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型双鼻吸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622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鼻塞型双鼻吸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塞型双鼻吸氧器,尤其是适用于慢性通气功能障碍病人的输氧装置。
氧疗期间所采用的公知的输氧方法是用常规的吸氧工具——鼻导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软腭水平,再用医用胶布将其粘贴在脸部固定。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1)供氧装置湿化不足,易致分泌物结痂或堵塞鼻腔,使氧疗中断,不能确保持续性氧疗的顺利进行,甚至会使病情恶化;(2)固定不牢靠,使用时间长会导致皮肤过敏感染;(3)鼻导管直接插入鼻腔容易引起鼻咽部不适、恶心和鼻粘膜损伤。
由于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37237U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输氧装置”以及CN2032477U公开了一种“医用环形输氧管”。上述两项专利都采用了输氧头或称出气支路管或者采用输氧面罩。上述装置虽然解决了不用胶布固定问题,但是却增加了耳挂勾部件,又不易固定。两个输氧头或出气支路管固定在一起,对于成人和儿童不能通用,插入鼻孔极不舒服。用输氧面罩影响进食和说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双鼻塞、可灵活调节插入鼻腔深度的调节器和分别经左、右耳廓根部固定于颏下的两侧导管、适用于伴有通气功能障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进行长期持续性低流量氧疗的鼻塞型双鼻吸氧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也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两根导管5的一端分别穿过固定器3上的孔(6和7)、再穿过调节器2的边孔(8和9)和回穿入调节器2的中孔(10和11)并接上两个鼻塞1,两根导管5的另一端与三通管12相接,与三通管12一管口连接的导管上装有连接器4。
连接器4与供氧装置的湿化瓶连接,两个鼻塞1插入患者的双侧鼻前庭中。两个导管5分别经左、右耳廓根部,用调节器2调节鼻塞1的插入深度和调节导管5在脸部的最佳位置,用固定器将导管5固定于颏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除使用方便外,无常规鼻导管吸氧所引起的鼻咽部不适、恶心、鼻粘膜损伤等缺点。
2、因氧仍经鼻腔吸入,故不需要严格的湿化。
3、经500例临床试验应用证实,在大于三天的持续性氧疗中没有分泌物结痂或堵塞管腔现象,可确保持续性氧疗的顺利进行。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器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示意图。
权利要求一种鼻塞型双鼻吸氧器,尤其是适用于慢性通气功能障碍病人的输氧装置,其特征是两根导管5的一端分别穿过固定器3上的孔(6和7)、再穿过调节器2的边孔(8和9)和回穿入调节器的中孔(10和11)并接上两个鼻塞1,两根导管5的另一端与三通管12相接,与三通管12一管口连接的导管上装有连接器4。
专利摘要本鼻塞型双鼻吸氧器适用于慢性通气功能障碍病人的输氧装置。其特征是两根导管一端分别穿过固定器,再穿过调节器的边孔和回穿入调节器的中孔并接上两个鼻塞,两个导管的另一端与三通管一管口相接的导管上装有连接器。使用时将双鼻塞插入患者的双侧鼻前庭中,用调节器灵活调节插入鼻腔深度以及导管在面部的最佳位置,两侧导管分别经左右耳廓根部用固定器将其固定于颏下。长期使用不会发生管腔阻塞,无不适感。
文档编号A61M15/08GK2129617SQ9221834
公开日1993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13日
发明者李德明 申请人:李德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