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712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冒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治疗感冒的感冒理疗仪。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续发性感染,现有感冒的治疗方法,西医多采用抗感染抗菌素或抗病毒类药,中医多采用散风祛热,解表透疹等药物治疗,但是其疗效都不十分显著,服药过多还会引起自身的抗药性和付作用,不利于治疗感冒和身体健康。现在世界上流行的热水汽疗法较受人们欢迎,这种治疗方法是将开水倒入水杯中,患者把鼻孔靠近杯口反复吸入湿热气体,这样,杯中的热气可使鼻粘膜温度从32℃增高到43℃,这种潮热气温足以阻止鼻腔内病毒的繁殖和杀死病毒,同时鼻粘膜受热后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达到治疗目的,但是开水倒入杯中后,由于杯子是敞口的,所以潮热气流失较快,水温下降也快,尤其是在环境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更为明显,同时气体不集中,也不能深入喉部治疗,从而使疗效受到很大的影响。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用使用药物,适于热水汽疗法的感冒理疗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感冒理疗仪,基本由杯体、杯盖、杯底及杯底下部的加温炉等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杯盖上装有与杯体内相通的出气管,进气管一端与杯体内相通,另一端与鼓风器相接。
所述的加温炉最好是采用电炉、鼓风器可采用微型鼓风机或手动单向活门送气球。
在出气管的出口处接有Y字型的鼻腔杀毒管或单根喉部杀毒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热水气疗法时气体不流失,可保持水温,气体集中,也可深入鼻腔和喉部位,对治疗感冒及感冒引起的咳嗽、鼻炎均有良好的疗效,使用方便,没有付作用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鼻腔杀毒管8的示意图,采用医用胶管或塑料管,三通为玻璃三通。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喉部杀毒管9的示意图。采用医用胶管或塑料管。
图中1为杯体2为杯盖3为杯底4为加温炉5为出气管7为鼓风器8为鼻腔杀毒管9为喉部杀毒管10为电源插座11为开关实施例1
以下结合附
图1说明实施例1,杯体1、杯盖2、杯底3采用铝加工成型,杯体1和杯盖2采用螺纹联接,杯盖2上焊有出气管5,进气管6采用硬质塑料加工,其一端口置于杯体1内的中部,另一端口与装有微型鼓风机的风筒相接,同时也作为整个理疗仪的把手,风筒内装有微型鼓风机的一端与杯体1外相通,另一端与进气管6相通,在杯底3下部与风管上部之间装有加温炉4(电炉),这种感冒理疗仪的高度为17cm,直径为10cm。
实施例2如附图2,是采用现有的电热杯,在杯盖2上分别接有一个出气管5、进气管6其鼓风器7是采用手动单向活门送气球(现血压计上使用的送气球)。
使用方法1.鼻腔杀毒将杯中注入容积的二分之一水,拧上上盖后接通电源加温,当出气管出汽时,停止加温,开始向杯中送气,这时将鼻孔对着出气管保持能承受的距离吸气,十分钟后插上鼻腔杀毒管,这时将鼻孔对着管头保持能承受的距离吸气,以至将管头插入鼻孔之中。每次治疗20~30分钟。
2.喉部杀毒将杯中注入容积的二分之一水,拧上上盖后接通电源加温,当出气管冒出汽时,停止加温,开始向杯中送气,这时将口对准出气管保持能承受的距离吸气,十分钟左右插上喉部杀毒管,手持管头对准口腔用口吸气,并逐渐把管头放入口腔,作扫瞄式移动并向喉部延伸,每次20~30分钟。
权利要求1.一种感胃理疗仪,基本由杯体[1]、杯盖[2]、杯底[3]及杯底[3]下部的加温炉[4]等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杯盖[2]上装有与杯体[1]内相通的出气管[5],进气管[6]一端与杯体[1]内相通,另一端与鼓风器[7]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冒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温炉〔4〕是电炉,鼓风器〔7〕是鼓风机或手动单向活门送气球。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冒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5〕接有鼻腔杀毒管〔8〕或喉部杀毒管〔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冒理疗仪,基本由杯体、杯盖、杯底及杯底下部的加温炉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杯盖上装有与杯体内相通的出气管,进气管一端与杯体内相通,另一端与鼓风器相接,用于治疗感冒及感冒引起的咳嗽、鼻炎等疾病。
文档编号A61M11/00GK2064237SQ9020417
公开日1990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2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2日
发明者张守春 申请人:张守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