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光导纤维电耳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028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光导纤维电耳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临床耳喉科检查仪器,适用于检查外耳道的病变。
通常临床检查外耳病变,如外耳道充血、肿胀、耵聍栓塞、异物、脓肿、瘘管和检查耳鼓膜的充血、肿胀、混浊、增厚、穿孔、萎缩、疤痕、钙斑、混浊、鼓室积液等病变,均需借助检耳镜检查。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检耳镜其结构包括电源、光源、暗箱、放大镜,光源在暗箱外面,直接射入照明,灯泡影响医生的视野;同时放大镜太小,不利观察,暗箱呈开放式,不能鼓气,也不能作手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光导纤维聚光,便于外耳道检查和作手术的多功能光纤电耳镜。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通过两节1.5V五号电池,使灯泡发亮,光线射在光导纤维束光面,光沿着光导纤维束传至光导纤维环,使光源在耳内发光;医生通过放大镜沿着暗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耳内的病变情况。如需作手术时,把放大镜推向一侧,可把手术器械沿暗箱伸入至耳内手术部位。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外壳 2-电源 3-光源 4-暗箱5-镜嘴 6-放大镜 7-光导纤维束光面8-光导纤维环 9-鼓气孔 10-耳窥 11-电源开关本实用新型由外壳、电源、光源、开关、暗箱、镜嘴、放大镜、耳窥所组成。外壳(1)用塑料注塑而成,电源(2)用两节1.5V的五号电池,电源开关为(11),光源(3)位于电源(2)的前方,为一个0.25A、2V、0.5W的小灯泡,在暗箱(4)正中一侧开有一鼓气孔(9),下方有一光导纤维束光面(7),前方有一镜嘴(5),镜嘴(5)有一由光导纤维束光面(7)延伸形成的光导纤维环(8),后方有一可活动的、放大倍数为3~5倍的放大镜(6),光导纤维束光面(7)和光导纤维环(8)由φ0.3~0.4mm的光导纤维丝所构成,共同构成光导传导系统;镜嘴(5)可套上不同规格的耳窥(10),以便插入外耳道。
使用方法在镜嘴(5)接上适用的耳窥(10),接通电源开关(11),把耳窥插入病人的外耳道,医生通过放大镜(6)即可观察到病人耳道和鼓膜的各种病变;如需手术,可将放大镜推向一侧,手术器械可从暗箱(4)穿过耳窥进行操作;鼓气时,将橡皮球管插入鼓气孔(9),即可鼓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1)利用光导纤维传导系统使耳内发亮和带有放大镜,能清晰地观察到病人外耳道和鼓膜的各种病变;(2)推开放大镜,可作外耳道手术,且还可作鼓气检查之用;(3)体积小,携带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光导纤维电耳镜,其结构包括外壳、电源、开关、暗箱、镜嘴、放大镜、耳窥,其特征为(1)光源(3)位于电源(2)的前方,为一个0.25A、2V、0.5W的小灯泡;(2)暗箱(4)的正中一侧开有一鼓气孔(9),下方有一光导纤维束光面(7),前方有一镜嘴(5),镜嘴(5),镜嘴(5)有一由光导纤维束光面(7)延伸形成的光导纤维环(8),后方有一可活动的、放大倍数为3~5倍的放大镜(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光导纤维电耳镜,其特征为光导纤维束光面(7)和光导纤维环(8)由φ0.3~0.4mm的光导纤维丝所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光导纤维电耳镜,其特征为镜嘴(5)可套上不同规格的耳窥(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临床耳鼻喉科检查仪器,适用于检查外耳道的病变。其结构包括外壳、电源、光源、开关、暗箱、镜嘴、放大镜、耳窥,由于本器具利用光导纤维传光系统使耳内发亮和带有放大镜,所以能清晰地观察到病人外耳道和鼓膜的各种病变。且可作外耳道手术和作鼓气检查之用,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B1/06GK2102718SQ9122394
公开日1992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30日
发明者岑烈芳, 岑志勇 申请人:岑烈芳, 岑志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