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弱视综合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96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弱视综合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仪器,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儿童弱视的综合治疗仪。
目前,我国儿童弱视的发病率为2.83%,斜视的发病率为1%左右,儿童的弱视根据其发病机理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和先天性弱视五种,其中斜视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进入双眼的光刺激是相等的,而形觉剥夺性弱视是在婴幼儿期视功能尚未发育到完善或成熟阶段,视网膜没有得到足够的光刺激而未能充分参与视功能的发育过程造成的弱视。根据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人眼黄斑区对6200-7000埃的光谱最敏感,所以这个波长的光刺激最适合治疗儿童弱视。中国专利CN87211854U公开了一种“音乐红光闪烁描绘弱视电子治疗仪”,它主要采用“光栅疗法”治疗弱视,但存在着治疗波长宽,光亮度低,治疗手段单一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医学上的遮盖疗法,红光疗法和后像法结合成一体的儿童弱视综合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壳体、直流电源、信号放大器、触发器,其中直流电源与振荡器相连接,振荡器有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与红光治疗器相连接,另一个输出端经信号放大器、触发器与可控硅相连接,可控硅的输出端与后像治疗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疗效高,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适合弱视儿童的家庭治疗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图。
图2是
图1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红光治疗器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外壳1、12V直流电源2、无稳态多谐振荡器3、红光治疗器4、信号放大器5、触发器6、可控硅7和后像治疗器8,其中无稳态多谐振荡器3由两个三极管3DK4、Q1、Q2,两个470uf的电容器C1、C2和电阻R1-R4组成,其一个输出端与红光治疗器4相连接,红光治疗器4由发光二极管D1-D16,按四方阵形式排列,它们发光波长为6200-7000埃,光通量为2000mLm,无稳态多谐器3的另一个输出端经信号放大器5、触发器6与可控硅相连接,其中信号放大器5由三极管3DG12和稳压管2CW5组成,触发器6由两个三极管3DK6、Q3、Q4和电阻R5组成;可控硅7选择TLC336A双向可控硅,可控硅7的输出端与后像治疗器8相连,后像治疗器8是在一个150W乳白色灯泡顶部涂成一个黑色的圆点;在直流电源2上还连接一个由音乐片9301功率放大器9013和蜂鸣器10组成的音乐器9。使用时,首先将直流电源2置于“通”状态,弱视儿童距红光治疗器4十五厘米处,遮盖一只眼,用另一只眼注视闪烁发光二极管D1-D16十五分钟后,再采用后像法治疗,即使后像灯150W的乳白色灯泡闪烁,弱视儿童距后像灯30厘米,遮盖视力正常的眼,用另一只病眼注视后像灯泡上的黑色圆斑中心30秒后,产生后像后,用患眼注视5米外的视力表上的视标,反复辩认直到后像消失,再重复上述各项,持续10-30分钟。
权利要求1.一种儿童弱视综合治疗仪,它包括壳体、直流电源、信号放大器、触发器,其特征是直流电源与振荡器相连接,振荡器有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与红光治疗器相连接,另一个输出端经信号放大器,触发器与可控硅相连接,可控硅的输出端与后像治疗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弱视综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荡器由两个三极管3DK4、Q1、Q2,两个470uF的电容器C1、C2和电阻R1-R4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弱视综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红光治疗仪器由发光二极管D1-D6,按四方陈形式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弱视综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后像治疗器是在于一个乳白色灯泡的顶部涂成一个黑色的圆点。
专利摘要一种儿童弱视综合治疗仪,它包括壳体,直流电源,信号放大器,触发器,其中直流电源与振荡器相连接,振荡器有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与红光治疗器相连接,另一个输出端经信号放大器,触发器与可控硅相连接,可控硅的输出端与后像治疗器相连接,其红光治疗器由发光二极管D1-D16按四方阵形成排列,该治疗仪具有疗效高,使用方便,成本低的优点,适合弱视儿童的家庭治疗。
文档编号A61H5/00GK2112397SQ9221029
公开日1992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92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28日
发明者赵相臣, 于一民, 郭秀荣 申请人:赵相臣, 于一民, 郭秀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