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188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咬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卫生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夹持上、下颌石膏模型的改进的咬合器。
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咬合器是由上颌体支架、下颌体支架及后支撑架构成,下颌体支架及后支撑架为一体,后支撑架上固定有一个用细钢管做成的弓形梁,弓形梁的两端套装在后支撑架上的两个圆头螺钉上,可以转动,弓形梁与上颌体支架在中间位置连接有弹簧,上颌体支架的左、右两臂上有导槽,并与设置在后支撑架上的两压紧螺母配合,上颌体支架前部由切导针穿过并与其保持垂直,切导针下端位于下颌体支架前端的切导盘内。这种结构能模拟与口腔咬合运动相类似的下颌运动,并保持上、下颌石膏模型的相互关系。使用时,要调拌好石膏,将上、下颌模型,按颌位关系分别固定在咬合器的上颌体支架和下颌体支架上,石膏模型用完后还要从咬合器上取下,而凝固后的石膏将石膏模型和上、下颌体支架牢固地粘合在一起,少有不慎极易造成石膏模型折断、破碎,而且费时、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颌体石膏模型安装拆卸简单、夹持牢靠并能模仿口腔咬合运动的改进的咬合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咬合器,分上颌体支架、下颌体支架和后支撑架,下颌体支架与后支撑架为一体,其解决的技术关键是上颌体支架上有上固定座,下颌体支架上有下固定座,方形升降杆穿过上固定座上的方孔并由紧固螺钉调节固定,上颌体固定装置与升降杆之间以及下颌体固定装置与下固定座之间为球关节连接,上颌体固定装置和下颌体固定装置分别具有前夹爪、后夹爪、紧固旋钮、定位螺钉、模型板和固定在模型板底面并与之构成方形内腔的槽形板,前夹爪和后夹爪上各带一个与之垂直的方形芯杆,分别从方形内腔的前、后端插入,前夹爪芯杆的一端制成一段细螺栓,上面套上弹簧后穿过后夹爪芯杆及后夹爪后装上紧固旋钮,定位螺钉设置在槽形板侧壁上。
以下结合附图
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示意稳图。
结合附图,上颌体支架20相当于人体上颌部分,前端由切导针4穿过并与其垂直,切导针4下端位于下颌体支架9前端切导盘5内,切导针4可自由取下,用于维持上、下颌体正常高度,并起支持和定位作用。上颌体支架20后部具有两个臂,臂上开有导槽15,并与设置在后支撑架13上端两侧的压紧螺母16配合,这样上颌体支架20既能以两相对的压紧螺母16的轴线为轴转动,又可在松开压紧螺母16时顺导槽15前后滑动,可模拟人体下颌咬合运动。下颌体支架9与后支撑架13为一体。
上颌体支架20上有上固定座23,下颌体支架9上有下固定座11,两者在同一条轴线上,上固定座23连同上颌体支架20一同开有方孔,上固定座23侧壁上设置有紧固螺钉19,方形升降杆22穿过方孔由紧固螺钉19调节其高度并加以固定,上颌体固定装置与升降杆22之间以及下颌体固定装置与下固定座11之间为球关节连接,上颌体固定装置和下颌体固定装置分别具有前夹爪3、后夹爪12、紧固旋钮18、定位螺钉14、模型板2和固定在模型板底面并与之构成方形内腔的槽形板1,前夹爪3和后夹爪12上各带一个与之垂直的方形芯杆17,分别从方形内腔的前、后端插入,前夹爪3芯杆17的一端制成一段细螺栓,上面套上弹簧后穿过后夹爪12芯杆17及后夹爪12后装上紧固旋钮18,松开紧固旋钮18可使前后夹爪3、12距离增大,夹持固定较大的石膏模型,旋紧紧固旋钮18可使用前、后夹爪3、12距离缩小,夹持固定较小的石膏模型,定位螺钉14设置在槽形板1侧壁上,当夹持好石膏模型并旋紧紧固旋钮18后,再紧固定位螺钉14可进一步增加夹持的牢固性,防止松动。
上颌体固定装置与升降杆22之间的球关节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槽形板1底面上的球杆6、套在球7上的套10以及穿入升降杆22内孔并套装在其底部内的球座和拧在升降杆22顶部的紧固螺杆21,升降杆22底端与套10之间螺级连接。当打开紧固螺杆21时,模型板2可借助球关节作全方位倾斜调整,拧紧紧固螺杆21,模型板2即可固定在任意一个选定的位置上,使上、下颌石膏模型之间的咬合符合颌位关系。
下颌体固定装置与下固定座11之间的球关节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槽形板1底面上的球杆6、套在球7上并带把手8的套10以及下固定座11,下固定座11的上端面为球座,外带螺纹并与套10之间螺纹连接,与上颌体固定装置同样,下颌体固定装置也可以借助球关节做全方位倾斜调整。
使用时,将修整好的上、下颌石膏模型分别放在上、下颌体固定装置的前夹爪3和后夹爪12之间,底面放在模型板2上,首先按照咬合平面调整模型板2,合适后加以固定,再根据石膏模型底座的长度、宽度,调节前后、左右位置,合适后拧紧紧固旋钮18、定位螺钉14。
需要调整上颌体固定装置相对于下颌体固定装置的高度时,可松开紧固螺钉19,上提(或下降)杆22,高度合适后,拧紧紧固螺钉19。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夹持石膏模型方便、可靠,易于调整石膏模型的颌位关系,拆下石膏模型时可保证其完整性,克服了石膏固定模型使模型易损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咬合器,分上颌体支架(20),下颌体支架(9)和后支撑架(13),下颌体支架(9)与后支撑架(13)为一体,其特征是上颌体支架(20)上有上固定座(23),下颌体支架(9)上有下固定座(11),方形升降杆(22)穿过上固定座(23)上的方孔并由紧固螺钉(19)调节固定,上颌体固定装置与升降杆(22)之间以及下颌体固定装置与下固定座(11)之间为球关节连接,上颌体固定装置和下颌体固定装置分别具有前夹爪(3)、后夹爪(12)、紧固旋钮(18)、定位螺钉(14)、模型板(2)和固定在模型板底面并与之构成方形内腔的槽形板(1),前夹爪(3)和后夹爪(12)上各带一个与之垂直的方形芯杆(17),分别从方形内腔的前、后端插入,前夹爪(3)芯杆(17)的一端制成一段细螺栓,上面套上弹簧后穿过后夹爪(12)芯杆(17)及后夹爪(12)后装上紧固旋钮(18),定位螺钉(14)设置在槽形板(1)侧壁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器,其特征是上颌体固定装置与升降杆(22)之间的球关节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槽形板(1)底面上的球杆(6)、套在球(7)上的套(10)以及穿入升降杆(22)内孔并套装在其底部内的球座和拧在升降杆(22)顶部的紧固螺杆(21),升降杆(22)底端与套(10)之间螺纹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器,其特征是下颌体固定装置与下固定座(11)之间的球关节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槽形板(1)底面上的球杆(6)、套在球(7)上并带把手(8)的套(10)、以及下固定座(11),下固定座(11)的上端面为球座,外带螺纹并与套(10)之间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公开了一种用于夹持上、下颌石膏模型的咬合器,其解决的技术关键是在上、下颌体支架上设置了上、下固定座,在上、下固定座上设置了上、下颌体固定装置,之间采用了球关节连接,上、下颌体固定装置分别具有前夹爪、后夹爪、紧固旋钮、定位螺钉、模型板和槽形板。具有结构合理、夹持颌体模型方便、可靠,易于调整石膏模型的颌位关系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咬合器。
文档编号A61C11/00GK2168563SQ9322228
公开日1994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23日
发明者伊利生, 张原莉 申请人:伊利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