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405阅读:10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疗用的刺激人体特定反射点的针刺装置,尤其是一种针灸用针。
针灸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不在针体结构上进行改进,便很难在针灸研究和治疗上提高一步。现有的针灸针常见于毫针、三棱针、梅花针等,通常由针柄和针体两部分构成。针体材料为金属材料,如金、银及镍铬不锈钢等。由于不同金属材料在人体中对人体产生的刺激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治疗对象、不同的病症,采用不同金属材料制成的针体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现有的针灸针针体由单种金属材料制成(合金材料为均匀混合物,各成分之间无宏观、明显的分界,也视为单种金属材料),不能同时适应不同治疗对象及不同病症的要求,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现有针灸针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针灸针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同时适应不同治疗对象、不同病症、可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针灸针。
本实用新型的针灸针在现有针灸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本实用新型的针灸针具有针柄和针体,针体的外表面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材料,这些金属材料在针体表面上按一定区域分布,各金属材料的分布区域之间具有明显、宏观的分界。针体表面所采用的金属材料可为现有针灸针的材料,如金、银及镍、铬不锈钢等,也可为其它金属材料。各金属材料之间可直接接触,也可在其间设置其它非金属材料,如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针灸针与现有针灸针相比,由于在针体表面上设置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材料,当针体插入人体时,这些金属材料同时对人体进行刺激,可同时产生金针、银针或其它金属针的作用,因而具有对不同治疗对象、不同病症均可产生最佳治疗效果的特点。另外,不同金属材料同时与人体体液接触,还可能产生某些特殊的效果,增强对人体的治疗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图1是实施例1-3中针灸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4分别是实施例1-3中针灸针的针体局部放大图。
实施例1如
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针灸针由针柄1、针体2构成。针体2主要由镍、铬不锈钢材料3制成,在镍、铬不锈钢材料3的外表面上镶嵌有环状银层4。这样,就在针体外表面上交错形成了分别由镍、铬不锈钢和银构成的环条状金属区3和4。
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针体主要由镍、铬不锈钢材料5制成,在镍、铬不锈钢材料5的外表面上沿针体轴线方向镶嵌有条状金层6,从而在针体外表面上交错形成了分别由镍、铬不锈钢和金构成的直条状金属区5和6。
实施例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针体主要由镍、铬不锈钢材料7制成,在镍、铬不锈钢材料7的外表面上镶嵌有点状铂层8。因此,在针体外表面上形成了两种金属区,即点状铂金属区8和位于铂金属区8之间的镍、铬不锈钢金属区7。
在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中所示的针柄形状可以任意改变,如改为梅花针针柄。另外,也可不再单独设置针柄,而直接由针体上端的延伸部分代替针柄。在镍、铬不锈铜表面上镶嵌其它金属材料可采用常规的化学腐蚀--电镀工艺方法完成,也可采用其它方法,如机械加工方法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针灸针,具有针柄1和针体2,其特征是针体2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两种按一定区域分布的金属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是针体2的外表面上具有两种按一定区域分布的金属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是两种金属材料的区域分布呈交错条状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是所说的交错条状分布为绕针体轴线的环条状分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是所说的交错条状分布为沿针体轴线方向的直条状分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是两种金属材料的区域分布为一种金属材料在另一种金属材料之间呈点状分布。
专利摘要一种可同时适应不同治疗对象、不同病症的针灸针,其针体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两种按一定区域分布的金属材料。各金属材料的区域分布可为环条状、直条状、点状或其它形状。此种针灸针可产生较佳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H39/00GK2084374SQ9121420
公开日1991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5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5日
发明者牛庆宇 申请人:牛庆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