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753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心电图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供医疗使用的病床,特别是一种供做心电图用的检查床。
目前做心电图所用的供病人躺卧的病床,实际上是普通的平面诊查床,给病人做心电图检查时,病人仰躺在诊查床上,医务人员将与心电图机相连的十根导线,每根导线与人体接触的一端都有固定装置,按规定分别固定在人体四肢和心脏部位,再开心电图机进行操作。这样的诊查床医务人员操作时很不方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减轻医务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心电图检查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电图检查床,它由床体、床面构成,在床面适当位置设有两组共四条电极滑槽,在电极滑槽内设有两根平行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滑轨,或者用一根圆柱形的金属导体制成,它与滑块中间金属导体接触。从心电图机来的导线,连接在固定支架的固定螺栓上。在滑轨上固定着一个可沿滑轨滑动的滑块。滑块的上面是与人体四肢相匹配的弧形凹面,凹面中间有金属导体,其金属导体向滑块下伸出一个与导线相连接的接线柱,它与心电图机的导线相连接,这些导线可在床面下通过并分别固定在适当位置。在床面上只有一根带有6个吮吸接头的与人体胸部接触的导线。滑块的弧形凹面高出床面适当高度。
在对病人进行心电图检查时,病人只要仰躺在检查床上,四肢分别放进四条滑槽内的滑块弧形凹上且与金属导体接触。医务人员只需接好胸导就可以开动心电图机进行操作,减去了原来肢体导线电极与人体四肢固定和检查完以后解脱的麻烦。减轻了劳动强度。与心电图机相连的导线,有四根分别固定在床面下的适当位置,其主要部分,基本不动,从而大大减少了牵扯断裂的机会。


图1为心电图检查床的主视图。
图1中有1、床体;2、床面;4、滑轨;5、支架;6、滑块;7、金属导体;8、接线柱;9、导线;8′、固定螺栓;图2为心电图检查床的俯视图。图2中有4、滑轨;3、滑槽;2、床面;6、滑块;7、金属导体。
实施例一个长为1900mm,宽为700mm,高为700mm的心电图检查床,在床面上分别设有两组共四条宽为200mm的电极滑槽,其中一组滑槽长为600mm,设置于床面纵中心线两侧,两槽之间的距离为500mm,滑槽的一端距床面的横中心线50mm。另一组滑槽长800mm,设置于床面纵中心线两侧,距离为300mm,滑槽的一端距床面横中心线50mm。在每个电极滑槽内都设有两根平行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滑轨。滑轨由固定支架定位在床面下面75mm处。在滑轨上固定一个可沿滑轨滑动的滑块。滑块上面是与人体四肢相匹配并接触的弧形凹面。凹面中间为金属导体,其金属导体向滑块下伸出一个与导线相连接的接线柱,以便与心电图机的导线相连接,导线可多余出25mm,其余部分在床面下通过并分别固定在适当位置。滑块在滑轨上可以滑动,以便适于高低不同的人的需要,进行调整。滑块高出床面15~25mm。
权利要求1.一种心电图检查床,包括有床体(1)、床面(2),其特征在于在床面(2)上设有两组电极滑槽(3),在电极滑槽(3)内设有滑轨(4),它由固定支架(5)定位在电极滑槽(3)内,在滑轨(4)上固定着一个可沿电极滑轨(4)滑动的滑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图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滑块(6)上面是与人体四肢接触并相互匹配的弧形凹面,中间是金属导体(7),金属导体(7)向滑块(6)下伸出一个与导线(9)相连接的接线柱(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图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轨(4)是两根平行的绝缘体。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图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轨(4)也可以是金属导体,由滑块(6)上的金属导体(7)直接引连卡环在该滑轨(4)的导体上滑轨(4)的固定螺栓(8′)即可与心电图机的电极导线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供做心电图使用的检查床,在床面的适当位置设有两组共四条电极滑槽,在每条电极滑槽内,固定着供滑块滑动的滑轨,滑块的上面是与人体四肢接触相匹配的弧形凹面,凹面中间有金属导体并与心电图机上的导线相连通。这种病床,便于医务人员操作,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61B5/0402GK2136010SQ9221973
公开日1993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30日
发明者丁华民, 王延倧, 逄金塔 申请人:青岛市临床医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