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环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874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皮环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手术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包皮环切的手术器械。
现在的包皮过长环切手术没有专用的手术器械,以往都是用手术刀直接切除过长的包皮,然后结扎、止血、缝合对齐内外板,油纱条,包扎切缘,而且拆线时患者痛苦,尤其对小儿患者,并存在着切除包皮过长、过短、出血等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皮环切器,它能有效地避免现有直接用手术刀切除包皮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皮环切器是由外环、内环和环柄组成,外环是开口式圆环,圆环可以开口和闭合,内环是闭合式圆环并在其一端设有环柄,外环上边缘向环心倾斜并开有七个梯形槽口,外环下边缘处开有三个半圆形槽口。将包皮展开于内板的内侧上内环,外板的外侧上外环,包皮固定在内外环之间,由于外环上边缘向环心倾斜,既不造成包皮受压缺血,又保证包皮长度合适。在环上缘处切除过长的包皮,无菌敷料包扎,五天后拆去内外环。
本实用新型因为只需固定在包皮上,并切除过长包皮,所以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止血确切,出血少,避免血肿形成,术野清楚,内外板对合整齐,有利切缘愈合,保留包皮长度合适,拆除套环简单,痛苦小,小儿患者更易接受。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环的展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环闭合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环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下面结合
图1-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细节。
该包皮环切器是由外环1和内环7组成,外环1是一个开口式圆环,外环1的上边缘2向环心倾斜并开有七个梯形槽口3,在外环1开口处设有外环柄4,在外环下边缘6处开有三个半圆形槽口5。内环7是一个闭合式圆环,并在其一端设有内环柄8。内、外环可以用不锈钢、铜或塑料等材料压制而成。使用时,先切开系带侧过长包皮,将包皮展开,在内板的内侧上内环,外板的外侧上外环,环柄固定在系带侧,将包皮固定在内外环之间,由于外环上缘向环心倾斜使内外环上缘紧密合拢,内外环下缘之间留有间隙,既不造成包皮受压缺血,又保证保留包皮长度合适。然后在环上缘处切除过长的包皮,无菌敷料包扎。包皮环切器的内外环通过柄部相互固定,以防错位,这样,使包皮环切器固定在包皮的切缘处,并止血,对齐内外板,简化了手术。拆除时,先去外环,后去内环。
包皮环切器分大、中、小三型,适应于成人、少年、儿童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患者。
权利要求1.一种包皮环切器,它是由外环、内环和环柄组成,其特征是外环是开口式圆环,内环是闭合式圆环,外环上缘向环心倾斜并开有七个梯形槽口,外环下边缘处开有三个半圆形槽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手术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包皮环切的手术器械。它是由外环、内环和环柄组成,外环是开口式圆环,内环是闭合式圆环,外环上缘向环心倾斜并开有七个梯形槽口,外环下边缘处开有三个半圆形槽口。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内外环夹紧包皮,使手术时出血少,避免血肿形成,术野清楚,有利切缘愈合,保留包皮长度合适,拆除套环简单,痛苦小,小儿患者更易接受。
文档编号A61B17/326GK2107895SQ9122274
公开日1992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25日
发明者郑立国, 徐占民 申请人:郑立国, 徐占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