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体层摄影扫描机用骨矿质含量测定校准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25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算机体层摄影扫描机用骨矿质含量测定校准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医院放射科配合计算机体层摄影(简称CT)扫描机检测人活体脊拄骨矿质含量的一种医疗器具。
我国目前许多骨疏松,早、中期的骨软化,氟中毒,内分泌疾病,代射性骨病及其有关疾病的患者,为确诊病情,必须做人活体脊柱骨矿质含量的测定。目前,国内较大医院从国外引进的“CT”扫描机,不能直接测出骨矿质含量,需从国外购买一套测定骨矿质含量的设备(国内无此设备),购买一套需外汇九万美元,一般医院经费有限买不起。
针对上述情况,设计者在“CT”扫描工作实践中,参阅国外有关资料,研究设计出一种配合“CT”扫描机测定骨病患者的骨矿质含量测定校准膜。经辽河油田第一职工医院“CT”室试验研究表明,该发明与国外同类器具相比,不但具有同样的测定效果,而且方便实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首先按设计尺寸做好膜体和丝堵的模具,而后用聚乙稀原料注塑而成膜体(体内留有同样深度等距离的五个隔舱)每个隔舱的开口端装有丝堵。在检测人活体脊柱骨矿质含量时将四个隔舱内装不同浓度的磷酸氢二钾(K2HPO4)和一个隔舱内装无杂质液体的膜体放到“CT”机扫描床上患者被检测部位下方(置于相当腰部2-4节的背部),然后用二维侧定位像扫描,得到腰椎侧位像,把床位调到层厚5mm,通过第二、三节腰椎(L2、L3),第四节腰椎(L4)的中心。调整使腰椎位于显示中心,使用170MA的电流分别用80KVP、120KVP的电压,在腰椎体的同一部位扫描两次,用放大因素放大影像,同时保持整个校准膜和腰椎在显示范围内。用感兴趣区光标来测定校准膜每个隔舱的“CT”值使用画线功能键沿椎体骨皮质层内侧缘画出椎体小梁部分的不规则区域,获得其“CT”值,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后得出患者骨矿质含量。
本发明与国外同类器具相比,具有同样检测效果且体积小,操作方便,造价低,每台只需300-500元相当于进口器具费用的千分之一,可替代进口设备,便于推广应用。


图1是CT扫描机用骨矿质含量测定校准膜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按图1设计膜体(3)膜体内设有5个等距离,同样深度的隔舱(2)和丝堵(1)(每个隔舱的开口端装有丝堵)的模具,而后采用聚乙稀注塑而成膜体(3)、隔舱(2)和丝堵(1),呈正方形骨矿质含量测定校准膜,其膜体长a为150-350mm,膜体宽b为150-350mm,膜体高h为20-50mm,膜体内设有等距离同样深度的5个隔舱(2),每个隔舱(2)深度b为130-330mm,隔舱(2)直径∮为21mm,丝堵(1)为M24,丝堵(1)外露部分长度t1为10mm,丝堵进入隔舱(2)长度t2为15-40mm;将膜体中的四个隔舱(2)分别注入20-30mg/cm3、40-60mg/cm3、75-125mg/cm3、175-250mg/cm3的磷酸氢二钾,另一隔舱(2)注入无杂质的液体,而后将5个丝堵(1),分别盖紧每个隔舱(2)即形成一个完整的骨矿质含量测定校准膜。
权利要求
1.一种检测人活体骨矿质含量的计算机体层摄影扫描机用骨矿质含量测定校准膜,其特征在于膜体(3)中留有五个同样深度等距离的隔舱(2),每个隔舱的开口端装有丝堵(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矿质含量测定校准膜,其特征在于膜体(3)中的四个隔舱(2)内装有不同浓度的磷酸氢二钾(K2HPO4)和一个隔舱装有无杂质的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矿质含量测定校准膜,其特征在于膜体(3)和丝堵(1)的材料为聚乙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人活体骨矿质含量的计算机体层摄影扫描机用骨矿质含量测定校准膜。其特征在于膜体中留有五个同样深度等距离的隔舱,其中四个隔舱装有不同浓度的磷酸氢二钾和一个隔舱装有无杂质的液体。
文档编号A61B6/03GK1069405SQ9110620
公开日1993年3月3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15日
发明者勾连富, 孙继光, 滕淑琴 申请人:辽河石油勘探局职工第一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