容器中。然后向装有蚯蚓的容器中倒入预先准备好的白糖和食盐的混合物,并与蚯蚓拌和均匀。在此白糖和食盐的混合物中白糖和食盐的重量比为100∶(0.5~15),白糖和食盐的混合物的用量为蚯蚓毛重的15~40%。接着,将掺和了白糖和食盐的蚯蚓在1-5℃低温处放置10小时,使蚯蚓体液向体外渗出竭尽。最后,倾出渗出的蚯蚓体液备用,剩下的蚯蚓肉体及白糖、食盐可用作饲料。
(4)将蚯蚓体液消毒杀菌。将前一步骤收集而来的蚯蚓体液采用常规密封高温灭菌的办法进行消毒杀菌,灭菌温度为100~125℃,经消毒杀菌后的蚯蚓体液即为寒痰型急、慢性支气管炎消咳灵成品,供患者口服。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分离蚯蚓部分体腔液和分离蚯蚓实体和液体的技术,使蚯蚓体液的全部和体腔液的部分在治疗中得到充分利用,并使之用于治疗寒痰型急、慢性支气管炎成为可能,从而打破了传统中医认为蚯蚓只能用于治热症、忌用于治寒症的观点。由于使用了白糖和食盐,既可使蚯蚓体液渗出体外,满足其实体和体液分离的需要,又可调节患者口服本药的口感和药味,还可抑制细菌的生长。本方法所用原料普通易得,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所得药物,无需与其它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寒痰型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服用后,见效快,效果好,几小时即能止咳止痰。使用本方法,既为治疗寒痰型急、慢性支气管炎开辟了新药源,而且还可以实现蚯蚓药用开发中的综合利用,在提取蚯蚓体液作为药用的同时,用蚯蚓的肉体作为高蛋白饲料或肥料。
实施例1(1)使蚯蚓排便去污。取活蚯蚓3两,用清水冲洗干净后装于一个30cm大的塑料袋中,塑料袋体预先穿孔,以宜透气,并能保持湿度。将塑料袋挂于温度为10℃的阴暗室中。8小时后,用一个新的同样大小的穿孔透气塑料袋换下原塑料袋,将蚯蚓装入新塑料袋继续挂入原阴暗室中。原塑料袋中已盛有很多蚯蚓排泄物,将其弃去。16小时后及24小时后,又分别以同样方式更换塑料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塑料袋的更换,会发现盛于塑料袋中的蚯蚓的排泄物会越来越少,直到没有为止。此过程一般需要24~50小时。在此步骤中应控制阴暗室温度在8~14℃之间,因为10℃以下,细菌繁殖大大受到限制,而3~5℃蚯蚓活动又会停止。8~14℃的温度,既可避免细菌增生又能促使蚯蚓尽快排便。此外,此步骤的完成终止,以蚯蚓体内废物排尽为准。
(2)分离蚯蚓部分体腔液。用干皂荚0.2两加水30毫升,煮沸2分钟,冷却后去除皂荚即得皂荚水,备用。将上述排完便的蚯蚓用清水浸泡冲洗干净,盛于小瓷盆中。将预先准备好的皂荚水全部倒入瓷盆,充分搅动,使其混合均匀。此时蚯蚓体腔液迅速流出与皂荚水形成白色泡沫,并不断增加。5分钟后,从皂荚水中捞出蚯蚓,弃去皂荚水和白色泡沫,用清水浸泡冲洗蚯蚓3遍,以除去蚯蚓身上的皂荚水。直此,应一直保证蚯蚓是活的。
(3)分离蚯蚓实体和体液。称取白糖100克、食盐3克混合均匀后,称出1两备用。用吸水纸除去蚯蚓体表水份,将蚯蚓放入废易拉罐筒中,倒入预先准备好的1两白糖和食盐的混合物,与蚯蚓拌和均匀,将此易拉罐筒在3℃冷室中放置10小时,让蚯蚓体液渗出。十小时后,蚯蚓肉体完全干瘪,其体液全部渗出。此时,倾出体液约60ml,剩余的蚯蚓肉体烘干贮备,以作饲料。
(4)将蚯蚓体液消毒杀菌。将前一步骤收集的蚯蚓体液,以每瓶20ml容量分装在若干安培瓶中,封口后放在高压锅中蒸汽高温消毒2分钟,消毒温度为120℃,冷后取出即为消咳灵成品,可直接供患者口服。
实施例2使用本发明所得消咳灵已经四年,不少于50位寒热燥等咳嗽咳痰患者试服用,对寒痰型患者疗效均好。例如,1989年秋至1990年春,13名患者服用,其中1名症状较重的患者,服药2天有缓解;2名症状略轻患者,服药不超过一天即有明显缓解;其他10名患者,服药不超过2天,其咳嗽咳痰全部消失。治愈率为77.7%,好转率为22.3%,人人有效,其中寒痰型慢性支气管炎或已导致肺气肿患者为6人。
权利要求
1.寒痰型支气管炎消咳灵的制备方法,以活蚯蚓为药用原料,其特征是所说的制备方法分为四步依次进行(1)使蚯蚓排便去污;(2)分离蚯蚓体腔液;(3)分离蚯蚓实体和体液;(4)将蚯蚓体液消毒杀菌。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使蚯蚓排便的具体步骤为(1)将活蚯蚓用清水冲洗干净;(2)将洗净的活蚯蚓装入透气的、并能保持湿度的容器中;(3)将盛有活蚯蚓的容器放置在8-14℃的阴暗环境中使蚯蚓断食排便,其间需要换干净的容器并浸泡冲洗蚯蚓,待蚯蚓排完便,取出蚯蚓。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分离蚯蚓体腔液的具体步骤为(1)用清水浸泡冲洗排完便的蚯蚓,将蚯蚓冲洗干净;(2)将蚯蚓盛于容器中,向该容器中加入皂荚水,让蚯蚓和皂荚水充分混合;(3)搅动蚯蚓和皂荚水2~6分钟;(4)从皂荚水中捞出蚯蚓,用清水浸泡冲洗蚯蚓,将蚯蚓身上的皂荚水冲洗除尽。
4.按照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分离蚯蚓实体和体液的具体步骤为(1)除去蚯蚓体表的清水,将蚯蚓放入容器中;(2)向装有蚯蚓的容器中倒入白糖和食盐的混合物,与蚯蚓拌和均匀;(3)将掺和了白糖和食盐的蚯蚓在1~5℃低温处放置10小时;(4)倾出渗出的蚯蚓体液备用。
5.按照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将蚯蚓体液消毒杀菌的办法是常规密封高温灭菌,灭菌温度为100~125℃。
6.按照权利要求1、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制备步骤(2)分离蚯蚓部分体腔液也可以省去。
7.按照权利要求1、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皂荚水的制备方法为取重量为活蚯蚓毛重的1-10%的干皂荚,加入重量为活蚯蚓毛重的20-30%的清水,煮沸,并维持沸腾状态2-3分钟,冷后除去皂荚即得皂荚水。
8.按照权利要求1、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说的白糖和食盐的混合物中白糖和食盐的重量比为100∶(0.5~15),白糖和食盐的混合物的用量为蚯蚓毛重的15-40%。
全文摘要
寒痰型支气管炎消咳灵的制备方法,仅以活蚯蚓为原料,经过使蚯蚓排便去污,分离蚯蚓部分体腔液,分离蚯蚓实体和体液,将蚯蚓体液消毒杀菌,四步方法处理,制得消咳灵口服液,打破了蚯蚓忌用于寒症的传统中医观点,可治疗寒痰型急、慢性支气管炎。本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用药时不必与其他中药配伍,见效快,效果好。蚯蚓在制备中可得到综合利用,蚯蚓实体可用作饲料。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57393SQ90105839
公开日1992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18日
发明者陈昌陶, 陈坚 申请人:陈昌陶, 陈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