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膏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075阅读:10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烧烫伤膏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生产工艺。
西医治疗烧烫伤的方法通常是采用清创、消毒、包扎及手术,疗程长,愈合慢,费用高,且愈后留有疤痕。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烧烫伤,其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如CN105529A介绍的“一种润肤烧伤药物的制造方法”和CN10677177A介绍的“一种烧伤生肌膏的制作方法”,但上述两种中药还是存在明显的不足,即药物配方不全面,其主药的抗菌消炎力不强,止痛慢,愈后不能保证汗毛孔的正常排汗功能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消炎力强、止痛和结痂快,肉芽、真皮表皮及毛发生长快,愈后不留疤痕及保证汗毛孔正常排汗功能的烧烫伤膏及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主药选用具有极强抗菌力的野玫瑰,该药无毒性及任何付作用,既使在不添加任何辅助药物的情况下使用,伤口亦不易被感染,因此伤口结痂快,若再配以其它药物则可增强主药的药性及效力,达到全面治疗的目的。
本发明由药物和基质组成,药物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野玫瑰65~70、地榆15~20、忍冬藤10、冰片5;基质由麻油、蜂蜜、凡士林和黄蜡组成。其中药物中可加入少量甲基磺胺消炎粉。
本发明的药物和基质的用量按重量比为药物∶麻油∶蜂蜜∶凡士林∶黄蜡=1∶2.0~2.4∶0.30∶0.12∶0.04~0.05。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先将野玫瑰的茎叶和地榆炒炭、忍冬藤炒焦、碾细过筛后按比例混均并再次过筛备用,然后将麻油、蜂蜜、凡士林和黄蜡按比例混合并置于器皿中烧沸,最后将备用药粉倒入沸油中搅拌均匀后速离火,冷却前加入冰片即成膏状。
本发明的烧烫伤膏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化瘀生肌的功能,临床表现为止痛消肿快,结痂愈合好、肉芽、真皮表皮和毛发生长块,尤其是吸水性好,不粘纱布,因此纱布易脱易换,愈后不留疤痕,能保持汗毛孔的正常排汗功能。特别是对于一般药物无能为力的水火和化学物质导致的烧烫伤具有较好的疗效。经湖北省黄梅县中医院等数家医院临床治疗数百例证明,使用本药膏止痛快,伤口不易起水泡,治疗当日开始消肿,新伤用药1~2次即愈,Ⅱ度伤用药2~4次可愈(5~7天),深Ⅱ度和Ⅲ度伤及已感染化脓的旧伤用药5~7次痊愈(5~15天),多数患者一周即可痊愈,且愈后皮肤保持原肤色,总治愈率达97%以上,同时对浅层外伤,蚊虫咬伤,溃疡疮等均有显著效果。
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价廉易得,产品成本低,疗效好。
实施例先将野玫瑰的茎叶和地榆炒炭,忍冬藤炒焦,碾细过筛后取野玫瑰粉末70g,地榆炭15g,忍冬藤10g并混匀过筛备用,然后将200g麻油、30g蜂蜜、12g凡士林和4g黄蜡混合并置于器皿中烧沸,最后将备用药粉倒入沸油中搅拌均匀后速离火,冷却前加入5g冰片即成膏状。
使用时采用湿性半暴露疗法,对因火焰、电热、火药、石灰、硫酸、沸水、热汽(油)等原因造成的烧烫伤均有显著疗效。
权利要求
1.一种烧烫伤膏,由药物和基质组成,其中药物包括地榆、忍冬藤和冰片,基质由麻油、凡士林和黄蜡组成,其特征是药物中还包括65~70%的野玫瑰,基质中还有蜂蜜。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烫伤膏,其特征是药物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野玫瑰65~70、地榆15~20、忍冬藤10、冰片5、药物和基质的用量按重量比为药物麻油∶蜂蜜∶凡士林∶黄蜡=1∶2.0~2.4∶0.30∶0.12∶0.04~0.05。
3.一种烧烫伤膏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先将野玫瑰的茎叶和地榆炒炭、忍冬藤炒焦、碾细过筛后按比例混匀并再次过筛备用,然后将麻油、蜂蜜、凡士林和黄蜡按比例混合并置于器皿中烧沸,最后将备用药粉倒入沸油中搅拌均匀后速离火,冷却前加入冰片即成膏状。
全文摘要
一种烧烫伤膏及生产工艺,药膏由药物和基质组成,药物包括野玫瑰、地榆、忍冬藤和冰片,基质由麻油、蜂蜜、凡士林和黄蜡组成。其生产工艺为先将野玫瑰、地榆和忍冬藤炒炭(焦)、碾细过筛后按比例混匀并再次过筛备用,然后将麻油、蜂蜜、凡士林和黄蜡按比例混合并置于器皿中烧沸,最后将备用药粉倒入沸油中搅拌均匀速离火,冷却前加入冰片即成膏状,所制成的烧烫伤膏对因水火和化学物质导致的烧烫伤及外伤和溃疡疮等均有疗效。
文档编号A61K47/44GK1089156SQ93107979
公开日1994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6日
发明者陈永芳 申请人:陈永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