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内前列腺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506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肠内前列腺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直肠内前列腺治疗器。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在青年和中年男性中发病率很高,给患者的身体和精神上带来很大的痛苦。传统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是吃药、打针,但前列腺外表有层脂质包膜,通过口服药物或打针而摄入的抗生素很难透过这脂质包膜进入前列腺内发挥作用,因此治疗效果很不理想。现有的另一种治疗方法采用直肠内前列腺探头,它只具有加热、振荡等物理治疗作用对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仅有辅助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直肠内前列腺治疗器,它由绝缘材料制成,这一部份包括治疗器头、治疗器体和治疗器尾三部份,治疗器头上开有凹槽,凹槽的底部安放有金属片,该金属片线沿着治疗器主体部份中心轴孔至尾部与外界相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直肠内前列腺治疗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表示治疗器头;2、表示治疗器体;3、表示治疗器尾;4、表示凹槽;5、表示金属片;6、表示治疗器中轴孔;
由图中所示可知,治疗器头(1)、治疗器体(2)和治疗器尾(3)构成了本发明的前列腺治疗器的主体部份,这三部份由绝缘材料整体制成,所述的绝缘材料可以是塑料、橡胶、胶木或有机玻璃等,最理想的材料是聚乙烯。治疗器的主体部份大体上呈细长的园柱形,其中,治疗器头(1)的直径为1-5cm,最好是1.5-2.5cm,治疗器体(2)的直径略小于治疗器头(1),一般在0.7-2cm之间,治疗器尾(3)的直径小于治疗器体(2),在治疗器体(2)与治疗器尾(3)之间形成了一个台阶。治疗器头(1)上开有一个凹槽(4)用于在治疗时盛放浸透药液的纱布垫,凹槽(4)的大小大体上与前列腺大小相当,在凹槽的底部安放了一个治疗器片(5),治疗器片(5)由银、铜、铝或铁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其面积应不小于0.5cm2。治疗器头(1)与治疗器体(2)的总长度即从治疗器体(2)与治疗器尾(3)之间的台阶处至治疗器头(1)顶端的距离为3-12cm,最好是5-7cm。
临床治疗时,先将纱布垫浸透抗生素例如利福平、红霉素等溶液,将其置于治疗器凹槽内,然后将治疗器轻柔、缓慢地插入直肠,直至治疗器体与治疗器尾之间的台阶进入肛门,此时由于治疗器药垫恰好仅隔一层直肠粘膜,紧贴在前列腺上,因此,药物非常容易扩散,吸收进入前列腺组织,发挥治疗作用,医生还可通过尾部开孔沿中轴孔向药垫补充药液。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直肠内前列腺治疗器,由主体部分、金属片(5)和中轴孔(6)构成,其特征是主体部分由绝缘材料制成,这一部分包括治疗器头(1)、治疗器体(2)和治疗器尾(3),治疗器头(1)上开有凹槽(4),金属片(5)就安放在凹槽(4)的底部并通过中轴细孔至尾部与外界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肠内前列腺治疗器,其特征是主体部份由塑料、橡胶、胶木或有机玻璃等绝缘材料制成。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直肠内前列腺治疗器,其特征是金属片(5)由银、铜、铝或铁合金制成,其面积不小于0.5c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肠内前列腺治疗器,其特征是治疗器头(1)的直径为1-5cm,治疗器体(2)的直径为0.7-2cm,治疗器头(1)与治疗器体(2)的总长度为3-12cm。
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直肠内前列腺治疗器,其特征是治疗器尾(3)的直径小于治疗器体(2)的直径,在治疗器体(2)与治疗器尾(3)之间形成一个台阶。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直肠内前列腺治疗器,由主体部分,金属片和中轴孔构成,主体部分包括治疗器头、治疗器体和治疗器尾三部分,治疗器头上开有凹槽用于盛放浸透药液的布垫,金属片安放在凹槽底部经中轴孔与外界相通,由于该治疗器使用时药物仅隔一层直肠粘膜紧贴在前列腺上,而且因治疗器的特殊形状定位和固定准确、切实、因此利于药物扩散吸收进入前列腺组织内部发挥治疗作用,治疗效果良好。
文档编号A61N1/30GK2131541SQ9220274
公开日1993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22日
发明者卢存国 申请人:卢存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